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微博影響新媒體發展 微博上“親歷”玉樹大地震

CCTV.com  2010年04月20日 18:0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京華時報  

  青海玉樹大地震發生後,許多人在微博上度過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一起為災區人民祈福,為救援行動加油,為賑災活動出謀獻策。而那些趕往第一線的救援隊伍、新聞媒體以及慈善組織,也及時地從災區發回現場消息。雖然不能和災區人民共患難,身處微博,又仿佛是在親歷和見證這一切。

  在微博等新媒體上不僅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地震詳情,還能夠知道人們的想法,以及救援行動的進展。例如,在微博上輸入“青海地震”等關鍵詞進行搜索,所有相關信息便浮現眼前;關注“微博小秘書”、“青海崑崙在線”等信息綜合發佈者,也可全面了解震區現狀;而“中國國際救援隊”、“壹基金救援聯盟”等趕赴前方的個人和組織紛紛開啟微博功能,又能夠讓人實時掌握救援進度。

  微博是一個信息聚合分享的大平臺,你關注了哪些對象決定了你所能獲取的信息,關注你的人則又決定了你所發佈的信息能夠傳播多遠。但這還不足以全面概括微博等新媒體的優勢。微博在行動的組織、協調與監督上,同樣體現了自己的獨特性和重要性。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一個民間公益組織發佈將有一架包機趕赴災區的消息,在上面徵集各類救災物資。結果幾個小時後,籌集到的救災物資就遠遠超出了預定數量。這不由讓人感慨,微博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

  微博本身也是一個評價體系,大家在上面所發佈的言論,馬上就能夠引起其他人的共鳴或批評。我印象較深的是,不少人對媒體人員奔赴地震災區採訪,進行了如何做好“災難報道”的討論。例如,閭丘露薇等人提到,到災區的採訪人員應當恪守新聞倫理,避免對災民造成二次傷害。微博上有著不少奔赴一線的採訪人員,因而這些提醒不僅及時而且很有必要。

  在此之前,網絡信息的流動固然比傳統媒體更加具有交互性,但是從來未能抵達這般的整合深度。在微博上,一個人既可以通過所關注的對象閱讀感興趣的信息,也可以通過轉發把信息擴散出去,更可以把微博當作一個“自媒體”,讓自己成為信息發佈者。更何況,這無論是對名人明星還是普通網友來講都是一樣的——不管什麼人上微博都可平等共享這一資源。而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迅速地成為一個話題討論和輿論關注中心,同時還具備了強大的組織和行動能力。不能不説,微博對信息流動、社會行動等領域造成了深刻影響。

責編:郭筱紫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