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cctv調研區頻道 > 傳播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華語電影:把“電影”製造成“電影事件”

 

CCTV.com  2010年06月28日 17:1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羊城晚報  

蔡聯 畫

陳曉雲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教授、《北京電影學院學報》副主編

賈磊磊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陳旭光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助理、影視系主任

陳犀禾上海大學亞洲影視研究中心主任、影視學院教授

張英進美國聖地亞哥加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6月14日-17日,2010“世界華語電影:詩學文化産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廣州暨南大學舉行。在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及電影業者就華語電影詩學與文化、華語電影産業及發展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此次研討會由暨南大學、《文藝研究》雜誌社、北京大學、深圳大學等單位主辦,《羊城晚報》社協辦,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暨南大學海外華文文學與華語傳媒研究中心承辦。

  本報就相關問題採訪了部分專家學者。

  “華語電影”是全球化的産物

  張尉心:什麼是“華語電影”?

  張英進:“華語電影”指的是以中港臺為主、在世界各地用華語以及華語語系內的方言創作的電影,當然也包括主要用華語但兼用其他外語所創作的電影。

  陳犀禾:“華語電影”這個説法最早應該是來自台灣學者。過去台灣地區將本地生産的電影稱為“國片”,認為自己是正宗的;大陸電影稱為內地片,香港電影稱為港片。“國片”、內地片、港片,這三個詞本身就有中心與邊緣的意味在裏面,這種叫法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大陸學者不能接受的。但後來兩岸電影學界交流願望迫切,有台灣學者就提出一個比較中性的概念:華語電影。這樣一來兩岸學者就可以坐下來平心氣和談電影,而不用再爭論到底你是中心還是我是中心。因此我認為“華語電影”這個概念本身就非常有利於兩岸學者的交流。

  陳旭光:我認為沒必要用電影裏面人物是否講漢語來界定“華語電影”。“華語電影”最初提出強調“中華語言電影”,而我覺得界定華語電影應該以文化為基礎和標準,華語電影可以是“中國文化電影”、“中華文化象徵或符號的電影”或者“中國形象電影”。我覺得華語電影裏的語言應該重新定義,要尊重電影自身的語言特性,電影不只有對話,其實對白、獨白、旁白在電影語言當中佔的分量是非常輕的。電影中的文化是通過電影語言來表達的。對於接受者,尤其是海外華人和外國人來説,講不講華語關係不大,重要的是電影的影像、畫面、元素是不是中華的。

  可以肯定的是,“華語電影”是一個後來造出的術語,同時也是全球化的産物,因為當時有一批資金來源複雜、兩岸三地互相合作的電影涌現出來。一些海外的華人學者,出於特殊的學術背景,他們選擇從華語、大中華文化的角度來界定電影,這代表了一種開放的視野,因為“華語電影”這個概念超越了意識形態、國家、體制、地區的差別。

  有N個問題需要解決

  張尉心:華語電影存在什麼問題?

  賈磊磊:華語電影恐怕有N個問題需要解決,這N個問題在不同時期的分量都不一樣。我覺得目前中國電影在人員的專業化方面是比較欠缺的,職業化的製片人、職業化的策劃人、包括發行商,這種人才都特別缺。現在中國電影的生産能力非常強,從拿到文學劇本到拍成一部電影,擁有這樣能力的人很多,但我們的策劃能力和銷售能力相對薄弱。

  我們過去可能太專注于對民族風格的強調,對於具有普遍可接受度的作品的創作可能有忽略,我們需要把自己的生活和文化價值觀變成大家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東西,一個題材不僅中國人喜歡,外國人也喜歡才好。

  我們熟悉的功夫,在西方人的眼裏,就是中國武術的一個代名詞。但是實際上,武術的精神比武術能力更重要,這裡麵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內涵。可是今天不用説在西方人眼裏,即使是中國人自己,對武術的內涵理解都不夠,我們更多的是看到表面上動作的炫目好看,而沒有看到它深厚的文化內涵。

  陳曉雲:大陸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最多的是1990年前後,從《紅高粱》到《霸王別姬》,可以説完成了國際電影節的大滿貫,之後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的影響力漸漸被其他亞洲國家取代,比如韓國電影、伊朗電影,這一次戛納獲獎的是泰國電影。我個人覺得,近年來國內真正的藝術片處於一種相對的缺失狀態。我覺得真正的藝術片,應該是有藝術品質的電影。有一個疑問,在賈樟柯之後,中國還有沒有真正的藝術片?還有多少藝術片?事實上,藝術片中存在的問題,可能一點也不比大片的問題少。

  類型片加上主旋律的元素,這類融合現在更多的還是簡單拼貼,還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模式。比如《風聲》主體上是一個諜戰片的模式,但拼貼了一個與主旋律有關的主題。《十月圍城》也有類似的特點。我想很可能這是中國電影發展中必經的一個階段。

  陳旭光:近些年來兩岸三地合作的華語古裝電影大片中的文化問題自然不少,我們在古裝華語電影大片中看到了不少文化錯位,讓觀眾恍兮惚兮,不知置身於何時何地。

  作為現代大眾傳播媒介,電影對文化的承載、轉換、傳播,必然會有文化的變異,適度的娛樂化、大眾化,一定的文化交融雜糅也是難免的。當然要有度,有底線———中華文化要佔主導地位,或者説,總體風格情調氛圍境界上,是中華性的,東方化的。

  不忘呈現中華文化元素

  張尉心:華語電影未來趨勢如何?

  張英進:“主旋律電影”作為國家投資的宣揚主流意識形態的製作,其實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特色,而不僅僅是中國的特色。我認為在1990年代中期以後,主旋律電影、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這三大類製作之外應該加上獨立製作,列為四大分類,它們相互之間各有互動關係,時而共謀共贏,時而相互遏制。雖然這四類製作經常相互滲透,但還是保持各自的鮮明特色為好,這樣才能讓觀眾有更多的選擇,避免創作的同質化、單一化。

  儘管短期間內不會得到政治和商業主流的認可,獨立電影在中國仍然會持續發展,因為年輕的電影人有表達個人觀察、想象世界的慾望,而DV又為獨立製作提供了可行的技術。紀錄片只是獨立製作的一種方式,雖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嘗試紀錄片拍攝,但是獨立劇情片同樣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對獨立電影最大的挑戰不僅僅是製作,而且還包括放映,即如何讓更多的人看到非體制內生産的作品,這樣才能産生電影應有的藝術和社會效應。

  陳旭光:近年來學界對華語古裝大片詬病良多,我倒是覺得比較狹義的、最符合“華語電影”這個內涵的正是古裝華語電影大片。這一類電影投資多元,兩岸三地乃至外資,市場訴求除了兩岸三地,也面向亞太地區和歐美全球院線,主創以兩岸三地華人為主,有時會有韓日人員加盟,拍攝主要在大陸完成,注重場面打造的同時,不忘中華文化元素的呈現,實為中華文化精神和美學品格的影像化表現。

  陳曉雲:大陸電影越來越常見類型片加上主旋律的元素,或者主旋律加上類型片的元素,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走向。體現在《建國大業》中,一個突出現象就是大量啟用明星,而明星制正是類型片或者我們平時所説的“商業片”的一個必備的元素;另一方面,影片在營銷上,採用了以往商業大片慣用的宣傳模式,歸結起來一點就是把“電影”製造成“電影事件”,來形成一個巨大的“場”,其中每個人都會得到一種心理暗示,如果你不去看這個電影,那麼你就落伍了。

  賈磊磊:現在大陸電影與海外合作越來越多,這是很好的互動,我們也在汲取西方電影中很多有利的元素,電影就是這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能完全的割裂。

  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是一個長遠的事情,我不贊成把電影簡單地當成一種宣傳的工具,我們要把它作為一種文化産業,一種文化交流。當然即使是中西方正常的文化交流也存在文化理解的誤差,只有時間和交流才能彌補。

  張尉心

責編:郭筱紫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