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cctv調研區頻道 > 傳播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記奮戰在玉樹抗震救災一線的新聞工作者

CCTV.com  2010年04月23日 16:3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22日電(記者徐京躍、周瑋、白瀛、璩靜)與人民同在,用真情傳播。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一次7.1級強震,美麗的玉樹成為一片廢墟,2000多個鮮活的生命不復存在,這是一次被稱為世界上救援難度最大的地震。

  山還在搖,地還在動,但向玉樹集結的號角已然吹響。一批熱血兒女在第一時間趕赴震區,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第一時間發出報道。

  他們就是中國記者,用筆、用心、用情、用愛,記錄歷史,傳遞希望,點燃愛心,凝聚力量,向世界展示一個經歷重大災難考驗的民族,有著怎樣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勇氣和信心。

  到玉樹去!以最快速度,向震區集結

  玉樹地震了!

  要在第一時間把震區的消息傳遞出來——中央各新聞媒體記者紛紛以最快速度,向玉樹集結。

  在抗震救災報道展開的關鍵時刻,中央領導同志明確要求:宣傳思想戰線要堅決貫徹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精神,堅持及時、準確、全面、客觀的原則,認真做好青海玉樹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工作,大力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著力營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迎難而上、敢於勝利的良好氛圍,為做好抗震救災工作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

  從奔赴災區的那一刻,中國記者就成為抗震救災一線的戰士。他們忘記了高原反應帶來的噁心、頭痛,忘記了疲勞、睏倦,一心想告訴全國、全世界玉樹地震災情。他們在一片片廢墟上尋找,在一個個救援現場中發現,不斷紀錄,不斷報道。

  “我是記者,在現場報道”。14日8時6分18秒,新華社發出首條英文快訊;8時29分55秒,發出首條中文快訊;電視報道第一時間配合圖表、文字進行了口播。14日下午15時25分,新華社兩位記者抵達玉樹巴塘機場,分別發出了第一條來自地震災區文字、圖片稿。新華社迅速成立了玉樹抗震救災報道前方指揮部。 從地震發生到21日上午,新華社共向地震災區派出記者近100人次。

  “我是記者,在現場報道”。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在14日8時23分以字幕形式播出地震突發消息,8時26分播發地震發生的口播新聞。17時13分,中央電視臺開始在震區進行實時連線報道。同時派出5人採訪組隨中央領導同志前往震區採訪,安排9人報道組搭乘國家地震救援隊專機趕往震區,調集駐蘭州、西安、成都應急報道點記者從陸路趕到災區。至14日夜,央視到達玉樹震區採訪報道人員已有22人,連夜成立中央電視臺抗震救災報道前方總指揮部。

  “我是記者,在現場報道”。人民日報啟動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第一時間成立青海玉樹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抽調9名記者成立了玉樹抗震救災前方報道組。他們兵分兩路,從北京和西寧緊急出發,分別於14日下午、15日上午到達震中玉樹縣結古鎮。15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消息《青海玉樹災區救援全面展開》,並推出《抗震救災特刊》。 “我是記者,在現場報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派出13位記者趕赴地震災區。為了向受災群眾提供及時準確的抗震救災新聞報道和更有針對性的信息服務,迅速在藏語廣播中安排每日8小時康巴方言節目,全力滿足青海玉樹抗震救災需要。4月17日17時,調整後的藏族康巴方言節目在玉樹上空響起,災區的廣大藏族同胞通過廣播中自己熟悉的語言了解了抗震救災的具體情況,及時收聽了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各族同胞對地震災區的關懷和援助。

  “我是記者,在現場報道”。光明日報先後派出兩批7位記者奔赴災區,其中4人參加過汶川抗震救災報道;經濟日報派出兩名記者在當天連夜趕到青海玉樹地震災區;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先後分兩批派出6名記者前往災區進行採訪報道;中國日報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題報道小組,先後向災區派遣了三批共9名資深文字、攝影記者。

  “我是記者,在現場報道”。這是黨和人民的要求,這是新聞記者的職責。哪有困難,哪就有我;哪有現場,哪就有我。廣大新聞記者把筆、鏡頭和話筒對準抗震救災一線的廣大幹部群眾,在海拔4000多米的震區,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

  ——15日至22日,人民日報共刊登言論11篇,消息、通訊等各類報道400多篇,圖片70余張,連續推出抗震救災特刊8期。

  ——14日至22日16時,新華社共播發對內中文稿837條;對外中文稿346條,對外英文稿319條;中文圖片圖表1921張,對外英文圖片圖表1921張;音視頻稿件949條,直播16場。

  ——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紛紛推出“抗震救災特刊”或“抗震救災專版”。 4月15日至22日,光明日報共推出抗震救災特刊7期,刊發報道207篇,圖片80張,評論10篇;經濟日報刊發“抗震救災特別報道”專版29個,稿件350篇,圖片圖表127幅;中國日報及網站共用中、英、法三個語種刊發抗震救災稿件1265條,圖片圖表790幅。

  ——截至4月21日,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頻道共播出相關報道1689條,直播105場次,中文國際頻道累計播出新聞千余條,直播節目21場,英、阿、法、西、俄5個國際頻道播發新聞2933條,直播12場次。截至4月22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國際廣播電臺也分別播發青海玉樹地震稿件5800多條次、40000多條次。

  ——青海當地媒體記者也在第一時間加入了報道大軍中。地震發生後一天之內,青海日報共發特刊6個版,文字稿56條。青海人民廣播電臺全天現場直播,連線230多條次。青海電視臺共採制播出新聞節目132條次,共840分鐘。西寧人民廣播電臺共採制播出新聞節目160多條次,與現場連線4次,與西寧社會各界連線50多次。

  通訊、快訊、直播、連線、手記、號外、特刊、微博,一切可以調動的傳播手段都在為抗震救災報道服務。中國新聞工作者不辱使命、肩負重任、捨生忘死、奮勇當先,踐行著和人民在一起的錚錚誓言。

  過去的8個日日夜夜,記錄著成千上萬個感人的故事

  “高原缺氧,我們不缺精神,這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迎難而上、敢於勝利的精神,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高原缺氧,我們不缺忠誠,這就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這就是對黨的新聞事業的忠誠。”一位在災區採訪的記者不無感慨地説。

  過去的8個日日夜夜,奮戰在玉樹地震災區的新聞工作者,用他們的筆,用他們的攝影攝像機,更用他們的心、他們的奉獻精神,記錄著無數感人的故事,而他們自己的故事,也感動著千萬讀者、聽眾、觀眾。

  從海拔幾十米的平原地區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很多記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災區天氣變化瞬息萬變,時而冰雹突襲,時而沙塵飛揚,夜間溫度一度在零下8攝氏度左右,一些記者出現了感冒的症狀。 災區條件艱苦,物資匱乏,到達災區至今,人民日報報道組全部人員擠在一頂約15平方米的帳篷裏,許多記者一直沒有刷牙、洗臉。災區上廁所困難,許多記者從中午開始就儘量少吃飯、少喝水。年近花甲的人民日報青海分社社長郅振璞,擔任前方報道組黨支部書記。他不顧身患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炎,堅持從西寧趕到玉樹。他們説:“黨報記者就是要時時刻刻同人民在一起,災難來臨的時候更應該這樣。”

  新華社記者初到玉樹時,災區停水斷電,他們不怕艱苦、勇於戰鬥、甘於奉獻。記者張嚴平到達玉樹後出現嚴重高原反應,當天夜間因缺氧頭痛徹夜未眠,但第二天一大早就出門採訪,直到晚上9點才回帳篷。記者黎雲去青海前已經感冒,但接到任務後二話不説就直奔玉樹。到前方後,高原反應厲害,頭疼、嘔吐嚴重,仍然堅持採訪。記者李剛,高原反應厲害,加上沒有休息,在玉樹期間出現嚴重頭痛,採訪期間不顧個人安危,與救援部隊一起穿走在廢墟之間,拍攝了大量畫面衝擊力強的照片。

  “我還行”,這是中央電視臺女記者張泉靈暈倒在同事身邊説的最後一句話。這個兩年前剛從珠峰上下來就參與汶川地震救援的“鐵姑娘”,雖然有著高原採訪和地震採訪的經驗,這次終於沒有抵擋住極度疲勞與高原、嚴寒的侵襲,暈倒在深夜採訪返回的路途上。在玉樹地震報道中,她在堵車的情況下,徒步11個小時重訪扎西大同村,拍攝了才哇這個藏族基層幹部在災難面前,在失去親人的悲痛面前,勇於奉獻的感人事跡。經過緊急的搶救,甦醒過來的張泉靈説:“我不能食言,不能對不起這些抗震救災的英雄們”。4月21日,她掙扎著起來,不顧領導的一再勸解,在11點前完成了全國哀悼活動來自玉樹的報道。

  剛發生地震的頭幾天,災區帳篷奇缺。15日,新聞中心集結了100多名全國各媒體的記者,總共就有2頂帳篷,很多記者就坐在凳子上,或在帳篷外,或在車子裏過夜。災區晝夜溫差很大,白天最熱的時候可達到20攝氏度,晚上最冷到零下15攝氏度。剛到震區的第一天,沒有被褥,《經濟日報》記者馬玉宏和李琛奇縮在一起,裹著大衣在地上坐了一宿。後來雖然買來了被褥,但到淩晨四五點的時候就被凍醒了,腿也疼,腰也疼。由於震區一些道路毀損,馬玉宏和李琛奇走路趕到鄉村,每天都要走五、六公里的山路,高原反應出現頭暈、心率快,兩人走得很慢。攝影記者李樹貴為了拍攝到一組感人的照片,忍著強烈的高原反應,常常是幾個鏡頭拍下來就嘔吐幾次。每天他扛著沉重的攝影器材,奔波在地震災區的廢墟瓦礫之中,用鏡頭記錄著救災前線中的一個個感人場景。

  4月17日,黃金救援72小時剛剛過去,玉樹抗震救災戰鬥進入第四天。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以“為生命爭分奪秒”為報道主題,派出多路記者駐守醫院,見證生命接力。其中尤以獨家追蹤報道藏族一名面臨難産孕婦從災區臨時帳篷轉移到西寧醫院,最終獲得成功救治生産的全過程引起強烈反響。從16日晚到17日淩晨,記者楊超跟隨救援隊參與了孕婦從登上飛機至安全到達西寧醫院生産的全過程。記者用溫情的報道,捕捉每一個細節,讓聽眾的心為孕婦的安危所牽掛。節目播出過程中,無數聽眾發來短信,表達他們的關心、激動和感謝。一位西藏那曲的聽眾説:“聽到新生命的啼哭,我也喜極而泣,想用我們藏族最吉祥的語言對這家人説:扎西德勒!同時也謝謝大家……太感動了!”

  一篇篇激動人心的報道,一張張過目難忘的照片,一個個感人肺腑的鏡頭,一次次催人淚下的直播,讓信心和力量傳遞,讓溫暖和希望延伸。

  一篇篇新聞作品,見證了災難,也見證了災難中的奮進

  用心靈體會災區人民的堅強,用愛傳遞大災大難中的感動,這是中央電視臺女記者李小萌的報道風格。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新聞故事“路遇”感動了無數的觀眾,李小萌失聲痛哭的鏡頭深深印在大家的腦海裏。《小萌震區觀察》以每天一個關鍵詞的形式,突出故事性和情感性,報道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八方支援的精神。每一個作品背後都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如何上廁所可以説是每個女記者都面臨的最大問題,李小萌儘量少吃、少喝,然而高原的乾燥又讓人必須多喝水。李小萌在採訪時才喝一口水,潤一潤嗓子。很多記者奇怪,為什麼她平時總是幹著嗓子説話,採訪時反而聲音清楚。

  全面的報道,深入的報道,真實的報道,在這場大地震中,全國新聞記者飽含著對人民的感情,展現人性光輝,挖掘精神力量,推出了感動中國的新聞精品。

  ——他們深刻展示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對災區群眾的深切關懷。

  新華社精心組織的重點報道《同人民在一起——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開展青海玉樹抗震救災紀實》《72小時生命大救援——抗擊玉樹地震情景再現》《我們萬眾一心 我們永不言棄——全國各地援助玉樹災區紀實》等,氣勢恢弘,充滿力量。人民日報用48小時趕寫的長篇報道《在一起,人民有了主心骨——青海玉樹地震大救援紀實》,反映各族群眾患難與共抗擊地震災難的通訊《廢墟上盛開民族團結花》和反映玉樹地區基層黨員幹部的模範作用的《危難時,我們挺直脊梁——記奮戰在抗震救災一線的共産黨員》等,飽含深情,盪氣迴腸。

  ——他們生動展現了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帶領廣大幹部群眾臨危不懼、奮起抗災的精神風貌。

  《分分秒秒,和生命賽跑》《救人、救人還是救人!——“黃金72小時”大救援速寫》《搶救藏族孕婦仁欽卓瑪的48小時》《為抗震救災提供有力保障——青海玉樹巴塘機場擔當災區生命救援和物資快運重任紀實》等,人民日報和經濟日報前方記者的報道生動再現了生命救援的感人場景。《玉樹災區的第一堂作文課》《病房裏的“小翻譯”》……新華社記者根據在災區所見所聞采寫的多個小故事,反映了災區群眾堅強地從災難中站起來,嚮往明天的信念。21日,一篇名為《16歲女孩救活全家,滿懷希望向未來》的圖文互動英文報道引起了關注。在中國日報記者的筆下,再現了16歲的藏族女孩貢桑?德吉在地震發生後靠自己的力量從廢墟中救出了全家9名親人的感人故事。

  ——他們熱情宣傳了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醫護工作者搶險救災的英雄壯舉。

  “地震發生時,他正在為病人手術,而家中,兩個妹妹,三個侄女,一個侄子和一個姑姑已全部遇難。當他知道醫院裏還有更多的傷員和病人在等著他。他沒有片刻休息,72個小時內搶救了數百名受傷的群眾。”尼瑪次仁,這位在大難中表現出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的普通藏族醫生,感動了中國日報記者,也通過《藏族醫生強抑悲傷救助災區群眾》的人物故事感動了中外讀者。克服高原反應英勇救人的廣東消防戰士周妥、藏族小志願者才仁旦舟通過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深入報道和持續關注而感動了無數相識和不相識的中國人。

  ——他們大力彰顯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同心協力、共克時艱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4月20日晚,由中央電視臺承辦的《情係玉樹 大愛無疆——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特別節目》,將全社會對玉樹地震的關注推向了高潮。節目結束時,現場共募集各類款項21.75億元,創下了一次性募捐活動的最高記錄。各大門戶網站的網民留言數以百萬計。

  愛是一束陽光,讓千千萬萬受眾收穫燦爛和溫暖。

  “通過看媒體報道,我們了解了災區真實的情況,感受到了災區人民在災難面前的哀痛與奮起,當地黨員幹部的犧牲和奉獻。”

  “雪域高原條件艱苦,山崩地裂余震不斷,難以想象記者們在那樣的環境下還采寫了那麼多震撼人們心靈的作品。是他們忘我的工作傳遞了深沉的情感,給了我們力量。”

  “你們每一篇來自一線的報道和大幅圖片都撼動著人們的心靈,喚起了讀者的強烈共鳴。感謝前方記者,你們就是‘戰士’。”

  地震無情,大愛無疆。不僅國內讀者和網友對各個媒體報道好評如潮,國外讀者受眾也紛紛讚嘆……

  來自加拿大魁北克的羅傑?盧賽爾在收聽國際廣播電臺有關抗震救災的節目後説:“通過報道,我看到中國政府在第一時間派出了救援隊、救援資金和物資,心情稍微放鬆了一些。希望更多的倖存者被救出,也希望那個美麗的地方能早日恢復原來的平靜。”

  “優秀、專業”這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副總裁對中央電視臺記者的高度評價。地震報道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美聯電視、路透電視等不僅頻繁引用中央電視臺的報道素材,還約請英語頻道記者提供電話連線報道。這也是英語頻道首次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提供重大突發事件現場電話連線報道。

  作為歷史的見證者,中國記者見證了災難,也見證了災難中的奮進;作為歷史的記錄者,中國記者記錄了13億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迎難而上、敢於勝利的偉大精神,也記錄了自己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優良作風。

  為了抗震救災取得全面勝利,與人民同在的中國新聞工作者,繼續用真情傳播信心與力量。

責編:郭筱紫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