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專訪《唐山大地震》作者:文學,為影視注入力量

 

CCTV.com  2010年07月30日 10:5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採訪人  記者 董 陽

  受訪嘉賓 蘇小衛: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劇本中心副主任,《唐山大地震》編劇

  張 翎:作家,《唐山大地震》原著小説《余震》作者

  王一川:學者,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

  和眾多廣受歡迎的電影一樣,《唐山大地震》也是根據小説改編而來,這為“優秀影視作品大多源自小説”的觀點又增添了一個實例。如今,影視創作日漸蓬勃,但人們期待更多的有深度的作品。這些現象再次引發了我們的思考:如何看待文學與影視的關係?影視創作如何從優秀文學作品裏汲取養分和能量?自本期起,本版將刊登系列“深度訪談”,探討這一話題。

  ——編 者

  《余震》讓災難片有了新的面貌

  記者:《唐山大地震》感動了很多人,在編劇的過程中,你試圖用什麼去打動觀眾?

  蘇小衛:首先是親情。小説《余震》提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命題:一個母親放棄了自己女兒的生命,在後來的漫長日子裏,母親會怎樣?孩子會怎樣?

  電影《唐山大地震》其實就是在回答這個問題。母親的無法釋懷,她的“自虐”其實包含著自責,她不肯找任何理由為自己開脫,始終為自己在絕望中做出的選擇感到歉疚,她的歉疚表現為對親情的更大依賴,她不願意讓兒子離開唐山,最大的願望就是替兒子帶大個孩子,讓兒子老有所養。當失散32年的女兒出現在她的面前的時候,她第一句話是道歉,説明在她的內心深處有強烈的自責。而女兒,母親的選擇對她來説是一道無解的難題,為什麼被放棄的是她,這個問題困擾了她很多年,她被救之後不和家人聯絡,説明她記恨母親,這種記恨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了無法釋懷的糾結,她始終都無法走出這片陰影,輕鬆地前行。特別是她經歷了繼母去世,自己懷孕退學,獨自撫養孩子長大等人生過程之後,她的痛苦由記恨母親漸漸變為質疑自己的記恨,當女兒對著繼母的遺像大聲喊出“姥姥”的時候,她內心的堅冰已經開始融化,但是她無法邁出回家的一步,因為時間畢竟太久了。直到汶川地震發生,她重回噩夢,看到地面上母親的絕望,才終於下決心回到母親的身邊。這是一個太漫長的過程,但因為她始終沒有忘卻,沒有釋懷,才有了最終的回歸。再有一個點就是家,我覺得中國人是最重視家庭的,地震中無數苦心經營的家庭轉眼間化為烏有,是人間最大的悲劇,事實上,房子倒了,東西沒有了,家消失了,只要有人在,家就在人的心裏。比如今天,很多年輕人離開家,到各地打工,求學,但春節總要回老家,只是出門而不是四處遷徙,在外面做出成績,也總是想到家和親人,這是一個特別傳統的美德。我覺得《唐山大地震》感動觀眾也是因為它是關於親情和家園的電影。

1/3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