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看《唐山大地震》後的思考:假如馮小剛……

 

CCTV.com  2010年07月30日 10:5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多年來,除在單位禮堂看過幾場電影之外,很少有時間走進電影院。

  發生在34年前7月28日的那場極其慘烈的中國唐山大地震,是中國人永遠的傷痛。所以,友人近日邀請我去看馮小剛導演的新片《唐山大地震》,我沒有推託,而是欣然前往。馮導在電影中如何把握這一重大題材,怎樣重現這一震驚世界的大災難?也是我所關心的。

  《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普通唐山家庭在震後32年間的悲歡離合,既是一部災難片,也是一部描寫中國人親情和家庭觀念的情感故事片。據悉,馮小剛執導這部大片,是馮導看到一部小説《余震》和唐山市委想拍一部反映唐山大地震電影的願望不謀而合的結果。2007年歲末,河北唐山市委書記通過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找到馮小剛,希望能請他拍攝一部反映唐山大地震的電影。唐山市委的邀請,讓馮小剛想起了幾年前讀過的小説《余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塊坍塌的水泥預製板下壓著一對年幼的孿生姐弟,但救援條件只允許搶救其中一個,另一個則面臨著死亡的威脅。情急之中,心痛欲絕的母親選擇先救兒子。然而造化弄人,預製板下的女兒並未被殘垣奪去生命,但卻從此對母親的選擇充滿怨恨。多年後,女兒最終理解了母親的痛苦,重新回到了久違的家庭。

  我持友人買的80元一張的影票走進電影院(本來報道説,這部片子的票價是30至35元,但影院的標價是80元)。影片前後兩個小時展示的故事,確實催下了不少觀眾的眼淚,影片開頭不久用高超特技重現的震撼世界的23秒,那山崩地裂的災難使瞬間骨肉分離、20多萬人葬身廢墟的情景使觀眾屏住呼吸,繼而觀眾席上傳來斷斷續續的抽泣聲。現場的氣氛也使我不禁濕潤了雙眼。徐帆、張國強、陳道明、張靜初等實力派明星的表演確實很見功夫。特別是徐帆將一個母親所經歷的苦難和對女兒及丈夫的愧疚,表演得入木三分。隨著故事情節的轉換、歲月的推移,觀眾走出了悲傷,看到了震後新唐山所彰顯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應該説,《唐山大地震》從導演對重大主題的詮釋,到演員對人物的塑造以及攝影手段的創新、音樂對全片的烘托等都是成功的。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可多得的反映災難主題的大片。

  但是,筆者從一個觀眾的角度來評述,假如馮小剛導演在影片推出之前,對以下三方面略有加重的話,也許影片所産生的藝術感染力會更強:

  一是對災害發生的那一夜所花筆墨應有所加重。儘管當年突發而來的大地震僅是23秒,但正是這23秒給唐山人民所造成的災難是舉世無雙的。在那瞬間,家家戶戶發生的故事是悲慘的。倘若導演在著重再現元妮一家苦難的同時,輔之展現元妮一家左鄰右舍家庭在那一夜所遭受的苦難。影片反映災難的大主題也許更厚重些。

  二是對災後48小時的救援應有所反映。儘管影片通過對元妮子女方達和方登的搶救,反映了人性的光輝。但對自救和左鄰右舍之間的互救以及市委市政府的組織工作從癱瘓到恢復總體反映欠缺。

  三是對當年經典人物似可有他人的形象。比如,地震發生的淩晨,即開著大卡車到中南海第一時間向中央報信的普通市民的情節,似可點到一下。正是這位普通市民舍命第一時間向中南海報信,才有了當時的中央的救援決策。

  當然,一部影片圍繞一個故事展開情節,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既然片名叫《唐山大地震》,就應該不囿于小説《余震》的情節,而是應比小説所展示的場景更壯闊些,人物更多些、鮮活些。

  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才會産生巨大的藝術感染力。筆者以上這些純屬“馬後炮”之言,並不影響對影片總體看好的評價。馮小剛是個有才華的導演,如果説此前他先後執導的《編輯部的故事》、《大腕》、《手機》等,把他推上中國電影知名導演地位的話,那麼這次推出貼近重大歷史題材的《唐山大地震》這部大片,作為華語電影申報奧斯卡獎,獲成功不是沒有可能的。

責編:郭筱紫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