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盛克選:樓市調控不能成“狼來了”遊戲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30日 10: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國土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昨日聯合發出通知,力推保障房建設落實、嚴格土地出讓管理,成為通知的亮點。通知明確,企業違約開發土地、因自身原因土地閒置一年的,都將禁止競買資格。通知稱,此次進一步加強房地産用地和建設的管理調控,係積極促進房地産市場繼續向好發展。(《新京報》)

    在房價不斷攀升的基調下,開發商重金競得的地塊寧願雜草叢生也不願破土開工,土地囤積待價而沽已經成為房地産市場最為常規的潛規則。按經濟規律,無論是那一種商品長時間囤積都會存在較大的資金風險,房地産也不例外。但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開發商拿地囤積等待升值的現象,幾乎已經成為十拿九穩的事實。然而,即使土地監管政策一波接著一波,遏制囤地炒地的呼聲不絕於耳,但為何始終不見“破冰”?

    筆者認為,其原因在於政策落實的執行力度鬆懈,無形增加了開發商囤地炒地的投機行為。

    據國土部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共上報房地産違法違規用地3070宗,面積約18.84萬畝。其中,閒置土地2815宗,面積16.95萬畝,分別佔91.69%和90%。從閒置時間上看,閒置5年以下的地塊1354宗,佔48%;閒置5年以上的875宗,佔31%;閒置時間較長,但合同中未約定具體開工時間的586宗,佔21%。

    開發商囤地拉高房價,影響房地産市場正常供需秩序,這是勿容置疑的。國土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出通知禁止囤地,客觀上也是對房價虛高的一種政策遏制。在當前土地供應問題上,開發商與專家們曾經有一種論調,呼籲政府加大土地供應可以讓樓市“退燒”。實際上部分地方政府也確實加大了土地供應,但普通百姓還是購不起房。按理説,政府增加地塊的供應,樓市供需緊張應該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樓市價格應該得到遏制。但實際情況是,上市的樓盤價格一年比一年高,購房者心目中樓盤資源之緊張氣氛也似乎愈演愈烈。其中原因之一不排除有部分地産商所競得的地塊根本就沒有蓋房,或者拖延施工時間,推後開發,囤地觀望等待升值。

    其實,關於囤地問題早就有相關政策出臺,國務院《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中針對開發商首次明確規定了相對嚴格的“閒置”費用標準,並指出將會很快對“閒置”土地徵收增值地價。對於土地閒置滿兩年的,將依法無償收回、堅決無償收回或者重新安排使用;對於土地閒置滿一年不滿兩年的,開發商需按出讓或劃撥土地價款的20%交納土地閒置費。

    土地閒置不是存在於一朝一夕,應該説囤地現象一直存在,房價虛高與土地供應關係不無關係,而開發商囤地成為推高房價的一大罪魁禍首。面對政策性罰沒規定,地産商似乎感覺不到絲毫威懾,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是職能監控部門執行力度缺失?還是GDP對房産經濟的過度依賴?反思過去,在過期閒置用地的處理上,相關部門真正罰沒或無償收回的土地又有多少?

    常言道“一個巴掌拍不響”,有了合情合理的的調控政策出臺,還需要腳踏實地的執行力度落實。因此,我認為,政策調控遏制樓市,制度上的完善與執行力度的配合才是突破樓市良性發展的關鍵。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