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唐鈞:彈性退休 知易行難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9日 13: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這樣的政策設計是比較人性化的。但擔心的是,具體實施起來會不會變味,因為“企業有需要”是一個不確定因素,會不會最終延遲退休的都是……

    國務院新聞辦近日發佈的《中國的人力資源狀況》白皮書,又引發了對“延遲退休”的大討論。這個話題今年有了點新意,這就是“彈性退休”,或曰“退休年齡可選擇”。近日風傳上海要實行類似的政策,名稱上美麗動人,叫做“柔性退休”,據説從10月1日開始就要實施了。

    在20世紀中期,發達國家就開始實施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主要是“人口老齡化”的歐美國家。特別是歐盟成員國,因為生育率普遍不高,整個人口結構逐漸老化。加上人口規模本來就不大,一旦老化,勞動力配置就捉襟見肘。

    從20世紀末開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使本來在設計上就有缺陷的養老保險制度,出現了資金鏈可能斷裂的危機。於是,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就又成為應對養老保險危機的一個手段。這個政策思路也為中國政府和專家學者所欣賞,於是制定了相應的方案。據説,如果能夠將退休年齡推遲到65歲,不但可以少發5年養老金,還可以多交5年保險費,這一進一齣之間,每年就可以省出200個億。但這個“改革方案”一經披露,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應。調查表明,被調查者投反對票的竟達90%以上。

    究其原委,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在結構上已發生很大變化。中國社科院的調查表明,中國社會已經分成了十大階層。階層與階層之間的利益不一致,有時甚至相互衝突。就養老保險而言,很多社會群體是期盼早日退休拿養老金的:譬如失業下崗人群,尤其是當年的4050人員,現已逐漸到了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還有藍領工人,一旦上了年紀(女40歲、男50歲),就很難適應超大的勞動強度、超常的勞動時間了。他們也盼望能夠到點就退休。這兩個群體,前者有3000萬~4000萬人,後者則是3億多人。因此,從公眾的社會心理看,這項“改革”至少在目前是難以實施的。所以,有關部門總説“正在研究”。

    不知從何時開始,有專家學者提出了在退休年齡上“可選擇”的政策思路,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的擁護。從國際經驗看,這樣的政策設計是比較人性化的。有的國家的政策設計是在一個年齡段中,譬如從60歲到67歲之間,勞動者可以選擇在任何一個時點上退休,而且退休越晚,養老金的金額就相應提高。還有一些國家,到了法定年齡,譬如從60歲開始就可以退休,但什麼時候領取養老金,則可以自選,同樣是領取越晚,養老金的金額就越高。

    如今上海的方式是參加上海市城鎮養老保險的企業中具有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人員,具有技師、高級技師證書的技能人員和企業需要的其他人員均可柔性延遲退休。其目的有二:一是有利於發揮各類人才作用,讓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二是有利於提高個人養老金待遇,因為繼續工作就能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從而增加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中的資金,養老保險待遇也隨之增長。首先肯定,這樣的政策設計也是比較人性化的。但擔心的是,具體實施起來會不會變味,因為“企業有需要”是一個不確定因素,會不會最終延遲退休的都是……

    再説,這個政策方案涉及面太小,大多數藍領工人都與之無關。所以,其實是不能起到“多收少發”設計初衷的。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