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白靖利:治治我們的“城市病”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6日 17: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生活雜談

  暑期和雨季像公眾手裏的聽診器,透過它們,城市的各種“病症”,尤其是交通擁堵和雨天內澇兩大頑疾,展露無遺。地上交通擁堵、地下城市內澇,這都讓平日裏表面光鮮的城市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北京、南京、武漢、廣州、成都,許多城市呈現了“海景”尷尬。而如果聯絡前段時間集中凸顯的城市擁堵問題,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當下似乎面臨很多阻礙,城市有疾在腠理、肌膚和腸胃,不治將益深。

  面對問題,城市建設管理者似乎有些束手無策。內澇,推諉降雨太大者有之,歸咎於城市排水系統老化者有之……殊不知,江西贛州古城千年不澇,宋朝建設的排水系統仍在發揮作用。莫非,贛州從未下過大雨、今人智慧反不如宋人?擁堵,説城市車輛太多者有之,道司機素質太差者亦有之,有效的應對和解決辦法則拿不出來。

  “城市病”嚴重,值得我們反思。如果説忽視排水工程的建設,是因為有些城市建設管理者重視外表,缺乏對“城市良心”的有效關注,那麼地面交通擁堵“頑疾”久治不愈,更説明有些人力用的不是地方。

  看不見的地下排水和看得見的地上交通,都事關民生大計。而兩項民生工程接連出現問題,則説明我們有些城市建設管理者理念和方法齊齊出錯。在城市建設中缺乏科學、系統的規劃,一味地裝門面、攤大餅,結果是“裏子”敗露,門面破損,城市軀體虛弱不堪。

  城市的各項建設,都應切實以人為本。內澇和擁堵一齊涌現,表明過去要面子、好奢華,一味追求經濟發展的舊路已經行不通。

  要想城市真正地“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必須以科學、發展的理念指導城市建設。地下排水和地上交通都是系統工程,需要科學的考證和可持續的建設。在城市規劃中進行週密佈局,在城市建設中進行重點投入。完善管網佈置、提高地下排水標準;合理規劃地面建設,減少車輛通行障礙。同時,不斷吸取教訓,加強城市公共管理和應急機制,讓水流得更順利,車行得更暢通,市民生活得更舒適,城市軀體更健康。

熱詞:

  • 城市病
  • 城市車輛
  • 城市排水系統
  • 內澇
  • 裏子
  • 地下排水
  • 城市建設
  • 交通擁堵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