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民日報:中央單位“三公經費”概念模糊不利約束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8日 06: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資料圖)

  6月27日,受國務院委託,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報告2011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報告説,2011年,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較好。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央公共財政支出比上年增長17%。推動民生和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中央財政教育、衛生、社會保障、文化等民生方面支出比上年增長30%。推行預決算公開,92個中央部門公開了年度預決算,98個中央部門公開了“三公經費”。

  劉家義報告説,各部門、各單位依法認真整改上年審計查出的問題,被挪用和滯留資金143.94億元已全部追回或撥付,挽回和避免損失60.66億元;有699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81人被依法逮捕、起訴或判刑;根據審計建議,完善制度規定1581項。

  首次提出“中央預算管理完整性”問題

  有些收支未納入預算管理

  報告首次提出“中央預算管理完整性”問題,指出當前我國政府預算還未能覆蓋全部收支。

  劉家義指出,在中央預算管理完整性方面,有些收支未納入預算管理。例如: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2006年以來收取的溫室氣體減排量交易收入101.25億元;商務部、衛生部和農業部2008年以來接受的國外無償援助資金收入62.09億元、支出10.92億元;財政部委託進出口銀行管理的外國政府貸款利息收入372.83萬歐元、支出173.82萬歐元等。

  此外,財政部在向全國人大報告2011年中央預算執行情況時,少報19.22億元超收收入安排情況。中央公共財政國庫集中支付上年累計結余628.92億元,編入部門預算的不到一半。12個部門的12項政府性基金上年累計結余52.72億元,均未編入部門預算。

  劉家義指出,部門預決算報表未完整反映政府採購情況。在預算報表中,未要求編列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政府採購情況;在追加預算中未要求單獨編列政府採購預算;決算報表中未要求編制政府採購決算。

  概念模糊易被誤讀

  個別部門超標準列支“三公經費”

  關於中央部門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審計情況,共審計50個中央部門,延伸審計270個所屬單位,審計預算支出1460.24億元,佔這些部門預算支出總額的30%。總體上,部門預算執行和財務管理的規範性逐步提高,違法違規問題不斷減少,擠佔挪用、多申領預算資金等違規問題金額分別比上年減少13%、61%。

  審計中也發現,預算執行未完全到位,預算和財務管理不夠嚴格。例如,發現7.7億元非稅收入未按“收支兩條線”規定及時上繳,政府採購、資産管理和賬務處理等不規範問題涉及金額43.94億元。

  審計發現,一些預算管理制度和規定不夠明確完善。突出表現在:一是基本支出定員定額管理制度有待改進,定額標準尚不統一,一定程度上造成部門之間苦樂不均;二是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界限不清;三是“三公經費”概念不清晰、口徑和標準不夠規範,不利於發揮約束和控製作用,也容易造成社會公眾誤讀。個別部門還存在超標準列支“三公經費”現象。

  對審計指出的問題,相關部門和單位已整改問題金額9.58億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

  66市縣近30億元資金被截留挪用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方面,2011年,審計的18個省區市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資金2811.62億元、累計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1227.63萬戶,分別比2009年增長233%和112%,相關制度建設也取得積極成效。但部分地方仍存在建設資金籌集不到位、審核和退出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重點審計的66個市縣中,有36個少提取或少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53.14億元(相當於其應提取或安排數的14%),有11個未落實配套資金6.12億元,還有29.55億元專項資金被截留或挪用;抽查的保障對象中,有5400多戶未經資格審核即被納入保障範圍,有2.1萬戶不符合條件或重復享受保障待遇。審計指出問題後,相關地方已按規定補提或歸還資金28.20億元,取消違規享受保障家庭3800多戶。

  重大投資項目招投標管理仍不規範

  發現問題金額389.05億元

  在重大投資項目審計方面,這些項目基本能夠按計劃組織實施,資金使用和工程質量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其中已建成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初步顯現。但在招投標、投資控制和資金使用、工程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招投標管理不規範問題仍較突出。審計共發現此類問題金額389.05億元,如抽查中央支持新疆發展項目發現,有1194份合同招投標不規範;在京滬高鐵全線的土建招標中,鐵道部違規將資格預審申請文件的獲取時間由至少5個工作日縮短至13小時,從獲取到遞交時間由規定的一般不少於7天縮短至不到24小時。

  二是一些項目投資和進度控制不夠嚴格。審計共發現重復計列費用、價款結算不嚴等造成投資增加10.29億元,滯留和挪用建設資金131.30億元,拖欠工程款和勞務費121.08億元。

  三是一些項目質量管理存在薄弱環節。主要是質量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

  “一把手”職務腐敗問題較突出

  第三方權錢交易成腐敗犯罪新形式

  在審計中,審計署共向有關部門移送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112起,涉及300多人,有關部門正在依法立案查處。案件主要有以下特點:

  ——大多為利用公權謀取私利、侵蝕公共資源、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有向民生領域滲透的趨勢。這些案件涉及司局級及以上人員22人(佔7%);“一把手”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參與作案的職務腐敗問題也較突出,有43起(佔38%)。金融、土地、國有資産管理和工程建設等領域案件依然較多,有92起(佔82%);還有14起(佔13%)發生在醫療、社保、教育等民生領域。

  ——借道“仲介服務”等第三方進行權錢交易成為一些領域腐敗犯罪新形式。審計共發現此類案件14起,有關單位和個人從中非法獲利5.76億元。主要表現為,一些公司或個人利用掌握的資源或“人脈”,通過仲介方介入本來可按正常程序開展的行政審批、財稅優惠、招投標及資源配置等活動,協助取得項目或資金,並未提供實質仲介服務卻收取“顧問費”、“諮詢費”等。

熱詞:

  • 三公經費
  • 中央預算
  • 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