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49個中央單位審計存問題 財政部獨攬採購缺監督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8日 03: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f37988e0aef24b8086dca8e7243b1127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2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聽取國務院關於2011年中央決算的報告、國務院關於2011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2011年中央決算審查結果的報告等。其中,2011年中央單位“三公經費”支出合計93.64億元,49個中央部門單位預算執行審計發現三方面問題,審計查出重大違規問題中涉及司局級及以上人員22人。

  中央部門將公開公車量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27日介紹説,2011年中央單位“三公經費”支出合計93.64億元。其中,出國(境)經費19.77億元,車輛購置及運行費59.15億元,公務接待費14.72億元。記者對比發現,與2010年相比,中央單位“三公經費”支出減少1億多元。

  此外,經匯總,2011年中央行政單位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維持機關運行開支的行政經費,合計899.7億元,比上年增長1.42%。

  謝旭人表示,中央部門要細化“三公經費”的解釋説明,公開車輛購置數量及保有量、因公出國(境)團組數量及人數、公務接待有關情況等,並公開行政經費支出情況。省級政府也要在兩年內公開“三公經費”。

  49個中央單位存在問題

  審計署27日公佈的49個中央部門單位2011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顯示,上述部門單位存在著預算執行未完全到位、預算和財務管理不夠嚴格、預算管理制度和規定不夠明確完善等問題。

  這49個中央部門單位是:外交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民委、公安部、監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鐵道部、農業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部、人口計生委、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廣電總局、體育總局、知識産權局、宗教局、中科院、社科院、地震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社保基金會、自然科學基金會、信訪局、能源局、國防科工局、外專局、民航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央對外聯絡部、求是雜誌社、經濟日報社、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一把手職務腐敗問題43起

  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27日在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七次會議作2011年度審計報告時指出,審計署共向有關部門移送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112起,涉及300多人,其中“一把手”的職務腐敗問題比較突出,有43起。

  劉家義介紹説,上述案件中大多為利用公權牟取私利、侵蝕公共資源、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有向民生領域滲透的趨勢。他説,這些案件涉及司局級及以上人員22人,佔涉案總人數的7%。

  審計署自曝家醜

  審計署27日通過其官方網站公佈了2011年度本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檢查結果。

  檢查發現,審計署去年本級“行政復議預備費”等10個項目預算,未能按計劃進度執行,年底形成結轉財政資金840.9萬元;至去年底,審計署本級以前年度基建工程款400萬元在“往來款”科目中挂賬,未及時清理。

  此外,檢查還發現審計署所屬單位存在一些問題。

  ■數説審計

  29.55億元

  重點審計的66個市縣有29.55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被截留或挪用。

  12倍

  在抽查的62家縣級醫院中,有23家超過規定比例加價售藥,多收取藥費6732萬元,相當於其應收藥費的23%,加價最高的達12倍。

  13小時

  在京滬高鐵全線的土建招標中,鐵道部違規將資格預審申請文件的獲取時間由至少5個工作日縮短至13小時,從獲取到遞交時間由規定的一般不少於7天縮短至不到24小時,這反映了在重大投資項目中招投標管理不規範問題較為突出。

  93%

  8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有93%只見投錢不見驗收。2401項(篇)成果中,有582項是用其他成果充抵的。

  ■新聞分析

  今年審計報告揭示五大新問題

  ●預算未能覆蓋全部收支

  今年審計報告首次提出“中央預算管理完整性”問題,明確指出,當前我國政府預算還未能覆蓋全部收支。如:財政部在向全國人大報告2011年中央預算執行情況時,還少報了19.22億元超收收入安排情況;中央公共財政國庫集中支付上年累計結余628.92億元,編入部門預算的不到一半。

  ●政府採購缺乏有效制約

  今年審計報告揭示,由於政府採購標準的制定和採購代理機構的資格認定、審批、授予、考核、處罰全部都由財政部一家負責,審批監管不夠嚴格,也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並由此引發了一些問題。

  審計發現,在財政部授予甲級資格的633戶採購代理機構中,有129戶社會保險費繳納證明與實際繳納情況不符;未按規定向國務院報告6家集中採購機構的考核結果,也未依法處理涉嫌違規單位和個人。此外,還以財政部國庫司便函形式,審批(核)1319項採購方式變更和採購進口産品事項。

  ●“三公經費”概念不清

  據審計署辦公廳負責人介紹,今年審計報告更加注重反映財政管理績效情況,用較大篇幅反映了財政管理中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學、政策目標未實現等“軟問題”。上述問題突出表現在“三公經費”概念不清、口徑和標準不夠規範上。審計發現,個別部門還存在超標準列支“三公經費”現象。

  ●惠民政策目標完成率低

  今年審計報告高度關注惠民政策目標的實現,並揭示出民生政策落實中存在的工程進度滯後、目標未如期實現這一新的帶有普遍性、典型性的問題。玉樹災後恢復重建跟蹤審計發現,重建城鎮居民住房截至去年10月底僅有68%開工、44%完工,難以實現預定目標。

  ●通過第三方權錢交易

  通過深入分析112起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及經濟犯罪案件,揭示出借道“仲介服務”等第三方進行權錢交易正成為一些領域腐敗犯罪新形式。(文字來源:京華時報)

熱詞:

  • 中央單位
  • 審計
  •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