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專家:短期貨幣政策難有調整 通脹預期分歧較大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9日 1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9月9日電(記者岳瑞芳、南婷)8月份宏觀經濟數據9日公佈,市場關注的CPI指數同比上升6.2%,與7月份的6.5%相比有所降低,這也是今年4月份以來CPI首次回落。此次回落被視為對“7月拐點論”的驗證,通脹是否就此得以控制?外圍環境中歐美雙債危機、市場對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憂慮仍存,我國宏觀政策會否出現變化?就上述問題,記者專訪了部分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

  8月數據回落但高於預期 環比形勢並不樂觀

  多名專家認為,8月CPI數據略高於市場平均預期,較上月有所回落,主要是翹尾因素逐漸消失所致,從環比看形勢仍不算樂觀。

  華創證券宏觀分析師華中煒等專家認為,此前市場普遍預期8月份CPI同比上漲6.1%。實際上,雖然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3.4%、環比上漲0.6%,增速如期回落;但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0%,環比上漲0.2%,導致8月CPI回落幅度不足。隨著翹尾因素影響下降,預計9月份CPI還會進一步回落。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分析,食品價格依然是推動CPI上漲的主要動力,但增勢趨緩,其中豬肉價格依然保持較快上漲。扣除食品價格因素之後的CPI從5月份以來一直保持平穩,波幅較小。考慮到宏觀緊縮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經濟增速回落,外部經濟增長疲軟,豬肉價格雖可能再波動,但總體水平應已見頂,預計物價會回落,到四季度將會處於4%-5%之間。

  華中煒表示,9月物價依然有季節性上漲壓力,但是考慮到去年同期漲幅更大,可能情景將會是環比數據保持上漲、同比數據延續回落。與上一輪通脹週期“平起陡落”的趨勢相比,本輪將會呈“平起緩落”,如果在波谷和波峰之差相同的情況下,週期跨度將明顯變長。當前CPI仍為首要決策考慮因素,且6%作為一個重要參考臨界點,政策仍將延續緊縮基調。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認為,由於去年下半年的基數較高,中國的CPI同比增長率將在未來數月出現一定的下降,這種下降僅僅是“數學上”的,並不具備太多的經濟意義。如果環比通脹率仍然保持目前的增速,同比通脹率將在明年年初再度走高。

  劉利剛指出,從目前各方面的數據來看,由於通脹預期較強、農藥等生産成本不斷上升,中國的食品價格可能面臨較為長期的上升趨勢,豬肉價格上漲,只是一個“表徵”而已。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明年年初,房租和工資價格將出現“一次性”上漲,這將繼續惡化中國的通脹前景。而在生産領域,一些現象也值得擔憂,這就是即使世界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一定的下降,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卻表現得異常平穩,甚至在近期出現了一定的上漲趨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的通脹環境依然異常嚴峻,由於鐵礦石價格的上漲,中國的PPI指數也可能在未來數月出現反彈,這也將最終被傳導至CPI中。

  短期內貨幣政策調整可能性不大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認為,個別月份的物價衝高回落不可能引起貨幣政策總體方向的改變。根據我國調控物價的歷史經驗,只有物價形成連續回落的趨勢,從緊的調控政策才能發生明顯變化。從物價觸頂回落到出現連續回落趨勢的期間,從緊的政策只能發生一些個別方面的鬆動。

  劉利剛説,在目前規模的資本流入以及貿易順差下,中國市場的流動性仍將保持充裕,央行不應該在通脹預期未穩定前,貿然放鬆貨幣政策。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通脹還沒看到根本緩解的狀態,只是初露曙光。中國物價水平的增長,恐怕再難回到十年前通縮的狀態。所以,控制通脹很長一段時間是不能放鬆的。準備金率進一步上調的可能性是沒有了,利率上調的可能性也不大。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長安認為,不能因為稍有回落就對通脹放鬆警惕,更不能將緊縮政策就此打住。美國QE3可能隨時推出,歐債危機沒有解除,國內成本上漲因素沒有停止,CPI仍有反彈的可能。

  通脹預期:四季度將有所緩解?

  專家在通脹預期方面觀點不一。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認為,此次公佈的數據預示著我國經濟正向好的方向發展,不僅食品價格,工業品價格同比增幅也開始下降,由此可以判斷為物價上漲由加速轉為減緩甚至降落的走向。“至少防止食品價格上漲帶來擴散性價格上漲,説明通貨膨脹已經得到遏制。”

  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認為,觀察國內外宏觀經濟走勢,貨幣政策不宜再緊,在結構上應該通過適度放鬆來維持經濟平穩增長。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則認為,央行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雖然下半年不會再像上半年那樣頻繁地採取調整利率的手段,但貨幣政策仍將處於偏緊的狀態。”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受國際國內因素影響,我國第三季度通脹指數達到6%,最近出現的高點會維持一段時間,第四季度將有所緩解,全年大致在5.5%的水平。

  “國際方面,資本流入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影響我國CPI數據兩個主要因素。”左小蕾説,“美國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對我國造成變相影響,新一輪全球市場資本向新興市場國家流入,因此,貨幣政策要非常小心。受全球經濟放緩因素影響,大宗商品如石油、糧食等價格出現震蕩,但是不會有大幅波動,總體上維持平穩態勢。”

  左小蕾稱,目前貨幣政策最應關注銀行表外流動性、非銀行流動和民間流動性增長三股趨勢,尤其是流動性帶來貨幣創造等問題。因此,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和引導有效需求增長的財政政策應該是未來宏觀調控的兩個方向。

責任編輯:邢斯馨

熱詞:

  • 食品價格
  • 分歧
  • 環比
  • 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