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分析師在線 2011-04-15 11:10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5日 13: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交易時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3fd16599c61f40c14da37f995e91420a

進入[交易時間]>>

    分析師在線:深度解析影響股價的資訊

    解讀一:去年以來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解説:從去年四個季度的情況看,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11.9%,二季度增長10.3%,三季度增長9.6%,四季度增長9.8%,宏觀經濟基本呈現平穩增長,增速逐季回落的態勢,而從今年以來,投資消費和進出口三架馬車的情況看,1至2月份,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4.9%,但是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下降23.6%,對此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應關注房地産投資可能出現的下滑,不過,保障性住房,農田水等民生工程,有望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新動力,在消費方面,1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8%,比去年12月份回落3.3個百分點,明顯低於外界此前的預期,在進出口方面,據海關公署上週末剛剛發佈的數據,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8003億美元,同比增長29.5%,其中,進口值首次超過4000億美元,創出歷史新高,進出口相抵,一季度,我國累計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這是繼2003年和2004年一季度之後,我國再次出現貿易逆差,對此,有機構認為,貿易逆差的出現,意味著經濟體內過剩産能的消除,和內需的逐漸走強,這是新一輪經濟週期啟動的徵兆。

    黃永東:應該説經濟增長目前處在平穩增長的態勢當中,但是剛才陶冬認為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而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可能會導致下半年的經濟出現放緩的態勢,我們回到北京演播室,聽聽我們北京兩位嘉賓是什麼觀點。

    曹遠征:是,現在經濟增長還依然是比較良好,9.7%的增長儘管比去年四季度略有回落,但是依然是在高位上面,從中國經濟長期趨勢來看,這個增長也是很不錯的,但是人們現在擔心的增長是不是還會進一步下滑,或者是會不會進一步走高?我們説走高可能是有過熱的問題,但是如果説進一步下滑,下滑過快,硬著陸的問題,這是市場比較擔心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回落是我們預期的,它一定是會逐步回落的,這是符合趨勢的,而且也是調控的一個目的所在,現在可能是陶冬所説的,就是不要有一些意外因素,使它出現硬著陸。

    黃永東:這個是我們希望避免的。

    曹遠征:對,希望避免的,目前整個回落是符合預期的,而且應該回落速度在我們這裡看來還應該稍微快一點。

    黃永東:但是有人也提出不同的觀點,説我們現在重化工業實際上推動的因素還是比較大,你比如説用電量,今天有數據顯示,就提高了,比如説M2,我記得好像是上一季度已經破了16%,這個月又到了16.6%,這些因素是不是可能是,不是馬上放緩,而是相反會有先過熱的過程?

    曹遠征:有這種可能性,其實這個症狀是多年以來一直存在的,其實我們回顧“十一五”可以看的很清楚,“十一五”期間有三個指標沒有完成,服務增加值,服務業就業人數和研發佔GDP的比重,這都是第三産業相關,證明中國的經濟第二産業為主,所以我們説這凸顯出調結構任務的重要性和艱巨性,一季度還要延續這種趨勢,既是歷史上一個慣性,同時它也説明我們必須在要今年“十二五”開局之年,必須得有所動作調整這種節奏。

    黃永東:所以我們可能真正解決的方案還是在調結構,調結構這個力度加大了,實施到位了,可能我們經濟過熱的情況就會逐步的好轉,如果這個任務沒有真正的完成,這種態勢你認為還是會延續一段時間?

    曹遠征:老病不斷的復發。

    黃永東:我們聽聽陳道富的,怎麼看?

    陳道富:我覺得經濟的下滑是中國應該要往這個方向去,“十二五”規劃裏面也提出。

    黃永東:經濟增長放緩,不能説下滑,短期可能是下滑的過程。

    陳道富:就是實際上也是逐步完善,就説明“十二五”裏面就是想7%的增長,經濟增長應該要逐步逐步回歸到它正常的達到的水平,所以,經濟應該有一個合理的下滑過程,但是當然市場上也擔心這種過熱跟硬著陸的風險,我覺得這個風險,如果政策處理的好還是有可能避免,現在的過熱一定要在政策,在政府主導的方面要有很好的安排,然後在硬著陸方面要把握好不同政策的力度,要協調好各種,包括緊縮性的力度,也要充分關注國外的市場,我覺得硬著陸也是有可能避免,但是經濟的下滑應該是未來兩到三個月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判斷。

    黃永東:我注意到。

    曹遠征:其實道富剛剛説了很重要一件事,現在屬於關鍵時期,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甚至調控藝術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黃永東:就是怎麼樣即能夠控制住我們的通脹,經濟過熱的苗頭,又使得經濟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出現硬著陸,這個是一個調控的藝術。有人也提出了這麼一個觀點,現在我們的經濟九點幾,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接下來出口這一塊,可能這個貢獻會下降,而我們消費還沒起來,所以基本上這個數據,包括剛才陶冬也認為,按照他們的換算,基本上全年是8.7%,應該還是處在比較正常的水平,曹老覺得,如果這樣,是不是對過熱也沒必要過分擔憂?

    曹遠征:應該説對過熱還有擔憂,但是對過冷可能沒有比較過分的擔憂,我們也認為,大概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在9%左右,8.7%是比較接近的,儘管有一些變化,但是,通脹本身就意味著過熱的跡象,也就是説經濟在逐漸冷卻,把通脹壓下來,從今年來看,控制通脹可能是主要的。

    黃永東:稍候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因為剛才陶冬認為加息,曹老認為非貨幣因素,加息和非貨幣因素之間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下面我們先休息一下,稍候馬上回來。

    2011中國經濟春季報

    黃永東:關於這幾個話題,我們再來連線兩位機構投資者,他們是上海方面的嘉賓,國泰基金管理公司投資副總監黃焱,還有深圳方面的嘉賓精英基金管理公司研究總監楊剛,先連線到上海,黃焱你好。

    黃焱:你好。

    黃永東:剛才我們片中提到有機構認為,貿易逆差的出現,是新一輪經濟週期啟動的徵兆,對於你們目前所處的經濟週期的判斷究竟怎麼樣的?

    黃焱:因為如果是談到貿易逆差,在一季度的貿易逆差,某種程度上可能有一些季節性的因素,因為實際上今年一季度造成逆差可能主要兩個大的原因,一個就是剛才提到的季節性因素,另外一點,可能最主要的還是一季度,因為一些原材料的價格可能出現一定的幅度的上升,所以也導致了整個,我們在進口的增長速度相對有些快,所以這個出現了應該説,近幾年來首次出現逆差的情況。但是從經濟走週期的角度,但是一方面確實也反應我們內需狀況還是比較強勁,但是其實並不是説這個可能是,它就能預示我們剛剛要進入到一個新的經濟增長的週期,其實我們應該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來,應該説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經濟增長的新一輪的增長週期,當中我覺得一季度的數據只是應該能夠更加證實這一點。

    黃永東:也許並不是新一輪經濟週期的開始,而是原有的我們經濟週期不斷的延伸的過程,現在的股票市場,我們大家看到,週期性行業非常的活躍,對於這個現象你們是怎麼來解讀的?

    黃焱:因為我覺得,其實為什麼最近的整個週期性行業相對比較活躍一些,因為從目前情況來看,其實國際市場應該説經濟也處於一個比較明顯的復蘇跡象當中,而我們實際上從一季度的GDP的數字來看,應該説經濟增長的動力還是顯得比較強,所以從這點來講,未來從更長的週期來看,只要是通脹還能夠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上,不進一步的失控,整個的經濟運行情況應該還是會比較良好,在這種大的背景下面,週期性的行業,尤其是一些長期來看,受益於價格上升的一些資源類的行業,應該還是會有比較大的機會,有好的表現。

    黃永東:黃焱,我注意到今天的盤面是一個快速的衝高,目前是震蕩回落的態勢,今天的經濟數據出來之後,你會有一個策略上的建議,建議大家做一個修正,做一個對後市判斷的改變嗎?

    黃焱:因為其實今天公佈的數據在前期的市場預期當中,應該説絕大部分已經包括了,包括了CPI的數據和我們GDP增長的數據,應該在前期市場已經有了比較充分的預期,所以其實近期的整個市場,其實應該來説表現也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平穩,所以我們覺得,可能目前新的數據的公佈,並不能夠改變市場近期持續的震蕩上行的格局,所以應該今年從市場的整體判斷來看,我們還是應該相對偏樂觀一點的態度。

    黃永東:好的,我們下面連線到深圳演播室的楊剛,楊剛你好。

    楊剛:主持人你好。

    黃永東:剛才上海的嘉賓認為,雖然經濟數據有點超預期,但是總體上對後市還是樂觀的判斷,不知道今天的經濟數據出來之後,你對於這個數據對於目前盤面的影響是怎麼看的?

    楊剛:首先剛才幾位專家也提到,對CPI數據可能比較敏感一點,確實我們也認為,跟市場之前普遍預期來講,5.4%的數據稍稍略高了一點,其實我們注意到,3月份的CPI的數據實際上之前至少在半個月之前,從我們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不同的研究機構給出的預期是差別非常大,這個中間有一些非常自然的原因,比如説傳統意義上講過完春節之後下一個月,環比都會有所回落的,這是一個往下拉的因素,但是,我們也看到,比如説不管是海外的輸入性因素也好,包括日本,其他的這些政治事件的擾動對油價,對輸入性方面的影響,包括在國內,我們看到有部分的食品價格,實際上比如蔬菜,水果有一些回落的因素,但是另外有一部分可能還在上漲,所以關於3月份的CPI的到底什麼樣,在半個月之前市場分歧非常大,我記得大概從資本市場就是相關的研究機構預測,大概從4.7%到5.6%不等,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幅度非常大,但是大概在一週之前,大家慢慢把預測幅度收斂,基本上能夠接受在5%以上,大概預測均值在5.2%,5.3%左右的樣子,所以我們看到今天公佈出來的數據5.4%的數據,比之前大家預測的數據略高,大概是這麼一個情況。但是這個數據我們是這麼解讀的,首先我們認為,總體上講,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政策其實明顯感覺到有進一步的收斂的意味,實際上為了抑制經濟的過熱,實際上防止通脹,包括通脹預期的進一步上升,從一季度的情況看,我們覺得應該朝政策他們希望達到的一個政策目標靠近,雖然到3月份的數據還是略微偏高,除了剛才我們説的有一些各方面的因素的擾動之外,其實不可否認,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年初的時候,頭一個季度,所謂的翹尾因素還是比較大,這也是一個會影響到一季度整體來説還是偏高的重要的原因。接下來我們覺得,4,5月份可能至少從翹尾來講,可能會稍微緩解,當6到7月份可能會是另外一個翹尾因素影響比較大的重要的時點,到時候可能稍稍平緩之後可能還有另外一個高點,但是接下來其實還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從全年來講,到底今年的整體CPI的走勢會是怎麼樣?一個就是海外的情況,坦率的説,這個對我們來説沒有辦法避免,這個肯定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擾動因素,國內我們還是在關注,今年的糧食收成會是怎麼樣,夏糧的情況可能對全年整個CPI的情況有比較大的影響,最後再補充一點,實際上剛才我們很多專家提到的因素,我大致認同,但是我想應該分成兩類,首先就是從全球範圍上講,2008年四季度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率先的一些刺激政策,以及其他的發達國家隨後而動,實際上全球這一兩年以來,特別是到去年下半年,就是更加明確,到今年實際上更加的體現出來,實際上全球已經進入逐漸復蘇相對確認的階段,這個中間,新興市場是更快,當然正是因為復蘇速度更快,所以它的相應體現出來的經濟可能體現些須過熱的苗頭,包括通脹可能往上翹,比發達國家可能更快,從某種意義上,這是復蘇的代價,或者成本,這是一點,是中短期我們覺得可能是重要的推動因素。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對中國而言,改革開放30年來,實際上我們長期享受到一個人口的紅利,我們必須看到,從比較典型從去年開始,整個勞動力的成本是明顯的竄升的,這種情況在當前的格局下,也是有比較大的影響,我們能看出去年很多企業人均工資的提升超過10%,這種情況下,各種複雜因素擾動之下,短期確實就像前天晚上我們看到的溫總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所講的目前來説,通脹確實是需要控制的第一要務,但是我想,其實並不妨礙我們對當前形勢的總體判斷,整體上總結一下,就是説經濟過熱的苗頭適度的有所緩解,通脹仍然相對比較高,但是目前來説,我們覺得還不知道就是,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不是非常擔憂的程度。

    解讀二:通脹仍在高位  影響因素複雜多變

    解説:從CPI,PPI的走勢來看,最近一年來,CPI月度同比漲幅總體呈現逐步上行的趨勢,被並在去年11月份一度達到5.1%的高點,而PPI同比漲幅,則自去年9月份之後,呈現加速上升態勢,並在上個月創下7.2%的新高,分析我國目前的通脹形勢,一是輸入性通脹壓力還在加大,二是食品,住房等結構性物價上漲壓力仍然很大,三是要素成本漲幅加大,今年勞動工資持續上漲,加上利率上調,增加企業成本,對物價總水平的影響不可低估,但是另一方面,穩定物價億具備不少有利條件,包括國內糧食庫存充足,今年夏糧有望獲得豐富,主要工業品總體供大於求,此外,經過貨幣政策持續調控,最近兩個月,廣義貨幣M2餘額已經降至16%的調控目標附近,為通脹回落創造有利的貨幣環境。

    黃永東:好,下面我們來關注一下3月份通脹的情況,前面,曹老已經提到了,就是是非貨幣的因素,陶冬認為應該要加息來抑制這樣的通脹,我們再回到北京演播室聽聽兩位的分析,現在一個是非貨幣的因素,還有一個是PPI,曹老來分析一下,這兩個因素對於PPI究竟産生什麼趨勢性的影響?

    曹遠征:就這一輪物價上漲來看,我寧願用物價上漲不用通脹這個概念,這輪物價上漲由多種因素造成,第一,顯而易見是由貨幣供應過多造成通脹的因素,第二個,看來是有像農産品,原材料的漲價,輸入性的通脹形成推動,第三個還有一個持續變化的因素,就是中國工人工資成本的上升,去年大概工資成本,平均上升在兩位數以上,尤其是對工人工資上升的速度更快,會推動上漲,所以看是多種因素的。剛剛我提到,這個是今年以來,特別去年以來,經過幾次加息,九次提高準備金率,好象貨幣的因素已經得到某種程度的控制。

    黃永東:增量部分得到對衝。

    曹遠征:對,得到控制,其他因素顯得更加突出,也就是説物價的控制,看來不能完全依賴於貨幣政策,還需要各個政策的配合,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認為,貨幣也應該還需要偏緊,還應該有加息的舉動,道理很簡單,就是我們説貨幣政策的核心意義是控制通貨膨脹預期,什麼是通貨膨脹預期?利率是負的就是通貨膨脹預期,現在一年期存款3.25%,我們現在CPI都5.4%了,意味著差距很大,那麼也就是説,這表現出通貨膨脹預期。從央行政策來説,從中國經驗來看,一定應該是利率變正,實際利率變正,從歷史上加息是有必要。

    黃永東:所以你也是同意陶冬的觀點?

    曹遠征:多種措施都得使用。

    黃永東:現在我們有幾個問題,一個是工資的成本,這可能是很難逆轉的,這是一個逐步的上升的趨勢,還有一個就是輸入性的通脹,我們怎麼樣能夠把這個輸入擋在我們國門之外?這個是難度很大的問題,有人説人民幣升值,你覺得這一招可行嗎?

    曹遠征:看來是需要的。

    黃永東:我們再聽聽陳道富的觀點。

    陳道富:我其實很同意曹老師的觀點,其實這一輪的通脹是多個因素交織在一起的,但是我想特別強調一點,就是這次的通脹有一些是一種,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跟經濟增長髮生轉變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的結果,包括工資的上漲,中國如果要想調整社會分配結構,要想改變提高內需,工資就一定程度上需要,而且你樂意見到工資的上漲,包括農産品價格上漲,包括一些要素價格的調整等等,這些是在結構調整,或者在增長髮生變化過程中,你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因此這個裏面有一些,一個是經濟伴隨著經濟結構調整,伴隨你的産業結構轉移過程中在價格方面的表現,因此,在應對這些過程的過程中,所以一方面既需要有貨幣因素,因為過去貨幣超發,貨幣大家通脹預期還是比較強烈的。

    黃永東:這是基礎的工作。

    陳道富:這是基礎的工具,需要用貨幣手段應對,同時另外一方面,從貨幣角度來説,也需要把通脹的目標適當的往上提,如果你未來是一個結構調整,是一個增長髮生轉變,這個通脹水平會比原來的水平高,所以這個通脹目標一定要上調。剛才第三個,現在目前來説,大家在目前這種通脹水平下,老百姓通脹預期還是比較強烈的,比較強烈就意味著兩點,第一點,就是説物價的擴散,或者加速可能會比較快,所以一旦有風吹草動,老百姓行動會很快,這時候,其實要比較靈活,比較敏感,這包括各種政策,包括貨幣政策,包括其他政策。第二個意味著,這剛才説的要重點要去調整,老百姓的存貸利息,利率應該是要使用的工具,利率需要來,雖然利率現在可能直接對著五家渠,作用不是那麼明顯,但是它在引導通脹預期,在給老百姓,在給市場發出信號這一方面,它其實有很強的信號作用的。

    2011中國經濟春季報

    黃永東:CPI與PPI數據的公佈,是否符合預期呢?我們下面還是再連線到上海和深圳的兩位嘉賓,一起來探討一下,首先連線上海,上海演播室我們請來的是黃焱,黃焱你好。

    黃焱:你好。

    黃永東:現在市場有一種共識,好象5到6月份大致就會出現一個CPI的高點,下半年會略有回落,這樣的一個認識,我不知道經過了今天的數據發佈之後,是不是還依然堅持呢?

    黃焱:應該是其實這個判斷,應該是比較確定的,因為到5,6月份可能是翹尾因素的高點,所以經過簡單的計算就知道,大概我們的CPI的數據高點應該會出現在6月份的時點上,所以,今天的CPI數據,並沒有顯著改變市場的預期,所以我們的判斷也是在6月份,可能相對會有一個高點,但是從目前整個的管理層對通脹的控制的措施,以及目前的國際形勢,因為國際上其實陸續這些發達國家的寬鬆貨幣政策也在退出,國內也經過了加息和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所以綜合這些因素,可能我們的判斷還是通脹,應該還是會維持在一種可控的範圍之內。但是6月份的高點我們也是認同的。

    黃永東:在這個高點之後,現在好象市場出現了一種分歧,基本上認為,應該還會在高位上進一步的進行震蕩,現在大家比較擔心的一個就是對於加息之後,財務成本的提升,對於企業的影響,還有一個就是,比如説我們的貨幣政策緊縮,不能夠馬上放鬆,對於企業,對於股市,都會産生負面的影響,你對這些方面怎麼來看?

    黃焱:我們的判斷可能跟市場的預期應該説也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政府對價格的管制措施應該會非常多,而且應該也會比較有效,這些管制的措施,其實並不能根本的改變市場的供需狀況,所以到了下半年,如果通脹的壓力,自身價格上漲的壓力,如果適當放緩的過程當中,可能有一些前期積累的因素,也會得到一些釋放,所以我們判斷也是下半年通脹回落的速度,應該沒有像年初大家想象可能在6月份見高點之後,會迅速的回落,可能還是會維持在相對還比較高的位置上,但是,從企業的利潤角度來看,我們覺得這個可能更多的還是一個結構性的影響,因為在價格上升的過程當中,尤其是到了下半年,可能推升價格上升主導因素由國內因素轉為國外的輸入性通脹的因素,所以,更多的其實對企業盈利影響,更多是從結構上去體現,中上遊的這些可能資源品的公司,或者它的業績,我覺得有的時候可能不會受影響,反而會得到上升,中下游的以加工為主的,我覺得可能下游,在下半年可能整個利潤壓力會相對比較大一些。

    黃永東:好的,謝謝黃焱,我們下面連線到深圳演播室,今天請來的是楊剛,楊剛你好,楊剛剛才基本上過作為了一個總結,我們現在的復蘇已經得到了確認,所以,略略出現一些過熱的狀態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的是,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你覺得整個大市在這樣的格局下,基本是維持原來向好的判斷,但是我們最近也看到一些意外的因素,比如説輸入性通脹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有的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三季報可能上市公司業績會有放緩,或者下降的狀態,你覺得這個對於整個趨勢會形成一個影響嗎?

    殷秀梅:其實從我們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基本面目前肯定不是最好的時候,但是,也未必是最壞的時候,這種情況其實我們更多從資本市場本身,比如從估值,從總體的業績增長,縱橫向的比較來判斷市場今年,包括未來幾個季度是否有機會,這是我的一個觀點,大體的判斷,我想再接著我剛才説的觀點來闡述,現在我們至少從國內的情況來看,我們覺得復蘇的進程是相對能夠確認的,但是同時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每年年初這種時候過熱的苗頭有所顯現,整體來説,政策其實還是比較關注,比較緊張,實際上我們看到,是持續的收縮的過程,未來我們覺得,不管是二季度,還是二季度之後,可能更長的時間段來講,貨幣政策收縮的進程現在都沒有結束,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覺得對抑制復蘇初期的中國經濟過熱的苗頭,可能會有幫助,包括對抑制通脹預期的上升,也會有相當的幫助,當然有些東西是我們不可能完全能控制的,包括整體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包括海外因素的擾動,但是我想大的格局的判斷,應該還是清楚的。

    黃永東:好的,謝謝楊剛,留一點時間,稍候兩位再來談一談目前市場策略上應該做哪些調整。大家都認為,通脹出現在高點,高點將會在二三季度出現,貨幣政策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我們下面來關注一下短片。

    解讀三:過去一年央行貨幣政策回顧

    解説:據統計,自去年以來,央行已經四次加息,存貸款基準利率已經累計上調了100個基點,而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共上調9次,累計上調4.5個百分點,3月份最近一次上調之後,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已經升至20%的歷史高位,對於未來貨幣政策走向,本週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表述是,要切實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多種價格和數量工具,堅決防止物價過快上漲,對此,大部分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貨幣政策的大方向不會動搖,但是另一方面,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也指出,要充分估計貨幣政策的滯後效應,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政策疊加對下一階段實體經濟産生過大的負面影響。

    黃永東:好的,歡迎回到演播室,我們再跟兩位嘉賓來交流一下,剛才談到了加息的問題,就是我們的貨幣政策,頻繁的使用的數量化的數據,但是價格的工具,並沒有頻繁的使用,而現在大家對於加息的呼聲比較高,我們聽聽曹老的,你剛才講的加息必須要,接下來要重點的使用,這個加息有什麼正面影響?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曹遠征:當然我們説加息它的負面影響,肯定是企業的成本會增加,利息負擔會提高,從而會放慢投資活動和經營活動,這是它的負面影響,但是加息正面影響,可能是一方面控制通脹,更重要它是在分配,並且改善,你覺得這事只有值得去做,你才去借錢,它也有資源改善。這次我們注意到央行政策跟過去相比有重大的變化,如果過去還都用數量性的,甚至規模,用行政化的命令,這次基本上是價格手段,就是加息和準備金率提高,反而使貨幣供應總量工質住了,達到16.6%,由此看來兩個結論,第一,中國經濟對這個價格信號是很敏感的,並不是我們過去認為他對價格不敏感,第二,正因為很敏感及所以這種價格手段的使用,可能比數量手段使用效果更好,質量更高,因為它的衝擊力並不是很大,它是比較緩慢的,從歷史上來講,貨幣政策我個人認為,還是在九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四次加息表明是有效的。

    黃永東:因為接下來如果再次利用存準率上調,可能對於銀行間資金的緊縮態勢,會帶來對企業不利的影響,現在是不是會進入到一個加息的週期?因為我們現在差距還比較大,負利率狀態還比較嚴重,是不是接下來應該連續出現加息?

    曹遠征:現在這樣,因為我們過去預計通貨膨脹率是應該前高後低,全年的形勢,但是高點出現在二三季度的時候,隨後就回落,而且回落速度會比較快,但是現在看來,情況不完全是這樣,特別是有中東,北非的局勢,油價一路走高,日本地震等等這些因素,很可能就是,儘管高點可能還出現在二三季度,但是很可能後面在略有回落,但並不是回落很大,這時候就意味著這個加息的空間在提高的,過去如果説是全年預計通貨膨脹4%,現在只差75個基點,一百億就夠了,現在擴大一兩次還是不夠的,而且現在看來,在一二季度,通貨膨脹還比較嚴重,加息完全有可能在上半年密集出臺,我們估計至少得一兩次在二季度。

    黃永東:我們聽聽陳道富的,你覺得為什麼央行在加息這方面還是比較謹慎?原因在哪?

    陳道富:我想因為這個要歷史看,就是2009年突然投放10萬億的貨幣進去以後,這麼大的貨幣在這邊,但是因為利率又處在歷史的低位,利率要想直接産生緊縮效應,還有很大的空間要往上加,所以如果用利率工具,用價格工具産生的效果可能並不是很明顯,但是數量需要短時間內來控制住它的數量進行投放,導致它對物價等等市場的衝擊,所以當那個階段數量工具是更加有效的,特別是一直在持續使用數量工具以後,目前金融機構對數量是很敏感的,其實可以看到,只要一加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就起來,今年雖然沒有加利率沒有經常用,但是實際上市場整個利率在往上走,不論是貸款的利率還是整個市場。

    黃永東:資金成本在上升。

    陳道富:數量已經到了調控的敏感點,到目前我還是認為數量還是非常有效,因為它非常非常敏感,現在的基準利率跟現在實際執行的利率還是有差距的,所以利率它的敏感性現在還是不太好,但是從未來如果利率的價格的中樞要抬升,利率需要不斷的抬,否則這個價格工具。

    黃永東:所以你的跟點還是先使用數量化的工具然後再加息。

    陳道富:對,這是原來歷史過程,另外一個制約就是美國不加息,整個歐洲不加息,整個世界都在低利率的階段,目前為什麼説可以用利率工具?因為新興市場國家都已經開始新一輪的加息了。

    黃永東:都開始加了,歐洲央行也已經加了。

    陳道富:相對新興市場國家來説我的利率是低的,歐洲央行也開始啟動,所以給自己有更大的空間來利用這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