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4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戰略
這是促進製造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的關鍵。通過完善和實施中國製造2025戰略,着力推進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顯著提高一些戰略性産業(汽車、節能環保産業、裝備製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支持已形成一定新的優勢産業(如高鐵、光伏産業、造船業和支線飛機)繼續做大做強;鼓勵企業跨部門、跨行業兼併重組,對民營資本的兼併重組提供更多的産業政策和金融支持;堅決壓縮無效、低效過剩産能。
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勢開始變化,不再是勞動力便宜,資源和要素價格低價政策也不符合國情,需要改變。要壯士斷腕,下決心解決房地産泡沫問題,將資本和社會資源轉移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這一戰略發展軌道上來。需要提及的是,房地産泡沫的破滅也會産生巨大的正能量,如促進城鎮化,縮小收入差距,擴大消費,增加政府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促進産業升級,等等。催生房地産泡沫的社會資金退出房地産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主要是將它們導入産業升級部門和公共部門。為此,要着力發展資本市場,推動資本市場繁榮,建設資本市場與産業升級相互促進的發展機制。
5新開放戰略
我們經常把開放與改革並列,稱之為改革開放,實際開放也是改革,開放是對封閉的改革。開放既包括對外開放,也包括對內開放。對外開放就是讓出市場,讓出領域,讓外資進入,由此形成內資與外資競爭合作的局面,從而擴大投資、增加産出,滿足人們的需求。對內開放就是許多産業和領域,通過降低市場准入的門檻,引入民間投本,形成國內有效競爭格局。新常態下的對外開放是一種升級版的對外開放,既包括一些行業特別是服務業要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外資參與發展,也包括我們大規模的輸出資本,直接參與國際競爭,從資本引入大國轉向資本輸出大國,這是一次重要的戰略轉變。新開放戰略包括以下重要內容:
首先是開放促改革。建設一些可複製的自由貿易區,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建立負面清單和權力清單的新管理體制。從領域上講,由製造業開放轉向服務業開放,新開放戰略的領域重點是服務業,借此打破制約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我國服務業發展。
其次是實施全面的“走出去”戰略。“走出去”不能再停留在尋找資源的初級階段,而要進入到一個以産業輸出和資本輸出為先導,佔領全球市場,與全球一流企業開展直面競爭的高級階段。這裡關鍵是學會“打客場”,競爭比賽不可能總是選擇“打主場”,真正的國際競爭是“主客場都有的競爭”,最終確立資本輸出大國、強國的地位,形成更加深入的全球影響力。與此相適應,我國的外交戰略更多的要打經濟牌,開展全面的經濟外交,根據這一要求,國家主要領導人自然成為中國産品的最大“推銷員”。這裡最主要的是要加快實施 “一路一帶”戰略,以此加強與周邊以及全球經濟的互通互聯,加快區域一體化進程,降低我國對外投資和貿易的交易成本。
再次是打造我國産業經濟新競爭優勢的同時,通過對外的雙重開放(引進來與走出去)實現金融競爭力的提升。其中最主要的任務是實現人民幣的可兌換和國際化,顯著提升我國的金融影響力。四是加強各類國際區域合作,參與和主導全球貿易、投資、安全規則的制定。在貿易和投資與全球進行深入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謀求我國國際利益的最大化。
6新區域發展戰略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走的是一條非均衡發展道路,通過沿海開放,讓沿海先富起來。隨着這一目標的實現,國家的區域發展戰略需要做重大的調整,應把發展的重點放在促進中西部地區發展上,形成平衡發展格局。這一轉變將産生一舉多得的積極效果。既能通過形成新的區域增長點而擴大消費需求,又能通過縮小地區差距來縮小城鄉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從而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目前我國的發達地區人均GDP接近或超過1萬美元,但多數中西部省市區人均GDP不過5000多美元,剛剛達到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有的地區才3000多美元,地區發展差距巨大,這種差距也是潛力,縮小差距,就能釋放出巨大的內需。
新的區域發展戰略可能概括為“1+1+X”。第一個“1”,促進長江經濟帶升級發展,通過長三角的“龍頭”作用,帶動“龍腰”起舞、“龍尾”起飛,實現東中西協調發展,在沿江中上游形成許多新的區域增長點。第二個“1”是加快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通過基礎設施和産業發展的統一佈局規劃,優化能源和産業結構,着力治理霧霾和大城市病這兩大“頑症”。“X”就是在廣大的中西部地區乃至較發達地區的欠發達地區培育一批區域性增長點、帶,這也應作為區域均衡戰略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