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CPI數據利好債市 7月基金增持債券1217億元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4日 08: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00個讀者,有100個哈姆萊特;同一個CPI數據,在股債投資人的眼中,可能讀出不同的投資機會。

  隨著7月份CPI跌回“1時代”,債券投資者或許看到了通脹壓力的消弭,以及債券走勢的支撐;然而,在股票投資人眼中,可能更多地意味著經濟的持續磨底、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和對估值提升的憧憬。

  今年前七個月,債券市場持續走牛,債券産品賺得“盆盈缽滿”。銀河證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90隻一級債券基金平均上漲6.12%,105隻二級債券基金也上漲了5.4%,一些績優債基如富國匯利B、富國天盈B等更是實現了30.17%和22.07%的收益。

  而7月份的CPI數據,進一步顯示了未來還有降息、降準的空間,無疑構成債券市場的一個新的利好。

  事實上,早在6月CPI公佈的時候,市場已有預期,“未來CPI數據還有下降的空間。”因此,無論是銀行還是基金,都在7月加大了債券的配置力度,但配置的品種卻出現了顯著的分化。

  根據中債網公佈的託管數據,7月份銀行和基金分別增持債券約1745億元與1217億元。其中,銀行增持以國債、金融債等利率品種為主;而基金增持又以中票等信用品種為主。

  顯然,基金並沒有打算將那些對宏觀數據最為敏感的利率債,作為壓箱底的“藝術品”來珍藏。

  對於股票投資,7月份CPI和PPI的下降都在減緩,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又在醞釀啟動升勢。這兩方面因素的疊加,或將給國內原材料價格回升帶來契機,對上市公司利潤恢復與估值築底向上帶來積極影響。

  這意味著,對於左側佈局的投資者和願意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較高收益的投資者,在持有債券産品的時候,不妨也將目光投向權益市場。畢竟目前全部A股的市盈率只有14倍,基本接近2008年曆史最低點時的13倍。

  對於偏好成長股的投資者,在淘金A股的時候,更不要忘記,香港市場“MSCI中國中小盤指數”的平均預期市盈率只有不到10倍,具有顯著的估值優勢。

  目前,隨著富國中國中小盤(香港上市)股票基金的上市發行,去香港淘金更便宜的成長股,何嘗不是一個新的選擇?

熱詞:

  • CPI
  • 基金增
  • 債券基金
  • 利好
  • 債券投資者
  • 中小盤
  • 股票基金
  • 股債
  • 藝術品
  • 成長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