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限購”之爭無益於拯救病態百齣的房地産市場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30日 07: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樓市似乎等來了盼望已久的信號。住建部默許揚州出臺的“買房獎勵”政策後,廈門市放寬限購的傳言“接棒”,緊接著社科院發佈《房地産藍皮書》稱限購或將放寬。這不禁讓業內質疑,難道風向真的變了嗎?記者從多家業內專家處獲悉,限購放寬很可能是一個“假信號”,預計年內將不會發生重大變化,沒有鬆綁的可能性。(5月29日《證券日報》)

  又是“限購”!2011年底,10余城市限購政策面臨到期,引發公眾好一番熱議。隨著時間推移,“限購”二字依舊高調挑動著國民神經。最近,關於限購政策是否應該繼續推行下去的爭論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筆者認為,“限購”之爭無益於拯救病態百齣的房地産市場,與其延續“限購”之爭,不如從根源上探討下,如何讓房地産市場進入健康的發展軌道。

  不再延續“限購”之爭,原因在於限購政策不是解決樓市痼疾的根本之道。一直以來,我國的房地産市場存在著投機炒房者聚集、樓盤價格虛高、市場虛火旺盛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中央宏觀調控的確是給樓市虛火潑了幾盆冷水,限購政策在抑制投資購房、避免房價泡沫式增長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2011年2月,北京住宅總成交量減少四成,非京籍人群的購房套數下跌八成。

  但從長遠來説,限購政策並非根本的解決辦法。如果把痼疾纏身的房地産市場比作一名病人,限購政策好比止疼藥,雖迅速遏制住了疼痛,但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病人仍存在發炎、感染等危險。單純依靠行政調控,不能化解我國房地産市場的危機。

  如何在已有“止疼藥”的治療基礎上,進一步根治我國房地産市場的頑疾呢?房價虛高,與供需失衡脫離不了關係,想促使房價回歸合理區間,首先應在改善供需關繫上發力。

  目前,我國正在開展經適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雖然緩解了部分群體的租、住房壓力,但對於一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口壓力遞增的大國來説,想完全通過政府增加保障房供應來解決巨大的剛需缺口,難度很大。

  而之前媒體熱議的合作建房,對於緩解供需壓力是很有幫助的。這種讓買房者親自參與到房産建設中來的建房辦法,改變了以往開發商自籌資金、購買土地的傳統操作流程,能讓百姓明曉房地産商諱莫如深的開發成本,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更透明、更靈活的購買空間,有望打破壟斷局面,成為激活房地産市場的鯰魚。

  另外,應儘快改變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制度弊端。根據2011年中國房地産高峰論壇發佈的《房地産藍皮書》顯示,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財政是房地産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拓寬融資渠道,發展可持續的財政來源,改變與土地財政挂鉤的地方政績考核辦法,同時完善法制監督,改進“招拍挂”制度,不再給地方政府違規轉移土地使用權、坐享凈收益的機會。(南室飲冰)

  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正式開放網友投稿,原創經濟時評可發至cepl#mai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徵稿啟事

熱詞:

  • 房地産市場
  • 炒房者
  • 房地産發展
  • 房價虛高
  • 病態
  • 樓盤價格
  • 樓市
  • 接棒
  • 證券日報
  • 招拍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