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汽車年産量1800萬輛 出口僅58萬輛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30日 05: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最新統計,今年前10個月中國汽車出口同比增長24.93萬輛,出口增量佔汽車産銷整體增量的比重達54%,出口市場已成為拉動今年中國汽車産銷增長的主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11年全年出口汽車有望超過80萬輛,創出歷史新高。

然而,在中國汽車出口的亮色背後,卻隱藏著不得不正視的陰影。

巨大反差:産量1800萬與出口58萬

“從2001年加入WTO到2010年,我們汽車整車出口從2萬輛到最高峰的68萬輛,增長了將近40倍。看上去數字不錯,但與本地市場相比,則顯得十分可憐。”亞新科集團副總裁倪威指出。

對於中國汽車出口的現狀,商務部機電和科技産業司副司長支陸遜概括為:“成績很大,但是還處在起步階段。”

2009年到2010年,中國已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生産和新車銷售國,年産銷汽車達1800多萬輛。1800萬輛與58萬輛相比,相差十分懸殊。

支陸遜分析,汽車是世界貿易中排名第一的貨物貿易,約佔全球貨物貿易總額的10%。德國、日本、韓國等汽車生産大國出口量佔全部産量的比重分別為75%、65%和50%,甚至巴西都達20%以上;而我國去年全部汽車出口量是58萬輛,約佔整個産量的3%左右。即使今年汽車出口達到創記錄的80萬輛,佔整個産量也只有4%。

我國汽車産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劣勢地位非常明顯,首先是中國汽車産業起點比較低,企業規模小,出口産品層次也比較低,品牌影響力比較弱,主要進入的還是發展中國家;同時,與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汽車企業的研發投入比較少,技術的自主開發能力不足,絕大多數國産核心零部件都缺乏自主知識産權。出口地的信息反饋表明,中國汽車的返修率偏高,尤其是發動機還存在一定的欠缺。

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峽指出,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關稅壁壘,特別是技術壁壘、知識産權保護、反傾銷等非關稅壁壘加劇,我國汽車出口遭到越來越多的關稅和非關稅的壁壘。但是我國汽車出口最根本的問題還是來自內部,因為我們的汽車産品和其他的很多出口産品一樣,在海外市場是自己跟自己競爭,並沒有跟國外形成直接的競爭,低水平惡性競爭由此産生。

“同根相煎”:500家企業與58萬輛

“我國汽車出口的主體太多,有500家左右,平均每一個企業出口不到1000輛;去年出口320億美元汽車産品是由2萬家經營主體出口的,58萬輛車出口到全球210個市場。大家可以想想這個出口分散的程度。”支陸遜説。

“當你在海外市場推出一款新産品時,很快就有同行推出同質化但便宜得多的産品。我們發現,在國際市場上,面對的都是中國人之間的惡性競爭。”奇瑞汽車副總經理陸建輝在2011年全球汽車論壇(微博)的專題研討會上,説起汽車出口的亂象十分痛心。

中國汽車産業出口主體分散,産業組織能力不強,這一方面使大多數企業無力建設方便、快捷、多網點、高標準的服務網絡,海外售後服務滯後。另一方面,導致中國汽車企業在出口市場上各自為戰,為了爭奪訂單,同室操戈,相互壓價,不僅損害了企業的利益,也使中國製造的整體形象受損,嚴重影響了我國汽車出口的可持續發展。

研究顯示,我們汽車品牌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指數僅僅是美國的41%,日本的42%,德國的47%,韓國的61%。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車企繼續使用價格戰為主要的競爭手段,不僅使得成本和利潤承受巨大的壓力,而且國外的消費者也未必買賬。

海外成功:政府規範與企業心機

支陸遜透露,海外市場中中國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已經引起了中國政府的關注,出口秩序的不規範,使大量的企業利潤空間被擠佔,犧牲了企業持續發展的能力。因此,我國政府將提高出口門檻,避免流動性過大的企業進入海外出口隊伍。

2009年,為了配合國務院汽車産業振興綱要,商務部聯合7個部委出臺了支持汽車零部件産品出口的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重點就是要為汽車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創造一個公平、規範的競爭環境。目前,各方正合力培育國家級的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政府也在搭建一些公共的服務平臺,包括研發平臺、信息平臺、認證平臺來支持企業,給企業提供服務。

支陸遜同時希望通過市場力量,加快兼併重組的步伐,以優化海外競爭的主體。“德國上世紀60年代的汽車整車企業有一百多家,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慢慢沉澱下來的也就是十多家。日本也一樣,原來有大量汽車生産主體,後來也是通過不斷的兼併重組,形成現在的幾家。”支陸遜説。

歐洲汽車證券分析師Max Warburton則指出,為了在國外成功,中國企業必須要有一種差異化的産品,而不僅僅局限于低價格。“中國應提高自己的産品質量,加快創新並強化企業的品牌意識。”(本報記者 張翼)

熱詞:

  • 汽車出口
  • 汽車産銷
  • 汽車企業
  • 出口汽車
  • 汽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