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京報:“治堵”應有一個“公車削減計劃”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30日 05: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2月12日晚,北京治堵方案公開徵求意見。關於如何控制機動車數量過快增長,方案提到“‘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在此基礎上,在一段時期內,按照‘公正、公開、公平’和無償的原則,合理調控單位和個人年度小客車增長速度,抑制小客車過快增長。”

也就是説,未來5年北京市“公車”將零增長。“治堵方案”首先控制“公車”增長,這是順乎民意值得讚許的。不過,在“十二五”期間,北京要想有效治堵,僅僅滿足於公車“零增長”,似乎還不夠。

要説明的是,“堵”,是因為公車和私車都多了,才形成的。

幾個例子可以説明:一是,在2006年中非論壇期間,北京曾經封存了70%的“公車”,全城道路通暢,也未影響各單位的正常運行。二是,在2008年奧運期間,北京封存了一半“公車”,各單位工作也是照常運行。三是,在尾號限行政策實行後,北京市各單位封存了30%的“公車”,加上限行20%的“公車”不能上路,近一半的“公車”不能開,也沒有影響各單位的工作。從理論上説,北京市大量“公車”是可以減少的。

既然“堵”有公車的“貢獻,”那麼,“治堵”,需要政府與市民同時做出妥協和讓步,這才算是公平。

如果為了治堵,市民不得不妥協,讓渡一部分自由買車和用車的權利,那麼,政府也應該在“公車”使用上做出一些“犧牲”。“公車零增長”是“原地止步”,不是“讓步”。真正的讓步是,應該提出未來5年逐步削減“公車”,並設定具體的負增長指標。

有人或許認為,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和允許私車上牌相比,公車“零增長”已是很大的讓步。有這種想法的人,顯然將“公車”的增長視為正當的,而沒有意識到,目前過多的“公車”本身就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財,侵佔納稅人道路通行的權利。

因此,要按照公平的邏輯,“合理控制單位和個人年度小客車增長速度”,政策應該非常明確地指向“公車”數量負增長,逐漸減少“公車”數量,最終將“公車”嚴格限制到較低的規模和水平。

為此,希望政府公開“公車”的數量和“公車”牌照等信息,公開每年的“公車”開支預算。只有“公車”信息公開,才能方便民眾監督,才能知道,每年“公車”的數量是維持、減少還是增加了。

另外,“公車”開支應單獨列入政府和部門預算。目前,“公車”的開支混在各單位的辦公經費等項目中,連財政、審計、統計等權威政府部門,都難以得出準確的數字。這種狀況應當改變。應該能讓市民看到,每年的“公車”開支預算究竟是多少。如果這項預算和決算每年的數字都在減少,那麼就説明,“公車”數量是在實質性減少。

既然,政府部門確實用不了那麼多的“公車”,有那麼多的“公車”長期封存著,“治堵方案”為何不能提出“公車”負增長的目標?

況且,如果公車能夠提出削減計劃並嚴格實施,等於給民眾樹立了一個榜樣,政府&&會對“治堵”産生極大的推動作用,勝過連篇累牘的規勸和嚴厲的處罰。過去,每次談到治堵,民眾習慣性地談到公車怎麼辦,但願這次能給民眾一個好的回應。

熱詞:

  • 交通擁堵
  • 媒體評説
  • 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