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媒體評論:基金業創新必須尋求制度突破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7日 19: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風起于青萍之末。當一種事物進入高速發展之後的瓶頸時,我們總能夠聽到創新的聲音,基金業也不例外。明確給出“參考收益”的基金短期理財産品如今已橫空出世,基金産品收費模式創新、基金從業人員投資範圍擴大以及基金公司激勵制度的創新都已提上議事日程,我們已經嗅到一場基金業創新風暴即將到來的氣息,這場基於制度層面的變革必將成為基金行業突破桎梏繼續發展的動力和福音。

  單就基金産品而言,在證券時報之前發起的基金高管調查中,有接近80%的高管認為産品創新不足是制約中國基金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而産品創新面臨的重要障礙是制度創新不足。相比之下,國內信託理財和銀行理財近兩年爆髮式增長有20萬億的巨大市場,而發展了十多年的公募基金規模不增反降僅剩2萬多億。此次基金短期理財産品發行之所以會引起業內關注,其重要原因之一在於“參考收益”這一“禁忌詞彙”終於可以堂而皇之出現在基金産品的募集書中,這一制度上的小小突破或許就能讓基金行業在數以萬億計的龐大短期理財市場上分得一杯不小的羹。

  可見,制度一小步,創新一大步。不僅僅是基金産品,整個基金行業如今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制度創新的進程。從歷史上看,基金行業的制度設計曾經是中國資産管理領域乃至於資本市場眾多機構學習的對象,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包括券商資管、保險資管、陽光私募、銀行理財等一批新興理財機構迅速崛起,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基金行業的發展經驗,同時在運作模式、組織結構、産品設計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理財市場上逐漸與基金行業並駕齊驅甚至有所超越。反觀基金行業,其制度優勢正逐漸喪失,而創新力度又相對不足,導致在基礎市場不佳的情況下市場份額連年下降,已到了不創新無以求發展的地步。

  從哪跌倒,就從哪爬起,基金業應當把握住推動制度創新的歷史機遇。從制度創新的大環境上看,隨著中國發展模式變革和經濟結構調整進入快車道,目前社會經濟領域的各項改革都在積極穩妥推進,而金融改革作為國民經濟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正面臨新的突破;從制度創新的時機上看,自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上任以來,在多個場合多次強調要加強相關領域的改革,而證監會在包括新股發行制度、券商發展創新等各個方面都有重要舉措。在基金行業方面,監管部門此次對基金短期理財産品創新放行,以及其他創新措施的研討也説明其對基金行業制度創新的積極態度。基金行業推進制度創新可謂正當其時。

  誠然,多年積累的問題不可能一朝一夕解決。在積極推進基金業制度創新的同時,必須按照市場規律,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嘗試突破,同時也應當繼續加強風險控制和行業監管,從而使中國基金業的發展更加快速和穩健。(張哲)

熱詞:

  • 基金業
  • 基金行業
  • 制度創新
  • 理財産品
  • 理財市場
  • 基金産品
  • 制度設計
  • 創新措施
  • 公募基金
  • 制度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