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機械工業如何突破國際市場“前阻後追”困局?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9日 20: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2月16日 新華社記者何宗渝、王敏 面對2011年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國機械行業交出了一份還算不錯的成績單:全年工業總産值16.89萬億元,同比增長25.06%;實現凈利潤1.2萬億元,同比增長21.14%;完成進出口總額6312億美元,同比增長22.84%。但對比前幾年的數據,這些主要業績指標仍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進程曲折而乏力,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正實施以先進製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國際市場競爭也正向高端化方向發展;新興經濟體正加速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産業和技術,這使得我國機械行業具有比較優勢的中低端産品擴大出口難度增大,機械行業正面臨“前阻後追”的壓力。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機械工業進口用匯高達3094億美元,同比增長21.18%,説明國內高端裝備供給能力尚不能充分滿足各方面需求;與德國、日本的貿易逆差分別高達578億美元和492億美元,也集中體現了我國在高端裝備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發達經濟體的跨國企業已經構築了一個遍及全球的生産和營銷網絡,將繼續長期佔據國際産業競爭的制高點;而我國機械産業在國際競爭中尚處於産業價值鏈的中低端,出口産品以中低端為主,而且缺少自主品牌,産品附加值低。”王瑞祥説,話語權、議價權的缺失,使我國機械工業提升國際産業分工地位的任務將十分困難。

  不僅如此,從國內市場看,機械行業同樣困難重重:機械産品需求總量增長趨緩,但對裝備産品的水平及質量要求提高;國內市場國際化趨勢明顯,提高産業核心競爭力要求緊迫;成本上升壓力加大,行業利潤空間被壓縮;資源及環境約束趨於強化,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然而,機械行業無論是要突破國際市場“前阻後追”困局,還是要應對國內市場困難,關鍵都在於自身實力的提升。

  對此,王瑞祥在16日召開的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三屆四次會員大會上提出,機械行業突破發展瓶頸,必須加快轉型升級,實現“三個轉變”和“三個提高”,即由整機帶動零部件發展向整機與零部件並重發展轉變,由主要依靠實物生産帶動向依靠實物生産與製造服務業協同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粗放管理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新和勞動者素質提高轉變,從而實現産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提高産業技術水平、提高産品質量、提高經濟附加值,從而全面優化産業結構、技術結構、産品結構、組織結構、工藝結構,促進行業結構的整體優化提升。

  對於今年的發展,王瑞祥認為,機械行業要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將以速度、規模為先的目標取向轉變為以質量和效益為先的目標取向;要圍繞轉變發展方式的主線,深入推進産業結構調整,著力發展基礎製造裝備、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能源裝備及安全生産等裝備,促進産業鏈升級和産品、技術的升級換代;要抓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心環節,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要繼續把節能減排擺在突出位置,為創建“兩型”社會履職盡責。

  他還特別強調,機械行業要堅持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並重、兩種資源並用,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兩種方略並舉的方針,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提高國際化水平。

熱詞:

  • 機械行業
  • 機械工業
  • 國際市場
  • 前阻後追
  • 突破發展
  • 低端
  • 引進來
  • 同比增長
  • 目標取向
  • 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