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口變化當思農業發展方式之變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0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漫畫/唐春成

  國家統計局網站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34735萬人,城鎮人口6907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萬人;鄉村人口65656萬人,減少1456萬人。大陸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51.27%,比上年末提高1.32個百分點。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由曾經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如今變得少於城鎮人口,如此驚人的變化,需要積極應對。更重要的是,近7億的城鎮人口,還不包括常年在城市打工的龐大的農民工群體,而在這個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雖然未在城鎮入戶,但實際上他們已經脫離了農村,成為“準城鎮居民”。

  現在,只要走進農村就可以發現,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大都外出打工,真正從事農業生産的,反而是那些留守的老弱病殘。農村勞動力“青黃不接”的情況,在各地相當普遍,已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

  人多地少,是造成農村勞動力青黃不接的根本原因。在有限的耕地上從事農業生産,特別是從事糧食生産,僅能解決溫飽問題,很難實現發家致富奔小康的目標。於是,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也是優秀的勞動力,甘願成為“剩餘勞動力”,爭先恐後地向城市轉移,成為城市建設和工業生産的主力軍。而真正的“剩餘勞動力”──農村的老弱病殘者,卻挑起了農業生産的重擔。

  可以預料,隨著城鎮化建設的穩步推進,農村人口將會持續減少,農村勞動力斷層的矛盾也將日益突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首先,國家和地方要迅速拿出應對措施,規範和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流動,有序轉移,避免城市農民工過剩,而農村土地無人耕種的“錯位”現象的發生。

  其次,應考慮制定更直接、更優惠、更實在的“三農”政策,感召和吸引更多的農民紮根農村,發展生産,科學致富。   

  其三,有關方面應調研人口發展狀況,適時調整人口政策,確保勞動力的有序、平穩供給。

  其四,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生産力水平。國家應加快推動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廣泛推動農業機械化、減少手工勞動,整修水利設施、改變靠天吃飯現象;特別是要注意引導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向農村、農業投資,確保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熱詞:

  • 剩餘勞動力
  • 農業投資
  • 人口變化
  • 農業大國
  • 農業發展
  • 城鎮人口
  • 農村勞動力
  • 農業生産
  • 三農
  • 人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