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能放也不放”更具理性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9日 0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奚旭初

  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副主任、市政協委員郭耕提出,考慮到燃放煙花爆竹引起的事故,以及對城市空氣和環境的影響,建議取締燃放煙花爆竹。對此,網友們紛紛轉發評論,表達各自意見。郭委員堅持自己觀點,連發3條微博辯論。(1月16日《京華時報(微博)》)

  事實上,所謂“禁”與“放”,至少在眼下已純粹成為了個人的取棄以前禁放鞭炮的城市現在許多都已開禁。但同樣是事實,儘管燃放鞭炮不再禁止,然而不少以前放鞭炮的人如今已選擇了少放甚至不放。依我看來,與其將“能放也不放”視為個例,不如説是一個大趨勢。頗有説服力的佐證是,媒體前幾年就有報道,煙花爆竹在一些地方的農村已經不“熱”了。在農村,從無“禁放”一説,農民歷來是想放就放。然而沒有任何束縛,農民卻選擇了與煙花爆竹告別。他們説,放鞭炮既費錢,又危險,沒什麼意思。

  農民們講得很實在,但比抽象的大道理更讓人信服。一直以來,“贊成派”的一個堂皇理由,就是燃放鞭炮是傳統風俗,過年不放鞭炮就少了“年味”。過年放鞭炮,確是老風俗。然而且不説諸多傳統風俗是彼時社會的産物,因為當時低下的生産力、不發達的科學技術,決定了古人只能用那樣的方式祈福避禍。而時至今日,誰還相信世上有一個叫“年”的怪獸,需要放鞭炮嚇走它?更何況老祖宗放鞭炮,會像今天一樣,僅一個城市就有多少噸爆竹紙屑嗎?會像今天一樣通宵達旦地放,不讓人睡覺嗎?老祖宗彼時的鞭炮,裝的火藥少,不像現在鞭炮的力量很大,讓人感覺像炮彈一樣,電閃雷鳴,驚天動地,像在打仗。老祖宗彼時的鞭炮,會燒了高樓大廈嗎?與其説毫無節制地放鞭炮是在品嘗“年味”,不如説是在放大陋習。如果説沒有了鞭炮的春節不能叫春節,那麼鞭炮放成了“狂轟濫炸”,春節就像春節了嗎?

  民俗的産生、演變及消亡是一種自然現象,刻意去“保衛”,留下有形無神甚至有害無益的“空殼”,那是自欺欺人。如果一舉一動皆是舊時習俗的“味道”,那麼我們豈不是變成了新舞臺上的舊道具?民意當然應該尊重,然而在放還是不放這個問題上,截然不同的民意卻凸顯了“品位”的高低。我不想説“不放不行”是偽民意,然而我不能不説,這種“民意”確實凸顯了一種“人格分裂”:對環境污染深惡痛絕,卻可以對燃放鞭炮造成的環境問題視若無睹;將環境寧靜視為自身權利,卻可以對燃放鞭炮的“聲音暴力”充耳不聞……兩相比照,“能放也不放”的民意,顯然更具理性。(四川新聞網太陽鳥時評)

  聲明:

  網友投稿,不代表本網觀點

熱詞:

  • 民意
  • 能放也不放
  • 農民
  • 人格分裂
  • 贊成派
  • 味道
  • 保衛
  • 年味
  • 空殼
  • 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