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環球視線]日首相訪華 日媒稱“需要”中國(20111226)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6日 22: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83b603cf2bbb47be8c46c92195df06e0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主持人 水均益:大家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新聞頻道正在直播的《環球視線》,我是水均益。

    12月25日上午,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乘專機來到北京,展開了為期兩天的訪華行程。這是一次時隔兩年的訪問,也是民主黨上臺之後日本首相的第一次訪華,它既被很多媒體解讀為是今年中日關係的壓軸戲和收關之作,也被視為是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的預熱之行,開局之旅。這次訪問到底是一次什麼性質的訪問?備受媒體關注的日本首次購買中國國債又意味著什麼?

    演播室我們今天請來的是特約評論員尹卓先生和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的副所長高洪先生一起來討論。

    首先我們還是通過一個短片了解一下。

    北京時間12月25日下午,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乘坐的專機緩緩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野田佳彥第一個走出機艙,開始了短暫而忙碌的訪華之旅。這是野田佳彥當選首相以來的首次訪華,更是日本民主黨執政以來,日本領導人對中國進行的首次正式訪問。

    在為期兩天的訪問期間,中日雙方就中國領導人明年上半年訪問日本進行協商,中日兩國在金融、節能環保等領域達成多項協議,明年還將進行五千人規模的中日青年交流互訪。對此有日本媒體分析,日中兩國在年末進行如此級別的高層訪問,外交上屬於異常情況,這表明雙方政府具有強烈的主動接觸意志。

    《東京新聞》也評論説,如果日方能夠借助此次訪問達成切實的對華經濟聯絡方案,那麼對於冒著寒風,在假日出訪北京的首相來説,將是一份好的“聖誕節禮物”。日本《經濟新聞》評論指出,野田首相此次訪華,肩負著經濟外交的使命,在賑災復興的背景下,日本迫切希望日中貿易進一步擴大,並均衡化。在金融關係方面,日本也將確定首次批量購買人民幣國債。

    其實早在去年9月,當時還在擔任財務大臣的日本現任首相野田佳彥就曾表示,日本應投資中國國債。25日當晚,中國人民銀行表示為支持中日之間不斷發展的經濟金融關係,中日領導人同意加強兩國金融市場合作,鼓勵兩國之間的金融交易,並表示日本當局投資中國政府關債權的有關申請程序正在進行中。對此包括日本NHK電視臺、《讀賣新聞》在內的眾多日本媒體紛紛解讀説,日本購買中國國債將是加深兩國戰略互惠、改善兩國關係的一環,有助於強化中日經濟合作,維護亞洲地區經濟安定。

    有分析指出,野田佳彥的第一次訪問,既被看作今年中日關係的壓軸戲,也被視為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為契機,推動雙邊關係發展的預熱之行。但是也有人認為,當前的中日關係能否大幅度得到改善和提升,既要看明年建交40週年這一契機,能否被充分地利用和發揮,還要看野田佳彥政府是否能堅持戰略互惠的對華政策。

    正在評論:野田訪華 外交上的“異常情況”

    專家觀點:兩國關係大局要求中日深化戰略互惠

    水均益:首先來請教一下高先生,日本媒體這次稱之為是一個外交上的異常情況。這次野田來訪問中國是在一種什麼樣的背景?包含了一種什麼樣的意圖?為什麼被媒體上稱之為是“外交上的異常情況”?

    高洪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第一,是時間靠近年末,第二,壓軸戲確實是顯得緊鑼密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中日兩國大局要求雙方必須深化戰略互惠關係,實現一種互利共贏的良好的意願,決定了野田在年末非常繁忙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來北京,但是內容還是比較豐富,雙方做了大量的努力,使訪問有所成果。至於説到背景,是因為野田執政以來在處理對外關繫上,但還是依傍美國,和東南亞、印度等其它國家做了很多先於對華外交上的一些外交選擇,這個也是有點異常的。因為日本外交關係來説,大國關係調整日美關係極為重要,但同樣對華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這種不可或缺的大國關係不來及時調整、修補是有缺憾或者會受到國內各方面的批評。現在為了迎接即將到來“不惑之年”的中日關係要做很多實實在在的事情,切實提升兩國關係,正式定了明年叫做“中日國民交流友好年”,交流友好都是要有實質性內容的,現在形成了一系列共識,如何落實這些共識是野田政權接下來的重要課題。

    水均益: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野田無論是從他自身的需要,還是從明年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40週年,從大年必要的一些慶祝或者紀念活動來講,他也不得不來,必須有些事情跟中方來落實了。

    高洪:是,中日關係40年,坎坎坷坷,風風雨雨走到今天,既有足夠的經濟合作的積累,人員交流,兩國接觸也有長足的發展。但同時還有很多的問題,國家戰略利益對抗部分還是存在好多難以克服的障礙。但是對野田來説,他的外交教科書中對華這一塊是不可或缺的,必須要把這門功課做好,所以他要增進政治互信,和我們爭取打造一種走向互利共贏的氛圍,去迎接明年的外交難題。

    正在評論:外交優先安排 凸顯日本何種意願?

    專家觀點:在世界經濟危機背景下中日互有需求

    專家觀點:美元歐元遇險 中日金融合作正當其時

    專家觀點:中日金融合作將夯實兩國關係基礎

    水均益:尹先生,前一陣我們一直在關注中國周邊的各種各樣的動向,包括中國面臨周邊外交上的一些動作,給人感覺我們周邊的國家都在躁動,其中也包括日本,之前日本跟美國要搞TPP,又跟東南亞國家所謂南海的事,跟印度很緊密的進行所謂戰略的合作。在這種背景之下,野田這次來中國,他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呢?

    尹卓 特約評論員:從兩個角度來看,第一個,在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中日互有需求,我們需要日本,日本可能更需要中國,在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美元、歐元靠不住了。現在日本買中國100億美元的國債,雖然我們看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受數目,對中小國家是很龐大的數目,但對中日個金融大國來説不算什麼,但是這是一種起始。如果我們今後的結算把美元放一邊,把歐元放一邊,我們拿日元和人民幣為基礎來結算,我們有可能形成一個貨幣上的合作,任何中日之間的合作對美國來説都是一個重大的利空消息。

    另外,日本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挑頭提出了一個建立亞洲的貨幣基金組織,如果亞洲貨幣基金搞成了以後勢必今後發展成了亞元。日本一提出來以後,亞洲國家還是比較歡迎的,但是美國是大大不高興,美國對於日本又敲又打,最後逼日本把説出的話又吞了回去,就把亞元的前景給打掉了。現在是不是一個契機,美元自顧不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歐洲控制,世界銀行其在美國控制,日本和中國經濟多極化的國家是不是可以挑頭搞一個亞元,我們搞促進亞洲金融的一體化,為今後亞洲的經濟一體化和貿易一體化打一個基礎,這種合作何樂而不為。日本人1997年提出這種想法,現在未必沒有,如果從經濟合作開始進行鋪墊,夯實我們兩國之間關係的基礎,在經濟上打牢基礎以後,再換了政權之後,任何風浪起,不會起翻船的效應。

    水均益:高先生剛才提到了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中日之間要搞國民感情之年,這個也是對症下藥。這幾年中日關係磕磕絆絆下來以後,雙方都承認國民感情下滑的幅度非常大,非常嚴重。你剛剛從日本考察回來,在節目開始之前介紹了,日本媒體對中國的印象還是負面為主,或者負面更多一些,在您看來,媒體能夠做一些什麼事?或者在明年這一年裏邊,中日雙方能把國民感情調好一點?

    專家觀點:中日應加強媒體交流改善民意

    高洪:為了真正把中日國民交流友好年讓它落實到位,最突出的工作就是通過媒體正確報道對方國家,尤其是日本媒體減少醜化或者擴大中國威脅的宣傳,儘量壓縮負面的東西,引導民意朝著一個好的方向去變化。這次兩國領導人達成共識年份的工作,其實包含很多改善民意上要做得工作,比説通過教育的交流、文化的交流、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和兩國媒介的溝通等都非常迫切。最近接觸到一些日本的政治家,包括有一些對中國有友好感情的,真心實意想改善兩國關係的政治家,他們也是痛感現在日本媒體給他們造成的壓力,我們這些想要推動對華關係的發展力量的聲音不如給中國挑毛病、挑刺受到媒體的吹捧。

    水均益:他們在國內也受到很大的壓力。

    高洪:對,他們也向我們提出建議,中方的媒體和中方的專家儘量多做一些正面的報道,讓老百姓在主觀需求上願意聽中國的好話,知道中國想和日本搞戰略互惠,而不是搞對抗的,把這種敵視中國,在中日之間調事、搞敵意的聲音壓下去,從兩個方向來做工作,這個建議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水均益:沒錯,這個建議對我們也有用。今天溫總理在見野田的時候,就説了一個很通俗但是很耐聽的話:“中日之間我們要做好鄰居,好夥伴,我們不存在任何對抗,或者做對手的關係。”希望這個話我們也能傳遞出去。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