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展現中美坦誠姿態

2010年05月25日 18:26  國際在線 我要評論

  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25日進入第二天。在第一天的對話中,中美雙方就中美戰略關係、兩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復蘇、中美貿易投資等議題進行了磋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中美關係專家金燦榮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認為,中美雙方在對話中展現了坦誠的姿態,這有利於中美兩個大國更好地相互了解對方的政策底線,對中美關係發展具有實際意義。

  記者:金教授,你好。

  金燦榮:你好。

  記者: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已經進入了第二天,從第一天會議的情況來看,中美雙方的官員就兩國戰略、政治、經濟關係等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並作出了各種表態,您對第一天會議的整體情況有什麼樣的評價?

  金燦榮:從昨天透露出來的信息看,我有這樣幾個印象,一個是雙方都提出了各自的要求,擺在桌面上的問題非常非常多;第二個就是要完全滿足對方的要求也是非常困難的,陳德銘商務部長明確講了,就是中國市場經濟待遇問題沒有什麼進展。就是説中美關係現在挺坦率,大家不象以前那樣遮遮掩掩,有什麼説什麼,這倒是個好事。昨天的情況就是擺問題,提要求,估計今天會議結束的時候,會有一些比較有意義的共識。就是這個對話本身,雙方都把問題擺出來,對話的另一方都可以對對方的未來的政策走向、未來的政策底線有一個更清醒的認識,中美關係當中更好地理解對方行為的底線,就是一個好事,就是一個成果。

  記者:在這次會議中,中國最關切的經濟問題是美方消除對華高技術出口障礙,目前美國還沒有明確的表態,您認為接下來的會談中,美方會不會有一些具體的承諾?

  金燦榮:我覺得美國在高科技出口方面可能會有一點鬆動,這個鬆動不是因為我們中國的要求,而是因為美國的利益。美國自己確定了一個政策目標,就是五年時間內它對外出口要翻一番,這樣它總得賣一些東西給人家吧,它不能老賣玉米和大豆。美國的一般製造業已經不行了,它除了農産品,大概也就是高科技産品可以出口。從它自己的政治需要和經濟需要出發,它會在某些項目上鬆動一下。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為美國要改變出口結構,它是很難的。另外從法律上講,美國現在對中國的一些歧視性規定,如果要轉彎的話,需要國會的討論。大家都知道美國國會是一個奇慢無比的立法過程,所以它現在有一個願望會去做,而且會通過總統行政命令的形式繞開國會做一部分,但是我估計大量的實質性的政策改變,可能是費時耗日,需要時間的。

  記者:另外,中國也非常關心美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並希望美國能拿出具體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那麼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有什麼樣的考慮?它會不會給中國時間表? 

  金燦榮:實際上中國的要求是非常多的,包括前邊提到的美國對華出口要放鬆,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待遇,還有國債安全,我們買了美國很多國債,中國現在有錢了,需要到美國投資,但它不給我們好的投資機會,稍微好一點的投資機會,它都以國家安全的名義給拒絕了。這些要求確實有一個前提,就是如果它給予我們市場經濟地位待遇,那麼很多障礙就沒有了。但是截止到目前,美國態度比較僵硬,我估計這個事情非常難。但是也不要害怕,因為按照中國加入WTO的協議,我們2016年就自動拿到這個市場經濟待遇,所以對美國來講,它早一天給,它早一天主動。

  記者:今天,中美兩國在北京正式成立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並召開第一次會議。那麼,您認為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對中美關係有什麼樣的意義?

  金燦榮:我覺得這還是一個創新吧,因為在原來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大家談的都是政治問題、經濟問題、軍事問題,對人文問題關注的不夠,這一次能夠搞人文論壇,是一個進步,是一個創新。而且從長遠來講,人文論壇對中美關係挺重要的,因為中美都是大國,大國跟小國不一樣,就是它不會完全糾纏于某一種利益,比如經濟利益,它短期重要,長期來講對大國沒那麼重要。但是如果人文關係好,也就是説大家都有內在的相互欣賞,那麼好多政治問題、軍事問題、經濟問題就沒了。恰恰在人文方面可以做很多工作,由於中美兩個國家都是有文化、有內涵的國家,而且各自有吸引力的,這一點中國要有自信。其實中國的文化底蘊是非常好的,雖然在現代文化衝擊之下,顯得有些弱勢,但實際上它根基是很厚的。現代文化再時髦也是很輕浮的,中國文化是根基很厚的文化。把這張牌用好,讓美國老百姓真正理解中國,對未來解決中美之間的戰略問題、安全問題、軍事問題、經濟問題、金融問題,都創造了更良好的前提。(記者 賀金喆)

責編:龐帥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