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5月06日 14:43 中國影響力視頻 我要評論
卷首語:驚鴻一瞥
初見互聯網,很多人都有“驚艷”的感覺,就好像原本沒什麼詩意的人初次面對大海時情不自禁的抒懷。在這個40歲成富翁都恨晚、30歲腰纏萬貫不覺早的年代,網絡成為了年輕人拋卻上一輩行行復行行的滿夜長路,徒手攀援的一架天梯。而傳統的商業模式在這裡似乎也一併失效了,誰都想弄明白可誰似乎都弄不大明白:到底該如何在互聯網上做生意?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逐漸把目光聚焦到奇虎360和他的創始人周鴻祎身上,我們注意到他,不僅僅是因為他對互聯網良好的商業感覺,更為他對互聯網商業運作規律不間斷的越來越深入的思考。
片花
他,是一名久經沙場的“鬥士”
而他,則是一名溫文爾雅的“文人”
從萍水相逢到並肩作戰
在奇跡頻現的互聯網時代
他們將如何聯手打造一段屬於自己的商業傳奇
本期節目將為您講述—— 奇虎公司董事長周鴻祎、CEO齊向東跨越財富的追求。
解説:周鴻祎出生於1970年10月,籍貫湖北。1992年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學讀研究生。在讀研期間,周鴻祎編過遊戲軟體、殺毒産品,為了賣自己的産品還開過兩家小公司,並招聘人手準備在全國“自建渠道”,但結果卻以失敗而告終。創業受挫讓周鴻祎明白自己欠缺的東西很多。於是,周鴻祎決定先進大公司,從最基礎的東西學起。1995年7月研究生畢業後,周鴻祎加入方正集團,從程序員做起,到項目主管到部門經理、事業部總經理,最後做到方正研發中心副主任。然而説起周鴻祎對互聯網脈搏的把握,就不能不提他在互聯網上的啟蒙活動——“飛揚電子郵件”。
自述:我在方正應該算是比較早向公司建議搞Internet戰略的。當時中國還沒有人做免費郵件,很多企業也還沒用電子郵件,方正會有很多商業機會。——周鴻祎(奇虎公司董事長)
解説:事實上在此期間,“飛揚”並沒有得到方正的重視,因為看重銷售和利潤的工業化思維方式無法理解:做一個軟體,為什麼不能標價去賣! 1997年10月份,“飛揚”項目停止。
自述:也許,今天我做過的很多事情,早已經超越了‘飛揚’的思想,但那時形成的思路依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飛揚’死掉了,但它的兩個精神:推動大眾上網以及免費與掙錢相結合卻保存了下來。——周鴻祎
解説:走過“飛揚”時期的周鴻祎,技術上已經非常紮實,於是他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了對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思考上,在新一輪的實踐開始之前,周鴻祎為自己將要做的事確立了兩個基本點:一是不離開互聯網,二是一定要堅持免費。1998年春節期間,周鴻祎開始萌生了做“中文網址”的念頭,1998年10月,周鴻祎離開方正,正式成立了國風因特軟體公司。公司網站就叫3721。也就在這期間,周鴻祎遇到了在他以後的事業上很重要的一個人。
齊向東(奇虎公司 CEO):我們第一次認識是在1999年,也就是現在的10幾年以前。我在《新華社》,因為《新華社》要辦新華網,我們在建新華網的過程當中,遇到了很多技術方面的困難,然後就有人介紹,説周鴻祎是一個天才,可以請他幫忙,然後就找他來幫忙。本來是想新華社有錢,我們説你幫我們把新華網的技術問題解決了,我們可以付給你錢,但是周鴻祎還是堅持免費服務,他説也沒有,就是他自己喜歡互聯網,他願意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就無償地為我們解決了這些技術方面的問題。當時我就感覺非常好,就覺得這個人很講義氣,所以從那天開始我們就一直交往下去了,而且成為特別要好的朋友。
解説:1986年,大學畢業後的齊向東被分配到《新華社》工作,在這個令人羨慕的單位裏,齊向東一幹就是十七年,從一名小職員到卓有成就的廳級幹部,齊向東的人生軌跡令很多人都羨慕不已,但齊向東的想法,卻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變化。
齊向東:《新華社》的記者要遍佈國內的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所以《新華社》那個環境是非常開放的環境,就是各種思想在裏邊聚集,所以《新華社》領導的思想也都非常開放,隨著在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做官、做商,就是我更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一些事,就是我經常會産生一些衝動。那麼在《新華社》這種環境裏頭,你要講集體決策,不能夠有個人的喜好,隨意的胡來,所以就很多想法得不到實施,後來我就想,如果我自己有一個企業,那我就可以任由我的思路。
解説:此時的周鴻祎也在北京郊區找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其中一間是他和新婚妻子住,另外兩間用來做開發。而周鴻祎的一個工作夥伴曾經這樣回憶過那段創業的日子:周鴻祎起步的辦公室和車庫差不多,一天,我去找他談一些工作上的事情,發現他的辦公室暗無天日,白天都需要把燈全部打開,定睛一看,只有在周鴻祎的大背椅上方兩米多高的地方有個小窗戶。
齊向東:我們在交往一段時間之後,實際上他就時不時的動員説,別在《新華社》幹了,跟我一起幹吧,周鴻祎他當時在做三七二一,我事先辭職也沒有反復的跟他去商量,因為我們倆還是有很多默契的,因為他早就希望我下來幫助他。
解説:2003年8月15日,齊向東正式向《新華社》提出辭職。加入了周鴻祎的創業團隊。 當時,3721的周鴻祎已經把網絡實名做出了規模。僅2002年一年,3721的網絡實名銷售額就高達2個億,毛利6000萬。而周鴻祎制勝的武器就是他一手建立的渠道代理體系。在當時的中國,理解互聯網産品的人屈指可數,因此必須要依靠渠道代理商去做互聯網教育工作。原先,中國的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曾經夢想著像谷歌做廣告一樣,廣告商手捧金銀,慕名而來。但事實告訴了他們,周鴻祎開創的這種渠道推廣方式才更適合當時中國的互聯網市場,於是渠道代理商紛紛跟進。最終,周鴻祎的這種渠道價值模式也被雅虎認同,並促成雅虎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3721公司。
齊向東:當時在風險投資人的眼裏,就中國大概有兩支搜索的隊伍是有戰鬥力的,一個是百度,已經上市了,還有原來三七二一的老班體
解説: 2004年,周鴻祎出任雅虎中國區總裁。2005年7月13日,周鴻祎宣佈,將於8月31日辭去雅虎中國區總裁職務。而與周鴻祎共同進退的齊向東也在此時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
齊向東:本來離開雅虎的時候,我説我得創業,看我沒有創過業的,我從《新華社》出來,實際上是幫周鴻祎忙,就是周鴻祎請我協助他辦公司,那我沒嘗過從頭辦企業的滋味,這是人生之憾事。然後周鴻祎覺得他以他對互聯網的理解,和對互聯網方向的一些預測,他如果做一個投資人,然後是最能夠發揮他的特長,就是他可以在他的指導下,和他的資金的支持下,可以同時讓很多公司成功,這肯定比他一個人辦一個公司,要更有成就感,所以他就做了天使投資人,
解説:此時,躊躇滿志的齊向東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神往。經過慎重考慮,最終,齊向東把UGC搜索定為了主要創業方向。憑藉著之前做搜索的經驗,齊向東很快就融到了一大筆資金,並一舉創辦奇虎,開始了他的創業歷程。
齊向東:初期的時候非常順利,因為大旗一舉,然後很多舊部,原來熟悉的一些人就紛紛加盟到奇虎,所以我們開始的階段,就是團隊的組建速度非常之快,産品的推託速度也很快,因為是一支有經驗的一個團隊,在做一個自己擅長的事,所以奇虎的搜索很快就發佈了,而且我們就是主攻BBS搜索,博客搜索等這種社區互動內容的搜索。我們覺得這是一個百度和Google做得不好的方向,就是我們能夠把這件事做得非常好,所以開始的時候也受到了行業和網民的一些追捧。
解説:然而,隨著業務的逐漸擴大,奇虎的發展卻遠不如齊向東預期的那樣順利,此時,齊向東明白,自己一手創辦的奇虎迎來了事業發展的瓶頸期,業績走向開始停滯不前。
齊向東:隨著做下去之後,就發覺做搜索的難度還是非常大的,不是技術難,而是網民的認知難,就是網民一想到搜索就是百度和Google,就很難讓網民想起第三個搜索引擎,網民的這種習慣改變起來是非常之難,所以當我們需要快速的擴大用戶的時候,發現遇到了一個非常難啃的骨頭。
自述:任何一個創業者,在讓自己的事業取得成功之前,他都經歷著,不止一次的這種生和死的考驗,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其實,在創業期間的任何一天,我們都可能會迎來失敗的危險,但峰迴路轉的事情在每一秒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在不斷的上演。那段時間,我的頭腦中只有一個信念:做一個創業者就一定需要有堅韌不拔的韌性。——齊向東
解説:此時此刻,在創業之路上孤單前行的齊向東在努力尋找著令企業峰迴路轉的方法。某一天,齊向東的腦中浮現出了一個人的名字,那個人就是曾與自己並肩作戰,目前正在做天使投資人的老戰友周鴻祎。
齊向東:到2006年中的時候,我就跟周鴻祎説你不能做投資人了。我説你也加盟到奇虎,咱們倆一起做一個更偉大的互聯網公司
解説:此時的周鴻祎,雖然在天使投資人的角色上越做越穩,但他的骨子裏卻一直流淌著創業者的血,血液中每一個細胞都在不安分的跳動著,尋求再次創業的機會。
齊向東:周鴻祎實際上他也手癢癢,光指導著別人幹,這個手也癢,總是擼胳膊挽袖子,有的時候你看見他明明錯了,你告訴他這不對,他也不一定全聽,所以著急,周鴻祎我們倆人很順利地達成一致,就跳到奇虎裏面來,然後他做董事長,做一把手,我們兩個一起開始了新的創業征程
解説:2006年,周鴻祎與齊向東為了各自的互聯網之夢,再次走到了一起。而這對最佳拍檔的再次結合,也讓人們對於奇虎的未來産生了無限遐想。
齊向東:我們應該説有相同的東西,另外也有互補的東西,第一個就是相同的,就是對辦企業,尤其是辦一個偉大的互聯網公司,都有相同的這種衝動,而且願意為這樣的一個理想,然後去不懈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第二個相同的,就是我們兩個為人,就是周鴻祎是一個把“義”字永遠放在第一位的一個人,就是非常講義氣,性格也非常直爽,就是有一説一,有二説二,心裏從來不藏事,不藏東西。我的性格也大概這樣,就是我們倆這種趣味是相同的,那麼不同的地方就是説我們倆有很強的互補性,周鴻祎對事的衝動會直接演化成快速的行動,而我應該説在這方面比較考慮的事情更多一點,並不是想到的事情馬上就做,我會三思一下,這樣的話,一個是行動速度很快,然後一個就是,好像對事情考慮的會更週全一點,好像慢半拍,這樣的話我們兩個配合起來就非常好,就能夠在一起的時候,避免出現一些錯誤,或者説少犯一些錯誤。
解説:2006年,互聯網又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高峰,而此時,流氓軟體也在中國大規模爆發。網民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齊向東:上一天網之後,你的電腦速度就慢一點,再上一天網後,電腦的速度就再慢一點,然後你電腦裏面又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怎麼來的你不知道,怎麼把它卸掉你也不知道,你去找電腦的專家,甚至電腦維修店裏面的工程師,他都把這些東西給你清理不乾淨。那麼,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把電腦重裝系統,要消耗你4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同時還要把你電腦裏邊的很多資料去保存複製,然後最後有可能還會造成你數字資産的丟失、損失。就是不上網不行,上網就受害。
解説:當時,對於流氓軟體肆虐的狀況,網民的反應可謂是怨聲載道,但卻對這一現象束手無策。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剛剛出任奇虎董事長不久的周鴻祎,帶領著他的團隊向外界打響了自己任職之後的第一炮。
齊向東:我們就推出了一個軟體叫360安全衛士,能夠乾淨的在你電腦裏面把流氓軟體卸掉,讓你的電腦恢復你本來的那種性能和速度,這個軟體是免費的。
解説:2006年7月,奇虎向外界正式發佈了360安全衛士。而發佈會的效果卻遠遠出於所有人的預料。
齊向東:我們那次發佈會的效果,本來是想少請幾個記者開個會,説我們發佈了個産品,發兩篇稿,結果這個會之後,媒體對360的報道,就一發而不可止。
解説:隨著媒體對360安全衛士的競相熱捧,360安全衛士也被殺毒軟體行業視為眼中釘,並處於孤立地位,一度成為了行業內部的“眾矢之的”。
齊向東:很多公司把360告上法庭,説360把人家軟體給殺了,説360是不正當競爭。然後還有更多的人是不理解,説你又賺不著錢,這種事叫損人不利己。但是我跟這個行業裏頭的同行講,我説,你們都錯位了,就是殺不殺流氓軟體,還有做不做流氓軟體,不應該放在我們行業的公司和公司之間來討論,我説你們忘記了一個市場的主體——網民。
中國網副總裁:現在奇虎360用戶非常多,非常廣泛,口碑也很好。如果它能為這個行業提供一個長期的免費模式,那怎麼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解説:隨著360安全衛士的推出,“免費”一詞也成為了當今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而人們對於免費的這一商業模式也逐漸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中科院專家:2000年以後很多商業模式都採用免費的方式,免費有兩個亮點,第一,我通過免費的方式營銷我的産品,就是免費的這個營銷策略,比如説我免費甲來吸引乙,這種互補性的東西可以採取這種策略。第二呢,免費會吸引很多注意力,就是我們説叫眼球經濟嘛,把很多人的眼球吸引過來,然後通過把這個眼球賣給第三方,就是他所謂的廣告價值,免費基本上就這兩種模式。
解説:憑藉著能夠快速吸引受眾眼球這一特點,“免費”這一經濟模式已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在互聯網之中,並逐漸成為很多互聯網公司採取的一個普遍規則。而奇虎360究竟如何憑免費賺錢,也自然成為了大眾言論的焦點。
齊向東:我總結互聯網的盈利模式它是這樣,或者加統一的盈利模式,就是這邊是網民,然後中間有一個轉換器,然後到這邊就是錢,所以“網民+轉換器=錢”,這是一個互聯網的一個通用的盈利模式。而這個轉換器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説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商業模式。但是,如果是沒有這邊的網民,你空談這個模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説某一個創業者,我相處來一個業務,商業模式非常好,所有的專家認為説好。但是你沒有網民,那麼你這個等號互聯就是零,就變不成錢,那麼360目前還在聚集網民的階段。
齊向東:只要有了用戶,就一定有模式能賺錢,為什麼呢?因為所有商家的東西,生産出來的東西,最終它都需要消費者去購買消費,所以你擁有了用戶,擁有了用戶的眼球,那麼一定會能夠有你自己的盈利模式的。
解説:雖然360安全衛士在行業裏面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和爭議。但由於有網民的支持以及市場的歡迎,360安全衛士在互聯網市場裏快速的成長著。如今,360安全衛士已經一躍成為中國第一大安全軟體。
齊向東:360這幾年做的事呢,我們相信對互聯網是一種貢獻,對網民應該説創造了很大的價值,我們算了一筆帳,就是我們通過免費,向用戶提供殺毒軟體,提供360安全衛士,一年能夠為網民節約兩百個億。就是每年我們能夠為網民節約兩百億,這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價值。這是360對網民的貢獻,對互聯網安全的貢獻。那麼360也一定能夠更受網民的歡迎,相信我們在中國互聯網上也一定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
解説:“在互聯網領域,你確實很難看得清。這個領域新到連價值規律、商業規律都是全新的甚至反傳統的。”不久前美國《商業週刊》在評出互聯網上最有影響力的25個人時就直言:其中一些人我們看不清他們以後是否會成功,但是他們非常獨創,以別人想不到的方式去做事。而這話也同樣可以用在周鴻祎身上。
字幕:有人把中國互聯網發展劃分為三代:第一代以瀛海威為代表,做接入,做用戶,和硬體分不開。但個時代早已經過去。第二代以搜狐、新浪為代表,做新聞,“內容為王”,充實了網上的內容。第三代是以軟體和網站結合的形式提供專業服務,是“服務為王”。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周鴻祎被稱作第三代互聯網精英當之無愧。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