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重建的新村模式

2010年05月19日 17:32  中國網絡電視臺 我要評論

    災後重建的新村模式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集全國之力,借全國之智,民主決策、科學重建而形成的一種具有現代色彩的新農村建設模式-—簡稱新村模式。這種模式以“安全、經濟、實用、節地、特色”作為農房建設的基本要求;整合疊加相關政策和項目資金;注重災後重建工作與産業發展的有效結合,硬體與軟體環境建設同步,“輸血”與“造血”並舉;把産業培育與農民就業作為建設中的主要抓手;把旅遊業和特色農業作為農村産業發展方向。這種模式堅持民生民本,推動和諧共享,使民生工程得到整體跨越,災區基礎條件顯著改善,農村鄉壩頭有了城市元素,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全面提速,災區群眾生活方式實現歷史變遷,“一二三”産業得到聯動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充分體現。

    一、新村模式建設堅持的原則

    按照政府主導、市場推動、群眾自願、聚集民智、因地制宜的要求,把新村建設作為一次改善農村面貌、提升人居環境、發展起跳的重大機遇。堅持科學規劃、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分類推進、分步實施,堅持8個結合(與連片扶貧開發相結合,與土地整理相結合,與各類移民搬遷相結合,與交通、水利等重點工程建設相結合,與城鎮和開發區建設相結合,與優化調整産業結構相結合,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與提高人居質量結合起來,)整合疊加相關政策和項目資金,以片帶面提高新農村建設的整體水平。

    二、新村的要素建設

    這種模式主要加快農村要素建設,著重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連片推進新村建設,努力培育産業支撐,加快建設基礎設施,跟進完善公共服務,在統籌城鄉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1、鄉鎮重建

    優化佈局建設新農村。堅持“依山傍水、顯山露水、隨形就勢、錯落有致”的原則,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統建與自建相結合,因地制宜,建設具有山區農村特色生態環保的新家園。在援建省市的幫助下,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重新建設的新村,著重打造農村山水城,突出了村鎮佈局和風貌特色,注入了城市建設的新理念。堅持“三打破、三提高”。打破“夾皮溝”、提高村莊佈局水平,打破“軍營式”、提高村落規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設計水平,體現山水田園風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變身為自然風光秀美、民族風情濃郁的旅遊村鎮。家家獨門獨院,造型各異,外貌風格一致。院與院水泥路相連,配以綠蔭走廊,空閒處栽有花木。空閒場地設置健身器材,還有農家書屋,醫務室,愛心超市,村民和城裏人的生活同步,仿佛就是城市的一個小區,成為一個鄉村城市的縮影。農村住房既安全美觀,又經濟實用,既特色又現代,村莊佈局、村落設計結束了散亂無序的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集中居住、集約用地,城鄉佈局更加科學合理。新民居、新村落、新城鎮勾勒出農村發展振興的美好畫卷。

    2、産業重建

    農村建設把恢復重建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並重。從“一産獨大”向“互動發展”轉變,提升農村特色産業,實現農業特色産業規模化,農産品加工業集聚化。按照“強二優一興三、産業互動發展”的思路,大力實施資源轉化戰略,調整産業結構、優化經濟佈局、轉變發展方式、充分開放合作、改善宏觀環境相結合,培育壯大優勢産業,增強災區自身發展能力,積極探索科學重建之路,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加強對重建工作的科學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偏,確保三産聯動,持續發展,災後重建始終科學有序,高水平高質量推進。 一是加快農業恢復重建。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生態小康新村建設,著力發展優勢特色産業,大力實施“助農增收、致富還貸”行動,切實抓好農村扶貧開發,農業恢復面達100%。二是強力推進工業項目建設。加快打造資源轉化載體。“災後重建的新村模式”探索出了“群眾自主建、業主聯合建、統籌還房建、單位組織建、政府組織建”等重建模式。對福利院、敬老院、殘疾人康復機構等重建項目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功能較震前規劃提前完成。真正做到了,基礎建設基本完成,産業重建成效明顯,生態重建有序開展。三是及時淘汰一批落後産能,紮根興起一批現代産業,極大改變了以前産業 “小、散、亂”的狀況,災區正在成為生態農業、綠色經濟的聚集區、示範區。並結合山區農村特色文化,發展文化旅遊業和休閒旅遊業。旅遊業得到快速恢復振興,地震遺址旅遊、鄉村旅遊在災區得到蓬勃發展。使災區産業發展正在走出一條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重生之路。

    3、農房重建

    規劃做到了全域全程,覆蓋了災區城鄉,涵蓋了重建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農村建設首次有了科學的規劃作指導,克服了盲目性和隨意性;規劃堅持了開門開放,集中了全國乃至世界的智慧,確保了規劃和建設的先進性、科學性;規劃體現了前瞻超前,處理好恢復與提升的關係,避免了把恢復重建搞成原樣複製;規劃突出了村鎮佈局和風貌特色。

    在建設方式上: 一是城鄉聯建:即引入公司、自然人,與部分受災戶利用宅基地實施“一對一”、“一對N”的房屋聯建,安排受災戶入住後,富餘房屋搞旅遊開發,以實現“一、三”産業的互動。二是統規統建:即農房重建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節約集體建設用地指標,按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的政策,以節約的指標取得統規統建資金。對於農民而言,意味著自己不需花錢,只需讓出自己的宅基地指標,就能換到新房子。節余的集體建設用地用於商業、旅遊業和服務業開發。三是統規自建:即統一規劃,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綜合整理,節余的集體建設用地,或者按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的政策出賣部分指標,或者是與公司共同發展一、二、三産業,或者是成立經濟實體,作價入股,對外統一招商,村民用籌資款自建農房。

    在融資渠道上:通過援建方支援、政府補貼、銀行貸款、産權融資、産權置換、自籌資金等多種方式,拓展融資渠道。

    是都江堰向峨鄉的“標換住房”模式——“通過土地綜合整理,實現住房和産業重建。農民只需以宅基地産權置換新居住房所有權和使用權、基礎設施配套和産業發展等多項權利,不出一分錢,就輕鬆實現災後農房重建。”

    這種模式一是通過“指標換住房”模式實現全鄉95%的農村群眾居住方式改變,搬進統規統建的新居。二是通過四個“萬畝工程”改變生産方式。通過實施特色産業獼猴桃、茶葉、三木藥材、筍用竹四個“萬畝工程”,對農業實施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促進農民生産方式得到根本轉變。

    二是大觀茶坪模式-----運用“聯建”政策,進行“産權融資”,實現一、三産業互動。利用依山傍水的優美旅遊環境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優勢,通過“産權換住房”模式,積極引入社會資金採取“聯建”方式進行災後重建,並在聯建過程中突出後續産業發展,佈局未來鄉村連鎖酒店業,構築村民可持續增收平臺,有效推進了災後重建與産業發展的統籌佈局。

    這種模式通過企業參與多家農戶聯建,以“團購”形式進行聯建;自然人參與多家農戶聯建;自然人與農戶聯建三種聯建方式。主要是發揮農村的環境優勢,引入了社會資金解決農村受災群眾重建資金瓶頸問題、受災群眾的後續産業發展問題、受災群眾的居住等問題,這種模式提高了農村重建質量和水平,使農民住房問題得到根本解決。並將流轉剩餘建設用地用於旅遊服務項目開發;利用空余房屋與投資方合作,以“加盟連鎖”的形式搞“鄉村家庭連鎖客棧”經營,從事第三産業,實現一三産業互動發展。

    是是蒲陽花溪模式---“依山靠水原址自建”,打造新農村典範。這種模式在充分尊重群眾意見的前提下,村民自願要求原址重建,由災後恢復重建永久性住房補貼、自籌資金、貸款資金三種方式解決重建資金來源,示範點住戶嚴格按照規劃設計要求進行重建、維修加固和環境整治。去年12月28日胡錦濤總書記到此視察,肯定了該鎮災後農房重建工作。

    這種模式通過重建永久性住房信貸政策。貸款建房發展農業特色産業,有效解決了農戶住房重建難題,同時改善了水電氣等基礎配套建設,村民生活質量顯著提升。並通過扎耳根等農業産業基地建設,促進了花溪村農業産業發展。成為川西旅遊環線上的一道亮麗景觀,被國家、省、成都市主要領導盛讚為災後重建和新農村建設的典範。

    四是青城山石橋模式---建設“新型社區”,實現居住方式的根本轉變。這種模式採取“社會資金開發重建”的方式,由村民通過比選形式選擇社會投資方進行“新型社區”建設。由投資方出資修建統規統建的“新型社區”,配套社區活動中心、幼兒園、警務室、衛生所等用房,經營性用房包括少量超市等商業鋪面,主要建設為院落形式的鄉村客棧、青年旅社和度假公寓,經營性用房由社區統一經營。凡自願進入“新型社區”集中居住農戶,按照人均40平方米現房安置,3平方米經營性用房股權安置。

    這種模式使農村居民先入住新房再拆除舊房,宅基地退耕還林後,節約的集體建設用地、林地等再進行流轉;同時,村民從受災群眾轉變為收租地主和産業工人,從而成功實現災後重建,並使村民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産生活居住方式的根本轉變。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