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4月21日 01:07 中國質量報 我要評論
鋼鐵行業仿佛是中國製造業的一個縮影—— 大而不強,無序競爭,資源靠進口,利潤率很低。金融危機爆發對鋼鐵行業衝擊巨大。
從2008 年底至2009 年上半年,納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的68 家大中型鋼廠曾出現連續8 個月的整體虧損;2009 年全年,中國鋼鐵行業的整體銷售利潤率為2.43%,僅僅略高於一年期存款利率。而今,世界經濟企穩回升的勢頭日益鞏固,鋼鐵企業似乎也逐漸恢復了元氣。從河北鋼鐵集團一季度的經營形勢看,粗鋼産量在增長,鋼材價格在上升,利潤也有所增加。一切似乎都在好起來。然而,種種跡象表明,當前還遠不是鋼鐵行業擺席慶功的時刻,這個行業依然面臨深重的“外患內憂”。
外患自然是價格一路高漲的鐵礦石。我國60%以上的鐵礦石需要進口。當前進口鐵礦石現貨價每噸高達170 美元,比去年的最低點59.1 美元高出近兩倍。在現貨價的支撐下,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日前均宣佈放棄傳統的年度定價機制,改為推行季度定價。在處於賣方市場的形勢下,三大鐵礦石供應商漫天要價,要求近100%的漲幅。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侯志蕓認為,基於現貨價的短期合同定價,將使鐵礦石定價進一步“ 指數期貨化”,“ 熱錢”可能涌入鐵礦石與鋼材市場,將導致鋼鐵生産企業在原料定價上更加失去話語權,逐步淪為單純的生産車間。而且鐵礦石價格大漲也會對我國宏觀經濟産生不利影響。鋼材價格上漲將使下游家電、汽車、機械、造船、房地産等各個終端行業的原材料成本上升,這將進一步加劇我國目前的通脹預期,影響國民經濟整體的穩定增長。
外患日深,而內憂也待解——在很大程度上,內憂正是外患的根源。鋼鐵行業當前最大的內憂就是産能過剩。現在我國粗鋼産能高達7 億噸左右,過剩産能在1 億噸以上。更麻煩的是,由於鋼鐵企業對地方GDP有拉動作用,一些地方政府樂於上馬鋼鐵項目,對淘汰本地區的落後鋼鐵産能缺乏動力。結果,我國鋼鐵業一邊在喊“ 産能過剩”,一邊是産能在繼續擴大。巨大的産能産生巨大的鐵礦石需求,從而導致鐵礦石價格一路飆升,上遊礦山賺取超額利潤。而鋼鐵企業由於競爭激烈,缺乏對鋼材的定價權,有産量無效益,只能掙到一點可憐的加工費。
集中度太低也是我國鋼鐵行業的痼疾。我國現有大小鋼廠約800 家,行業集中度很低。2009 年我國前五大鋼廠粗鋼産量僅佔當年全國粗鋼總量的29%,而韓國浦項制鐵一家企業的粗鋼産量即佔該國總量的六成以上。集中度低也是中國鋼廠對上遊原材料缺乏定價權的重要原因。要提高集中度,就必須推進鋼廠之間的兼併重組。但受地方保護主義等因素影響,兼併重組,尤其是跨省區的兼併重組,一直是障礙重重。
業內專家認為,在內憂未解、外患未除的情況下,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將受到極大的制約。而要消除內憂外患,既需要企業轉變發展方式,以質量換效益,並增強對上下游産業鏈的影響力;更需要政府有關部門果斷出手,加大淘汰落後、兼併重組的力度,打破鐵礦石壟斷,維護中國鋼鐵企業的利益。
責編:張恪忞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