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擬推家庭醫生式服務 醫院將分三性質改革

2010年03月19日 16:25  北京晚報 我要評論

    昨天召開的北京市委常委會會議指出,要有效運用財政手段,鼓勵和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流動,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引導群眾到基層機構就醫。要按照公益性、準公益性和經營性三個方向,實行不同的人事制度、投入機制、運行模式和考核評價制度,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會議強調,要通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使優質醫療資源供求矛盾得到有效緩解,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城鄉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得到明顯提升,首都醫療衛生事業、醫學教育與科研事業、醫藥産業繼續保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為建立與國際化大都市相適應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打下基礎。

  公共衛生服務 有望覆蓋城鄉

    記者了解到,醫改實施方案提出,將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繼續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醫療救治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公共衛生信息體系,健全精神衛生、婦幼衛生、老年衛生、計劃生育等服務網絡。改革和完善院前急救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望覆蓋城鄉居民。

    擬統籌規劃首都地區醫療機構數量、規模、佈局和功能,新建醫療機構,特別是區域醫療中心重點向新城、城市南部等地區佈局。

  擬推行 家庭醫生式服務

    強化基本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功能,擬推行家庭醫生式服務、山區巡診服務等新型模式,加強慢性病、常見病管理,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承擔起健康“守門人”職責。制定分級診療標準,開展社區首診試點,完善雙向轉診與預約掛號制度,引導居民分級就診、有序就醫。鼓勵各類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技術支持、人員培訓、協作託管等多種方式,帶動提高其服務水平。

  醫院擬分 公益、準公益和經營性

    探索公立醫院分類改革。按照公益性、準公益性和經營性三個方向,實行不同的人事制度、投入機制、運行模式和考核評價制度。

    建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明晰公立醫院的所有權和管理權,科學界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責任和權利,探索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衡的管理機制。

    探索醫院補償機制和運行機制改革。探索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方式、落實財政補助政策等多種有效途徑,推進醫藥分開,逐步解決“以藥養醫”問題。

    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鼓勵社會資本舉辦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參與公立醫療機構重組改制。

  擬建就醫綜合服務平臺

    加強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和中醫院建設;積極推進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和中藥自主創新産業發展。

    推進醫藥衛生信息建設。建設醫藥衛生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提供就醫指南、預約掛號、專家諮詢、醫保和醫藥價格政策、健康促進、疾病防控等服務。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積極發展遠程醫療。加強信息標準化建設,逐步實現公共衛生、醫療、醫保藥品、財務監管等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責編:季曉婷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