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3月19日 15:48 羊城晚報 我要評論
昨天是“3 15”消費者權益日,服裝消費的投訴成為熱點之一。記者發現近期廣州的名牌折扣店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可是,消費者往往忽略了折扣品的價格問題而最終上當。有消費專家提醒一定要注意其中的陷阱。
一件T恤四個價
上周,鄭小姐來到位於廣州科韻路的一家名牌商品折扣店購買男士T恤。她看中了一件爵士丹尼品牌的T恤,可是驚訝地發現這件衣服上的價格標簽竟寫著三個價格,兩個是手寫的1980元、960元,另一個是一張標簽上寫著588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位銷售人員前來解釋,960元是原價,可以2.5折,這件衣服打完折後是240元。鄭小姐欣然接受,準備付錢。
可是,當銷售人員從倉庫拿出新衣服後,上面的標價卻是1780元,他們隨即表示原價不是960元,要按照新衣服的標價。而且折扣也不是2.5折,變成了3折。短短半小時內,一件衣服的標價和折扣怎麼説變就變?鄭小姐很氣憤。
對此,該店店長周虹和商場的負責人均解釋:“銷售人員是新來的,不了解情況。所以出了差錯。”而爵士丹尼的品牌供應商也表示,“這是商場自己的行為,我們管不了。”可是,面對如此混亂的價格,這樣的解釋又怎麼讓消費者信服?
故意挂錯折扣區
胡太日前來到廣州的一家大型百貨的MIAMIA專櫃,銷售人員非常熱情地介紹説有6折優惠,胡太就開始試了起來,並終於選到了一件衣服和一條牛仔褲。
可是當銷售人員最後寫單時,卻告訴胡太,“不好意思,這些衣服挂錯了,不是6折是7折。”胡太一算,這些品牌的衣服原價都在2000元以上,相差一折就是200多元,胡太一下子就要多付400多元。“商家用這樣的錯誤忽悠消費者真是令人難以接受。”胡太説。
胡太在之後的消費中留了心眼,發現這家店的不少服裝都被“挂錯”在了6折區。
提醒
先查價格再貨比三家
針對目前品牌服裝折扣體系出現的混亂現象,有行業專家分析,目前服裝行業的渠道機制已經暴露出巨大的缺陷,即品牌運作商逐漸失去對銷售渠道系統的管理與監督,市場價格體系也比較容易混亂。
消費者面對這樣的局面該如何避免落入陷阱呢?有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首先應該貨比三家;其次,在每次挑選衣服前讓銷售人員先查好價格。同時學會利用物價相關規定保護自己,如果發現有商場亂標價,可以向物價部門舉報。
責編:季曉婷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