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市場十大騙術揭秘:以“義診”為幌攬財

2010年03月16日 15:32  南方日報 我要評論

   不光是在買衣服、皮具等時被騙,購買藥品、保健品同樣可能存在陷阱,而且危害更甚。昨天,市藥監局根據近幾年來的投訴和案件,總結出藥品市場上出現的典型十大騙術,幫助廣大市民認清騙局,理性消費、主動維權。

  藥監部門提醒,抵禦騙人伎倆,首先一定要對疾病、健康和藥品有清醒、正確的認識,相信科學,切勿輕信所謂快速見效、永遠根治的産品;二是保持健康向上的積極心態,多鍛鍊、控飲食、少依賴藥,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三是多與親朋好友交流,多向社康中心醫生和監管部門諮詢。

  以“權威專家”為名網站上賣假藥

  “中國人民解放軍”、“某疾病康復中心”等字樣往往在一些買假藥網站頻頻出現。網站頁面上充斥大量以“老幹部”、“權威專家”、“患者”的名義,對“藥品”療效進行虛假宣傳。

  市藥監局提醒市民:目前為止,通過國家批准的合法售藥網站僅有41家,為個人消費者服務的只有21家,市民可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www.sfda.gov.cn“市場監督”項目中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查詢。由於網上售藥脫離于現實流通監管環節之外,藥品質量與合法性得不到保證,存在很大風險,不要輕易郵購或網購藥品。

  以“義診”為幌攬財

  “健康講座”和“義診”本是一種公益性和非盈利性醫療活動,但卻被一些人用作騙錢攬財的幌子。非法“義診”、“講座”的特點是:一是多選擇雙休日,在社區、老年活動站、晨練場所等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測血壓、血糖等常規檢查,受檢者一般都會被檢出相關的疾病;二是以“義診”和講座為掩護,引誘患者購買“神藥”;三是為增加其“權威性”,組織者還會以“中國糖尿病協會”、“冠心病治療協會”等所謂民間協會“唯一指定”、“推薦産品”為噱頭,其中很多協會不是虛構就是冒用;四是基本上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五是如果現場並不賣産品,往往通過某種手段獲得老年消費者電話和家庭住址後,不時打電話問候甚至登門贈送少量産品,讓老年人不好意思不買其産品。

  市藥監局提醒市民:不要隨意聽信“健康講座”的體檢結果和當場推薦的治療儀及藥物療效。在參加講座時不要被免費的小禮品所迷惑,切勿衝動購買産品,一些自稱“外面買不到”的産品往往是冒牌貨;消費者購買産品時,應保存好購物憑證,以便發生消費爭議時能夠提供維權證明。

 “免費體驗”?實為推銷!

  因家裏的老人執意要買“包治百病”的保健器材或醫療器械而和你吵過架嗎?一些市民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一些體驗中心對前去體驗的老年人往往張口閉口叫“爸、媽”,騙取其信任。其次,很多宣稱能夠治療百病,這迎合了很多“病急亂投醫”的老年人。而體驗中心常常會搞一些活動,和很多同齡人互相産生的群體暗示,也容易使老年人對工作人員的話深信不疑。

  市藥監局提醒市民:任何一種器材都不可能包治百病。保健器材和醫療器械對疾病治療或康復只具有一定的輔助功能。老人認為治療有效主要是接受了一種心理暗示,如果固執認為器材能夠代替就醫治療,耽誤治療後果就不堪設想。

  “高科技産品”?原來是無證産品

  將電磁療法、遠紅外線熱敷療法、電子脈衝療法融為一體,能有效治療關節炎、凍瘡、軟組織扭挫傷等近50種疾病的高科技産品,你敢買嗎?市藥監局揭秘:“能治百病”的藥械往往都是沒有取得《醫療器械産品註冊證》的無證産品,包裝、標識和廣告詞都沒經過審核,誇誇其詞;其次,多以“高科技”、“名貴中草藥”、“家傳秘方”為噱頭,肆意高價出售。此外,就是通過“老友”或者是“網友”“人人都説好”來暗示藥械“療效顯著”。

  市藥監局提醒市民:要注意查看這種産品是否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批准註冊。其次,對於宣傳中所聲稱的功效、適應症等,應以國家批准的醫療器械註冊登記表中記載的內容為準,切不可以隨意輕信公司的宣傳資料或口頭講解。

“快速美白”?小心被毀容!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些商家就利用女性的這種心理,通過廣告大肆推出“快速美白”産品。市藥監局向消費者揭秘稱,一些非法的化粧品通常通過添加超量的汞來達到快速美白的目的,汞對真皮細胞黑色素能起到抑製作用,短期使用汞“美容”能表現出“美白”的效果。但是,汞是重金屬,能通過人體的皮膚進入體內,破壞人體細胞的正常功能,輕則對人體的皮膚造成損傷,重則經皮膚吸收後沉積在人體內,會引起慢性汞中毒,損害人體肝、腎以及神經、造血、生殖系統。而消費者使用這些産品就猶如飲鴆止渴,長期使用的話不僅會致病致癌,還可能導致使用者毀容。

  市藥監局提醒市民:除了汞之外,一些非法化粧品也有非法添加工業染料的,對人體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對美白、祛斑、染發等特殊用途的化粧品,消費者應謹慎購買使用,不要輕易相信廣告宣傳,最好到正規商家謹慎選購産品。

  “買一送一”藏玄機“贈送藥品”問題多

  “買一送一”的噱頭確實很吸引人,多數人都是買了再説。市藥監局揭秘稱,一些以“贈送”的名義促銷給消費者的産品,大多數沒有經過藥監部門的審查批准。大多數免費贈送的藥品或保健品真假難辨,患者使用後安全難保,而且不法銷售者往往在贈送和銷售活動中不主動開具憑證,一旦發生藥患官司則難有證據,受害者往往投訴無門。

  市藥監局提醒市民:在獲得“免費贈品”時務必認真查看産品的商標和批准文號、生産企業,了解其成分、作用和有無副作用,並且一定要認清贈品究竟屬於藥品還是保健品,同時可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網站查詢其批准文號和名稱,辨其真偽。

 “快速見效”?加了禁用藥品成分

  當遇到降壓降糖、補腎壯陽、改善睡眠、減肥瘦身類産品標榜“快速見效”時,你可要當心了!市藥監局揭秘説,很多誇大功效並違法利用醫療機構、專家、患者等名義做廣告宣傳的違法保健食品裏,往往非法添加了禁用的藥品成分,一時圖“快”,可能就要付出健康的代價。

  市藥監局提醒市民:在自行購買使用保健食品時要仔細查看包裝説明,對標示具有神奇作用、立即見效、絕無副作用等誇張宣傳的産品,要提高警惕。服用期間,密切關注體徵變化,如發現在短時間內血糖和血壓有明顯變化,或出現嚴重的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及時到醫院就診。同時,保留好銷售憑證和物品,立即向市藥監局舉報。

  利用專家崇拜心理騙取消費者信任

  市藥監局揭秘稱,一些藥品和保健食品在虛假宣傳中使用的名頭層出不窮,不是“國際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心”,就是“健康工作委員會”,目的就是利用消費者的專家崇拜心理,騙取消費者的信任。

  市藥監局提醒市民:有病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治療,尤其是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更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能輕信那些廣告宣傳裏所謂的“研究院”、“醫學會”的推薦。在選用藥品時一定要格外慎重,購買藥品一定要到合法正規的藥店,千萬不要在街頭推銷的檔位購買藥品。而保健食品本質仍然是食品,不是藥品,不能代替藥物的治療作用。

午夜廣告暗藏“黑色陷阱”

  市藥監局表示,午夜廣告中暗藏的“黑色陷阱”屢屢讓人中招,消費者要慎防。從近年接到的投訴與諮詢來看,電臺、電視購藥陷阱主要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在午夜廣告中通過專家坐診、“病人”聲情並茂的來電諮詢、“治愈患者”“聲淚俱下”的感謝來進行虛假宣傳,宣傳的産品往往“功能強大”、“功效神奇”,有些還打上某科研機構高科技成果的旗號,無限放大産品的功能、功效,並採用虛假的現場演示、經電腦數碼技術處理的“明顯效果”吸引觀眾的注意;二是不法的藥品經銷商和醫療機構為了逃避監管,一般提供虛假的服務網點,流動作業,這也給投訴和查處造成不便。

  市藥監局提醒市民:午夜(午休)廣告推銷的産品標識很多都不符合國家規定,部分甚至沒有國家批准文號,或冒用其他産品的批准文號。消費者要多留個心眼,可以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對相關産品的批准文號進行查詢核實。

  “非藥品”冒充藥品賣

  市藥監局稱,藥店不單單只是賣藥品,還會賣一些保健品、消毒用品等“非藥品”,這本無可厚非,然而,一些“非藥品”常常披上“藥衣”以欺騙消費者。

  市藥監局提醒市民:到藥店買藥可要睜大眼睛,看清楚藥品外包裝盒上是否有“國藥準字”的批准文號,標有“消”、“健”、“食”字的都不是藥品,不能治療疾病。若本想購買藥品不小心買到了某些宣稱“療效顯著”的非藥品,輕則上當受騙,重則延誤病情。

責編:季曉婷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