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3月10日 16:38 中國網 我要評論
由於侵害購房者權益、增加銀行和購房人風險、縱容開發商捂盤惜售等“多宗罪”,商品房預售制度自推行以來就為人詬病。溫家寶總理在兩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完善商品房預售制度”,使有關商品房預售制度的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3月10日 中國網)
商品房預售制度成為高房價的一大推手,備
受公眾爭議。 取消這一制度因此成為這幾年全國“兩會”期間有識之士的一致呼聲,可為何總是胎動而難産,今年兩會又舊話重提?據1月24日新京報載,1月23日,廣西住建廳提出,將選擇南寧市作為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的試點城市,成為全國首家。誠然,就像研製一種新藥需要先在特定的人群身上搞試驗一樣,一項新的制度出臺需要先確定試點地區進行試驗,觀其效果再向更大範圍推而廣之,可取消一項制度何以需要在某個城市先搞試點?“立斬決”豈不更好?
取消商品房之後會出現哪些市場變化,相關利益者會有什麼“不良反應”,這些都可以從執行商品房預售制度負面效應的鏡像中找到答案。大量事實證明,預售制度已成為房地産市場不規範的主要根源之一,其“三大弊端”顯而易見。 一是買房人只見圖紙不見實物,導致面積縮水、質量缺陷等問題層出不窮;誘發開發商延期交房、抵押房再預售,甚至出現“攜款潛逃”等違法行為。二是商品房預售制也是房價升高的推手之一。開發商提前收回大部分乃至全部成本後,就通過囤積居奇等方式步步推高房價上漲,致使宏觀調控政策受阻。三是預售制降低了開發商的門檻,使得不具備開發實力的企業進入了房地産市場,銀行和購房人被動地成為風險投資的犧牲品。
如果取消了預售制度,第一反應就是開發商會感到資金吃緊,而接踵而至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就是商品房的質量上去了,開發商誠信度提升了,涉及商品房的糾紛減少了。這一切,都是人們正常認知和分析能力足以推斷的,根本無須浪費時間和資源搞什麼試點。還有專家説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的時機尚不成熟的依據何在?某些專家為何總要絞盡腦汁,找出理由來為開發商代言?而所謂“加強信息披露並引入第三方監管完善預售制度”純屬是紙上談兵,根本不具可操作性,連開發商的一根毫毛都沒法碰到。
此次兩會劍指高房價,高房價被推到了“千夫所指”的境地。政府工作報告開門見山指出要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又用較大篇幅提出穩定房價的四項舉措,穩定房價乃當務之急。但要將調控樓市的好事辦好,需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的執行力緊緊跟進。此前住建部負責人説調控房價幾乎沒有什麼手段可用。其實,在法律、土地、財政、稅收和金融等多種手段之中,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就是其中一個手到擒來和立竿見影的選項。
如此一舉多得的手段不用,卻説“時機尚不成熟”,無非是慮及開發商的承受心理。為何有的地方政府對預售商品房這一助長高房價的“損民制度”還戀戀不捨?為何不為民眾買不起房想折反而怕得罪開發商?聯想到此前有官員説對開發商捂盤惜售等問題先找其“訓誡談話”,某些地方政府的溫柔令人看不懂!而更令人擔憂的是,兩會提出調控房價的手段和目標是否會被懸空,房奴、蟻族、夾心層、蝸居等熱詞是否還會繼續成為老百姓望房興嘆之殤。(梁江濤)
責編:張恪忞
相關鏈結: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