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3月07日 11:42 新華網 我要評論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 (記者 劉寶森 張曉晶 孫洪磊)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徳銘6日在京指出,美國自2007年開始對中國實行的單獨出口限制對中國不公平,不僅加劇了貿易摩擦,而且對美國出口商和製造商不利,對美國政府儘快提高就業率、恢復經濟的目標造成了障礙。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陳徳銘表示,中方注意到奧巴馬總統在國情咨文裏提出美國要在未來五年內使它的出口量增長一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出口國。中方理解美國政府在實行貿易利國的政策希望調整美國的經濟結構。但如果美國繼續對中國這樣一個世界最大新興國家實行單獨的出口限制,中美貿易將很難平衡。
他説:“如果雙邊的貿易是不自由、不平等的,我們討論貿易的順差、逆差還有什麼意思呢?”
陳徳銘指出美國當前對中國出口實行的單獨管制是“非常嚴格的”。從1949年到1994年,美國發起組織了“巴統協議”,之後又利用新的條約對中國等19個國家實行貿易限制,隨後又于2007年單獨針對中國增加更多限制。
連日來,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美國商務部4日做出初步裁定,對産自中國的鎂碳磚徵收132.74%至349%的臨時反傾銷稅。兩會前夕,美國還對中國輸美銅版紙和磷酸鹽兩起雙反案的反補貼初裁公告。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姚堅5日對美方採用的歧視性做法給予駁斥,表示中國堅決反對美國此種濫用貿易救濟措施的做法,將就其違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做法進行交涉,以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
根據中國的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發展環境的判斷,中國面臨的形勢極為複雜。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仍然脆弱,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
官方統計顯示,2009年涉及中國産品的貿易摩擦案件超百起,涉案金額約120億美元,兩者均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經濟學院副院長王乃靜説,金融危機讓世界經濟陷入窘境,各主要經濟體失業人數不斷增多,不少國家寄望利用反傾銷等手段來限制進口外國産品,以增加就業、刺激經濟。雖然貿易保護措施看似保護了本國的利益,但對自由貿易的影響是惡劣的,世界經濟終需在世界各國互惠互利中發展。
資料顯示:在去年美國發起輪胎特保案、對中國油井管徵收反補貼關稅後,今年1月5日又初裁對從中國進口的金屬絲網托盤徵收最高達289%的反傾銷關稅,成為今年美國對華貿易限制的第一項裁決,被視為中美新一年貿易摩擦的開始。
在擁有國內龍頭無縫鋼管企業天津鋼管公司和大邱莊鋼鐵基地的天津市,金融危機期間受“雙反”的影響,部分無縫鋼管企業和專業生産油井管的企業出口業務停滯,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限産停産,甚至陷入破産邊緣。
對於美國對進口銅版紙最新採取的貿易保護措施,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雪芹表示,晨鳴將與國內其他造紙企業聯合,在國家行業組織和主管部門的指導之下,積極備戰應訴。
李雪芹説,雖然晨鳴出口美國的銅版紙量較小,未被選定為強制應訴企業,但為了爭取公平的國際貿易環境,他們將通過爭取行業市場經濟地位、無損害抗辯等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龍大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宮學斌對中國政府的態度表示讚賞。他説,世界經濟是流動性的,貿易保護等於自我孤立,如果這種“關城門拉吊橋”作法繼續加劇,世界經濟就可能被“憋死”,無異於向回暖的世界經濟潑冷水。
“如果某些國家反復提出貿易保護措施,實質上對本國消費者沒有任何好處。”宮學斌説,“世界發展需要競爭,如果一個國家試圖用貿易保護回避外界競爭,企業就會因過於‘安逸’的環境而缺乏發展的動力。”
溫家寶兩會開幕前夕與網友在線交流時表示,一個良好的中美關係,對兩國有利,對兩國人民有利。中美貿易關係是中美關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從根本上有利於兩國人民。
陳徳銘認為,中美之間雖然有些貿易摩擦,但共同互利共贏的總趨勢是不會改變的。
目前,中美雙方已經在貿易問題上建立了內部磋商機制,圍繞摩擦進行溝通。3月4日,雙方還聯合發佈了《中美貨物貿易統計差異研究報告》,就雙邊貨物貿易長期存在且連年增多的統計差異進行了澄清。
陳徳銘説,中國提出的外貿發展概念不僅是一個穩定出口的概念,更有一個促進進口、平衡發展的概念,中國將對先進裝備、零部件和緊缺物資實行進口促進政策,使進口更加便利化,並敦促美國和歐洲等一些先進的發達國家放寬對中國的産品出口限制。
陳徳銘還在記者會上澄清了對中國貿易順差存在的一些誤解。他指出,中國雖然是一個貿易順差比較大的國家,2008年貿易順差達到2900億美元,但是相比較當年25000多億美元的外貿總量,貿易順差佔比在世界上還是一個很小的比例。另外從結構上來看,73%的順差來自美國。中國同所有周邊國家和世界上50多個最不發達國家存在貿易逆差。
責編:王玉飛
相關鏈結: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