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3月06日 17:17 法制日報 我要評論
每個家庭都有一個收入和花銷計劃。國家也一樣。國家的收入有多少,這些錢又是如何花的,是不是都用在了刀刃上?回答這一切的,就是國家的預算報告。
“預算報告最大的特點是更加關注民生。”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廳長蘇道儼今天對記者説。他翻出剛拿到的《關於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説:“雖然這個報告還有待審議,但從財政支出方面看,民生問題佔了很大比例。這和溫家寶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是完全吻合的。”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人大代表,他們稱,預算報告完全是依法作出的,而且財政法律建設取得的成就,在預算報告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亮點之一收費改為徵稅更加合理科學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財政廳廳長李岷在談及預算報告的法治亮點時,第一句話就是:“把一些不該收的費改成稅最值得肯定。”他舉例説,過去收取養路費,現在不收了,影響很大,對老百姓更有好處了;營業費過去一直在收,現在不收了,對企業有很大好處;交警罰款,過去留存一部分作經費,現在改了,全部上交。過去曾存在老百姓和交警對罰款討價還價,不要發票是不是可以少點?現在沒這個必要了。
“不是取消一種費就要改成什麼稅。收稅是要有法律依據的。在研究出臺徵某項稅的時候,考慮的因素很多,比如有利於節約資源,有利於企業發展。”李岷説,費改稅,使財政收入和支出都更科學了。
亮點之二支出科目細化而且透明
蘇道儼代表説,縱觀預算報告,預算支出的科目是非常細的,各種開銷一目了然。據他講,財政部早在2006年就要求財政部門編制的預算報告必須讓人大代表易讀、易懂,這樣要求的結果就是,預算支出科目越來越細,而且預算支出每一項都透明。
“今年比往年更加透明了。預算支出列了15項,每一項都説得很詳細,這在過去是沒有的。”蘇道儼説,為了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預算報告對“三農”問題很關注,專門列出了“三農”的支出合計,支出細目。比如支持農業生産去年花了多少錢,對農民的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每一項花了多少,這極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監督。
亮點之三預算法修訂取得重大進展
報告提到,預算法修訂取得重大進展。
預算法是1994年3月22日由八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于1995年1月1日施行。“預算法是編制預算最重要的法律依據。其中不僅包括預算如何編制,還包括預算收支範圍、預算執行、預算管理職權、預算審查和批准、預算調整、預算監督等重要內容,如此重要的法律只有七十九條,太粗了。”蘇道儼説:“現在已經很不適應了,現實的做法事實上已經對預算法作了修正。但法律必須經過法定程序修訂。近幾年社會各界對此極為關注。”他説,預算法修訂最大的地方是部門預算,這也是預算法的核心內容之一。
今天中午,因為人大代表都在休息,記者蹲在李岷的門口守候著,因此在開會前的幾分鐘,記者再一次對他採訪。他説:“預算法的修訂,在部門預算方面科目增加了,最大的特點就是更加透明,更加科學,這已經達成了共識。”
亮點之四對中央部門預算支出進行績效評價
預算報告指出:“中央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評價試點,從2008年的74個部門108個項目擴大到94個部門167個項目上。”蘇道儼頗有感慨地説,這是很不容易的。
“對於中央部門預算中支出比較大的項目,進行績效評價,通俗地講,就是看你花這麼多錢,到底值不值。對於一個險、病工程的維修、保養,應該花費多少錢合適,實際上花了多少錢,要進行評價,這對中央部門在進行預算支出時是有壓力的。”蘇道儼説。
據他講,這項試點早在2008年之前就開始做了,2008年、2009年試點範圍不斷擴大,以後會在所有中央部門預算中推廣。這實際上就是將中央部門預算的執行放在聚光燈下,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監督。
亮點之五財政政務公開更加及時透明
有人大代表向記者説:“現在好多了,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到預算報告,還可以拿回去好好研究,再進行審議。以前每一個團才幾本,看完了就收回。”
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教授近幾年一直在呼籲“財政民主”。他對記者説,人民有理由知道國家每一分錢是如何花的。
2009年10月16日,廣州市財政局在將本級114個職能部門的預算全部公開放到了“廣州財政網”上,引發社會各界熱議。
蘇道儼表示,道理很清楚,但要公開政府預算並不是容易的事。首先是現有法律的制約。財政預算在過去是秘密,是受保密法規範的。在保密法沒有修訂的情況下,公開財政預算有違法之嫌。其次是在技術上有難度。比如教育經費,它不僅僅在教育部門,有些部門自己有學校,它會將一部分經費分配到學校。這就需要一一進行統計。
即便如此,財政預算還是越來越公開透明了。蘇道儼介紹説,每年廣西的預算報告,在經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後,都會在網上、報紙上公開,任何人都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政府把錢花在了什麼地方。
責編:張恪忞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