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數據傳遞我國經濟發展重要訊息

2010年03月05日 15:01  新華網 我要評論

    在3月5日開幕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以及計劃報告、預算報告中的一些經濟數據指標引起了強烈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有關專家認為,經濟增長目標、消費價格漲幅、進出口增長目標、財政赤字、新增貸款和新增就業人數這六大數據,傳遞出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訊息。

     GDP預期增長8%左右:著眼于轉變發展方式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預期目標8%左右。這個數字與去年預期目標一樣。

    “兩個8%內涵不一樣。”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説,去年的8%,最重要的是保增長,要在極為困難的局面下保持必要的經濟增速。而今年8%的增長預期,意味著要在經濟企穩回升基礎上,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今年8%‘含金量’更高。”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行長盛松成認為,去年中國經濟8.7%的增長主要靠投資拉動,這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一種有效手段。但今年更強調增長方式的轉變,更追求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率的提高以及可持續性。

    “今年‘三駕馬車’前景總體良好,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回升勢頭。在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能再重復舊的發展模式,要把更多精力放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説。

     CPI漲幅3%左右:溫和上漲不必過分擔心

    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在經歷了近一年的下降後轉為上升,社會各界普遍關注通脹問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的預期目標在3%左右。

    “今年將物價調控目標設定在3%左右是綜合考慮經濟增長、通脹壓力以及社會承受力等多方因素的結果。”全國人大代表、東北財經大學校長艾洪德説,有人擔心今年是否會出現較大的通脹壓力,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沒有必要過分擔心。

    當前推動CPI上揚的直接因素更多來自蔬菜等食品類價格。房地産等資産價格的持續上漲,以及充裕的流動性,是導致通脹預期的主要原因。隨著經濟的轉暖,企業普遍開工生産、採購原料、恢復産能,居民消費熱情也不斷提高,價格指數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是經濟回暖過程的必然結果。但由於供大於求的總體格局沒有發生改變,糧食連續6年豐收農産品供應比較充足,因此物價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

    “全年CPI可以控制在3%左右,是比較溫和的可接受的。當然資産價格特別是房地産價格的大幅上升,確實應該採取合理調控措施。”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説。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