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旱五問:訪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

2010年03月29日 16:03  新華網 我要評論

  一場波瀾壯闊的抗旱救災攻堅戰正在西南大地如火如荼地進行。

  人們在鏖戰旱魔的同時,心存疑問:在西南這樣的豐水區,緣何頻繁出現旱情?應該怎樣看待當前的旱情?全國防汛抗旱的“中樞機構”是怎樣緊急行動的?重旱如果持續下去怎麼辦?百年不遇的重旱給我們帶來哪些警示?

  26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為我們解析與當前旱情有關的五大熱點話題。

  一問:豐水地區緣何頻現旱情?

  記者:西南地區是全國名副其實的豐水區,這次重旱區雲南的水資源總量位居全國第三。但是,在人們的記憶中,這些地方好像旱情不斷,今年更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其中原因有哪些?

  劉寧:我國水資源的分佈不均,既體現在區域上,也體現在一年四季間。西南地區大江大河多,降雨整體豐盈,但是,每年春季都是這裡的枯水期,因而經常出現春旱。這也不足為怪。

  應該説,今年出現重旱,降雨少、來水少、蓄水少是主要原因。去年秋季以來,西南大部降雨、來水持續偏少、庫塘蓄水嚴重不足。與多年同期相比,雲南、貴州大部及廣西、四川、重慶部分地區降雨總體偏少五成以上,一些地區偏少七至九成。西南地區水庫很多靠降雨蓄水,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機,水庫就只能吃老本。面對大旱無能為力。

  今年這場罕見的大旱,“工程性缺水”也是重要因素。大旱充分暴露了抗旱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凸顯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西南地區的極端重要性。其實,我國西南地區大型水庫和骨幹水利工程很少,以貴州為例,全省中型水庫僅34座,蓄水總量不到20億立方米。加上發育完全的喀斯特地形導致水資源向地下滲漏,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

  另外,雲貴高原群眾居住分散,抗天災能力弱,一旦遭遇大旱,群眾賴以生存的小水窖在缺少水源補充的情況下更是難抵旱情,人畜飲水很容易出現困難。

  二問:怎樣看待當前旱情? 

  記者:目前全國旱情如何,有何特點,會不會出現“南北同旱”的局面?

  劉寧:從全國範圍看,西南地區旱情最為嚴重。氣象部門預報,預計未來幾天西南旱區將有小雨天氣出現,但重旱區仍無有效降水,旱情仍將持續,損失會繼續增加,抗旱救災的難度也會進一步加大。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認識和心理準備。

  雖然目前全國受旱面積與多年同期基本相當,但往年旱情主要出現在北方,而今年的旱情則集中在西南地區,5省(區、市)耕地受旱面積9654萬畝,佔全國受旱面積的85%;雲南耕地受旱面積4920萬畝,佔全國受旱面積的43%。更為嚴重的是,因旱飲水困難尤為突出。全國因旱飲水困難人數達2359萬人,是多年同期的2倍多,其中80%集中在西南5省(區、市)。

  今年的旱情持續時間長,損失嚴重。雲南省大部以及廣西、貴州等省區局部從去年10月份就出現旱情,比常年同期提前了2個至3個月,目前已持續受旱近6個月,且仍呈發展趨勢。

  更需要注意的是,北方地區旱情也已露頭。北方地區“十年九春旱”,若後期出現少雨溫高多風天氣,北方地區的旱情將會迅速發展,可能面臨南北方同時抗旱的嚴峻局面。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