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致富經 首頁
>>本期節目視頻
>>更多節目
記者到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採訪的時候,當地已經下了一個星期的連陰雨,雖然冒雨,村民們還是忙著到地裏采收一種叫吊瓜的東西。
記者:“裏面那個黑的是什麼?”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甘元村村民于基敏:“這個是瓤,中間是瓜子,有一層薄膜包著。”
記者:“像泥巴那個是瓤?”
村民于基敏:“是瓤。”
記者:“這個瓜子直接能吃嗎?”
村民于基敏:“現在也可以吃,炒熟了,加工以後也可以吃。”
每年的9、10月,這裡的村民都開始收穫、加工吊瓜。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甘元村村民李琳:“這個籽二十多元錢一斤,皮也能賣5塊錢一斤。”
記者:“那你們一天能摘多少?”
村民李琳:“一天光扒籽能拔個四五十斤。”
市場上的普通瓜子不過幾塊錢一斤,吊瓜子為什麼每斤能賣二十多元?這些瓜子賣到哪去?為什麼能值這麼多錢呢?
2004年,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的甘元村來了一個叫張光學的人,他在村裏給大家介紹一種叫吊瓜的東西,並且聲稱只要種上吊瓜,一畝地就能收入三四千元。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甘元村村民劉明喜:“我想一畝地能産三四千塊,我感到很驚奇,在我心目中産生懷疑。”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甘元村村民何貞貴:“因為這個東西咱沒看過,他説的再好,我們不相信。”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甘元村村民王明亮:“心裏很有想法,這個吊瓜在我們當地是不是能種,是不是有産量,我一直抱著懷疑這個態度。”
雖然吊瓜是個新鮮玩意,但是,大家對張光學都不陌生,他上世紀90年代就背井離鄉到江蘇宜興打工,後來,張光學和妻子在江蘇辦起了一個保溫材料廠,在那裏,張光學發現當地有一種沒見過的瓜子賣得很貴。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甘元村村支書張光學:“我看那個效益蠻好的,在我去的時候,96年期間,我就打聽到吊瓜是香港的老闆過去收的,當時收到80塊錢一斤。”
吊瓜又叫栝樓,原産于江蘇、浙江一帶,本來是野生的,當地人把裏面的子取出炒制之後,發現味道很香,開始大規模的人工種植,最初一斤瓜子能賣80多元,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逐漸降到20多元一斤。
張光學回村是有原因的,平橋區的鄉政府把他從江蘇請回來當甘元村的村支書,讓他回鄉帶動鄉親們致富,沒想到,自己剛想甩開膀子大幹一場,村民們就開始怨聲載道。連自己的妻子也和自己對著幹。
張光學的妻子方國鳳:“要不然把廠子賣掉,回到村裏,他説你帶著廠子幹,兩頭跑,我説你真要去村裏,我説咱們兩個就離婚,最後我就要挾他。”
張光學騎虎難下,他只好把保溫廠交給妻子打理,自己硬著頭皮回村當支書。2005年9月,正是村裏忙著收水稻的時候,他自己拿出二萬多元,在運輸公司租了兩輛大巴車,帶了64個村民免費參觀浙江長興的吊瓜基地。
浙江省長興縣是我國最大的吊瓜生産基地,張中明是當地最大一家吊瓜子加工廠的負責人,經過加工之後的吊瓜子每斤售價在三四十元,主要銷往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一直供不應求。
張光學並不是要打無準備之仗,他在發動村民種植之前就和張中明商定了種植回收的協議。
浙江長興吊瓜子加工企業負責人張中明:“我們認識了就是老朋友了,然後他説他到這裡發展,我説可以的,反正量我們是肯定需要的,有多少,要多少。”
經過技術人員的認定,當地的土壤和氣候都與長興縣比較接近,村民們看到浙江的吊瓜産業已經這麼成熟,再加上張中明願意以每斤20元的保底價回收,這些本來還抱著看熱鬧心情的村民開始動心了,回村以後商量著到底要不要種幾畝試試。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甘元村村民何貞貴:“動心了,因為它那個價格比較高,吊瓜畝産200多斤,價值可觀,一畝地就能賺三四千塊錢。”
去浙江學習的村民都想種吊瓜,但是水泥柱、鐵絲網、種苗每畝要投入1300多元,村民們都不願意承擔這個風險。無奈之下,張光學把做生意時候攢的78萬元免費發給村民,讓他們搭棚種植,種出來的瓜子還包回收。張光學怕妻子不同意,一直沒敢告訴她。
張光學:“那時間等著跟我離婚,其中20萬是我偷出來的。”
張光學的妻子方國鳳:“我們村上沒有錢,他自己回去也沒跟我講,回去給我的存摺本拿去取了20萬,當時我不知道,最後我用錢的時候才發現的。”
吊瓜可以立體種植,很多農戶都把吊瓜種在了紅薯和花生地裏,不花錢也不用找新的地方,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2006年,當地有114個農戶種了600畝吊瓜,當年結出了10萬多斤吊瓜子。采收之後,農戶需要把吊瓜子從吊瓜中取出,去掉黑色的瓤。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甘元村村民李琳:“如果人工的話就這樣洗,人工慢一點。”
記者:“為什麼要用這個?”
村民李琳:“瓜子外面還有一層內皮,可以磨掉,磨掉以後,就露出瓜子了。”
洗掉瓤的瓜子再經過兩天的晾曬就可以銷售了,當年,張光學以每斤20元的價格從農戶手裏收上來5萬斤瓜子,自己炒制,通過超市銷售,這種加工好的瓜子每斤在當地能賣到35元。
顧客:“這個瓜子相對比別的貴一點,它的瓜子比較飽滿,另外新産品咱也想試試,經濟條件好了,中秋節送父母這塊咱也不在乎。”
顧客:“這個瓜子肉多,比別的瓜子肉多,再一個吃了口不幹,口感好。”
經過四年的時間,張光學收回了當初投入的80多萬元。妻子方國鳳看到張光學並不是一味的往裏投錢,也有自己的長遠計劃,慢慢回心轉意,態度不再那麼強硬,還回村幫他炒制瓜子。
張光學的妻子方國鳳:“大豐收的時候我都要回來搞加工,在合作社這裡幫忙,每年都給他幫忙,加工炒瓜子。”
2006年之後,農戶們開始自己投錢種吊瓜。到2009年,當地的吊瓜種植面積達到5000多畝,一年的産量能達到70多萬斤。每年的9月末,張中明都會從浙江的長興縣趕到這裡收購吊瓜子。
記者:“他這個貨怎麼樣?”
浙江長興吊瓜子加工企業負責人張中明:“這個貨可以的。”
記者:“怎麼算好的?”
張中明:“一個是看顏色,一個看飽滿度。”
記者:“什麼樣的顏色比較好?”
張中明:“像這種。”
記者:“顏色比較深的。”
張中明:“對。像這種就不行,像白的就不行,空籽,裏面沒肉的。”
張光學:“這個還不幹。”
張中明:“還要再曬個一天差不多。”
吊瓜的果皮曬乾以後,當地人以每斤五元的價格賣給中藥材收購商。吊瓜子一半被浙江客商收購,一半炒制之後在本地銷售。預計2010年,當地的吊瓜種植面積能達到1萬畝。
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
首播:每週一至週五21:17-21:47
重播:每週二至週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更多精彩致富招數<<
>>返回 致富經 首頁<<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