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經]掙錢全靠減掉4斤水(2009.10.9)

2010年02月24日 15:10  往期《經濟視野》文稿 我要評論

  

 

>>返回 致富經 首頁

>>本期節目視頻 

>>更多節目

在北京最大的水産批發市場裏每天的鱸魚交易量達到5萬斤,在這有80%的鱸魚都來自廣東順德,順德鱸魚為什麼能在這裡佔到這麼大的份額呢?

市場銷售商陳淑芬:“他用純氧運到北京的,就是冷藏車用純氧運到北京的,到北京那魚幾乎全是活的。就是死亡率低,死亡率低,他們經過技術處理處理之後的那個魚到北京之後我們還可以運到東三省,還可以走西北。東北西北用的幾乎都是我們的魚。”

死亡率低,價格便宜讓順德鱸魚有了佔領北京市場的優勢,而能做到這一切,就是取決於運輸過程中水和魚比例的改變。

導致這種改變的是2004年順德鱸魚産業遇到的一場風波。

2004年做了20年水産運輸生意的黎經武遇到了他多年未見的一場波折。他經營多年的上海市場忽然間出現了危機。

鱸魚流通商黎經武:“就讓回給江蘇的市場了,綜合來來講常規來講,本地要讓回三分之二了。”

早在2004年之前順德的鱸魚一直是賣到上海市場的,曾經佔到上海市場一半以上的銷量。

可是為什麼忽然間黎經武要讓出這樣大的市場份額呢?

在鮮活農産的運輸中的行業內有一種不成文説法,就是運輸距離在100公里之內的範圍,被稱之為“黃金距離”。只要在100公里之內,即使運輸辦法簡陋一些,也能保證産品的鮮活。

而在上海搶佔黎經武市場的正是位於“黃金距離”之內的江蘇鱸魚。江蘇省2004年前後開始大規模養殖鱸魚,這種養殖規模嚴重衝擊了黎經武本已經在上海佔領的市場。

隨著上海市場份額的減少,順德當地農民養殖的鱸魚卻是大量積壓。

鱸魚養殖戶黃髮成:“變化大,便宜的時候只有6元多。”

鱸魚養殖戶冼賽朝:“價格全年都是5元多,價格可能不知道怎麼講,5元錢5元多。”

與此同時,黎經武也一樣很發愁,賣的魚少了,他損失了很大一部分收入。怎樣才能解決眼下的難題呢?

北京和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兩個農産品銷售地,上海市場覆蓋華東,而北京市場覆蓋北方。要解決眼下的難題,黎經武只能選擇到北京闖一闖。

鱸魚流通商黎經武:“如果這邊出塘的價格走高了,那邊走低了那可能這邊的流通就往北線走了。”

根據以往的慣例鮮活鱸魚運送中需要1斤的魚搭配5斤的水,黎經武把魚從廣東運到北京一大半都是水。這無形中增加了運輸成本,黎經武知道如果這樣,他的魚到了北京也沒有競爭優勢。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