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致富經 首頁
>>本期節目視頻
>>更多節目
2009年11月8日 山東武城縣第三屆辣椒文化藝術節
這天,武城下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霧,灰濛濛的天卻絲毫沒有影響來自全國各地的嗜辣高手在這裡一決高下。
現場:如此吃辣椒,我感到今年是第一次見。
選手們個個都緊盯著主席臺邊上的轎車大獎,忙不迭地王嘴裏塞著辣椒,按比賽的規則,就是看誰在一分鐘之內能吃掉多少這種很辣的朝天椒。
現場主持人:今天,第一個把盤子裏的辣椒全吃了的選手已經誕生。
經過幾輪的比拼,這位女孩一分鐘吃掉38個朝天椒,而這位小夥子更厲害,他一分鐘吃掉80個朝天椒,他倆各贏得了一輛QQ轎車,然而,這場比賽的最大贏家並不是他們,而是這位叫譚英潮的人,他利用這次活動為自己做了一次最大的宣傳,説起譚英潮,在當地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
經紀人:開玩笑,哪個不認識譚總?譚總,你問一個小孩,説英潮公司的,都認識他,你問一個老人,80歲以上的她都知道。他好,百分之百的靠他掙錢。沒有他的話我們這地方不可能發展這麼快,是不是?這個産業不可能做得這麼大。
從1999年到現在的十年時間裏,譚英潮從一個不知名的辣椒經紀人,發展成為銷量3萬噸,佔整個武城辣椒産量80%,産值上億的辣椒生産企業,一個做辣椒生意的經紀人,怎麼在十年時間一人撐起一個地方的支柱産業?在眾多的辣椒經紀人,他把握住了哪幾個關鍵的機會,使他脫穎而出,做到一家獨大的呢?
辣椒種植是山東武城縣的一個支柱産業,在上個世紀90年代,種植面積達到5萬多畝,總産量4500多噸,辣椒面積的不斷擴大,催生了不少辣椒經紀人,他們通過幫外地的收購商在本地收購辣椒,賺取一定的手續費。
經紀人:當時都是搞代收。
記者:那時候譚英潮也是代收嗎?
經紀人:按當時的條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
譚英潮在當時也是一個辣椒代辦,但他的心和其他辣椒經紀人並沒有在一個起跑線上,他不滿足只做代辦賺來的小錢,一直都在暗地裏等待機會做大生意。
譚英潮:我不做代辦,看不上那錢,就是説我想掙大錢,我想把這個産業做大,我就要自己收購自己銷售。
1999年,一個機會終於來了,譚英潮不失時機地把握住這個機會,不僅使他一戰成名,也成為他事業的一個轉捩點。
1999年,武城縣的辣椒産業遇到了一道坎兒,幹辣椒的價格急劇下跌。
譚英潮:最好的辣椒才2元多錢1斤,2元多錢1斤,農民根本就不夠本錢。
辣椒價格的急轉直下,讓很多經紀人沉不住氣了,紛紛拋售手中的辣椒,在這些經紀人中,只有譚英潮是個例外,他不僅沒有拋售手裏的辣椒,而且還多方籌集80多萬元,開始大肆收購。
譚英潮:別人不收我也收。看著辣椒就不想走,就是見到辣椒就想收,這200多噸辣椒在別人看起來,他收了200多噸了,我覺得還少,如果有錢的話,我收500噸。
經紀人:當時那一塊,我們這個市場好多經營戶一看他收,也都是存3噸5噸的,7噸8噸的。
經營了十多年辣椒生意的譚英潮預料到,辣椒價格的暴跌,肯定會導致第二年種植量的銳減,價格會因為缺貨而回升。果不其然,2000年3月,武城縣的辣椒種植面積銳減,市場上的辣椒少到有錢都買不到的地步,這時,譚英潮手裏的200噸辣椒,成了他事業做大的一個重要的砝碼。
2000年5月的一天,譚英潮接到一個電話,電話是一家生産辣椒粉、辣椒醬的韓國獨資公司打來的,那家公司年消耗幹辣椒一萬多噸,在業界也是非常有名的,給譚英潮打電話,正是因為他手裏的200噸辣椒。
譚英潮:聽了電話以後就盼他來,來看看那個辣椒,要不是缺辣椒,那一年,他肯定不會找我。
經過談判,對方讓他在一個星期內準備50噸幹辣椒,一星期後,譚英潮把50噸辣椒送到多元公司,這是譚英潮做大的一次機會,他不想輕易地放過,卸貨後,他沒有馬上離去,而是在工廠裏捕捉著每一個細節。
譚英潮:沒事圍著他的工廠轉轉,我看到有上100人在那裏去辣椒把。
這一轉,讓譚英潮發現了一個秘密。多元公司將各地送來的辣椒倒在一起晾曬後,還要組織工人去掉辣椒把,把少部分顏色不純的辣椒挑揀出來,這讓譚英潮覺得這是一個拿大訂單的機會,想讓公司老闆在眾多的供應商中關注自己,産品就得與眾不同。
在準備第二批辣椒的時候,他召集了十幾個工人,把廠門一鎖,做了一個旁人從來不做的工序---給辣椒去把、挑選。譚英潮的這個做法,讓妻子覺得很不理解。
王振芹:為什麼去把都不理解大傢伙,既增加成本,婦女的勞動力又難管,你為什麼去把?
工人:因為我們原來都是初加工,初加工,改變了以後,現在改變了,我們都不怎麼理解。
儘管家人和工人都不明白,譚英潮為什麼去了一趟多元公司後,會變得這麼多事,但譚英潮堅持第二批50噸辣椒一定要這樣做。當他把這50噸辣椒拉到多元公司時,在眾多辣椒供應商拉來的辣椒中,他的辣椒脫穎而出。
多元公司經理:在院子裏都是放了,放了以後,這個辣椒一去比較的時候,在很遠的地方一看的時候能看出來,顏色,顏色很好,那個顏色好都是誰的?是譚英潮的。
譚英潮:你看看,這個辣椒在這裡面很明顯,拿出來,你看,把這幾個拿出來,馬上就好了,馬上好了,好看多了,到那裏,到多元一倒,一片紅。再一去把的話,你看去了把的,老董,你倒出來,你看,完全不一樣了,完全不一樣了。你看看這個辣椒,這個誰不喜歡?又大又紅。
做好了一個細節,讓譚英潮把握住了一個機會,來自多元公司的訂單開始源源不斷。
多元公司經理:200噸、300噸,以後1000噸、2000噸、3000噸,這樣我們合作了。
一年後,譚英潮從開始的50多噸訂單上升到了6000多噸,一點小小的轉變,使譚英潮一下佔據了多元辣椒供應量60%的份額,成為多元公司最大的辣椒原料供應商,而他為了穩定自己的貨源,每年都與武城縣的1萬多農戶簽訂購銷合同,收購量佔整個武城辣椒産量的50%以上。
就在譚英潮春風得意的時候,2004年,他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機。2004年3月,多元公司突然告知譚英潮,韓國方面停止要貨,失去了訂單的多元公司不得不停止一切生産。
譚英潮:當時腦子就懵了,訂單要沒有了,你説這個怎麼辦這個事?貨發了這麼多,錢當時也給不了我。
記者:差多少?
譚英潮:差1000多萬。1300-1400萬元那時候。
多元公司停産,欠著譚英潮1000多萬元的貨款無法償還,可讓他擔心的是,與他簽訂訂單的農戶!
譚英潮:他這個訂單失去了,這是訂單一方面的,另一個是什麼呢?還有我發展這麼多種植戶怎麼辦?辣椒賣給誰去?
那幾年,與多元公司合作,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收購辣椒的流動資金,譚英潮每年要向銀行貸款1000萬元。等多元公司結賬再還貸,眼看1000萬元貸款馬上要到期了,而多元公司欠自己的1000多萬元卻要不回來,譚英潮很是著急。
譚英潮:銀行要跟我要貸款,我又還不上,誠信沒有了,如果我這個企業上了黑名單,在其它銀行也貸不出款來了,就沒法經營,一切從零開始。
讓譚英潮欣慰的是,辣椒還在多元公司的庫房裏,萬一款追不回來,賣辣椒也是一步棋。經過協商,對方同意讓譚英潮幫把庫房裏的辣椒賣出去。
譚英潮:他給我這個消息以後,我好像減輕了一半的壓力,有辦法了,有活路了,我就抓緊時間聯絡以前的老朋友。那些客戶。
王軍,譚英潮多年的好朋友,辣椒經營大戶,當譚英潮找他幫賣辣椒時,王軍一口氣就要了800多噸,得到這些老朋友的幫助,譚英潮松了一口氣,他相信用不了多久,這批辣椒就會賣掉,自己也會從多元公司那裏拿回1000多萬元欠款。
可就在這時候,出現了一個意外情況。
王軍:裝的過程當中,我倒了幾包一看,有霉變的,有霉變,我説這不敢要,出口對這個霉變要求很嚴格,我説你從庫房裏直接拉我是不敢要了。
譚英潮哎喲,這一下子又回到了零,又一盆涼水,他不要,這麼一垛辣椒,當時我心裏也沒底了。
辣椒放在庫房裏有六米多高,多元方面只同意直接從庫房出貨,不讓挑選,王軍當然不接受這個條件,他把剛裝到一半的辣椒卸車退了回來,其他的經銷大戶也不敢要了。更讓譚英潮著急的是,還有兩個月鮮辣椒就要上市了,如果不搶在鮮辣椒上市前把這批貨處理掉,那這1000萬元就會縮水一半以上。
譚英潮:辣椒縮水了五百萬元,銀行再崔我還貸款,新辣椒上市,我和農民簽的回收合同再沒法執行,那一下乾脆跳海吧。
庫房裏到底有多少辣椒發黴,他心裏也不清楚,如果這辣椒賣不出去,那他事業徹底沒了希望。多元欠自己的錢收不回來,銀行的錢還不上,自己的一切都得從零開始。更嚴重的是,如果不能按時收購農民的辣椒,後果不堪設想。現在他只剩下唯一能翻身的機會,就是在短短的兩個月,把上萬噸的辣椒買掉。
譚英潮:你定個價,我拉出去,我自己來解決,那實在是沒辦法了,你怎麼辦?再去聯絡客戶,客戶到這一看這個情況,還是不裝,那不就完了嗎?時間耽擱不起。
譚英潮提出,不管辣椒是否發生了霉變,自己全部拉走。雙方定好價後,譚英潮就在膠州找了個地方作臨時倉庫,將辣椒運出來。
記者:你們從多元拉了多少出來?
譚英潮:像這麼大的車300多車,甚至還有比這個車大的,兩個月,二三百車拉出去,倒出來,倒出來以後再裝到車上。
譚英潮叫人把貨一包一包地倒出來,看到霉變的辣椒還是比較少,他馬上給王軍他們幾位經銷商打電話。
王軍:説你快過來看吧,我在這兒,你過來看一下吧,場面很熱烈,很多人在挑,行,我過去一看,確實是這個情況,滿滿一院子貨滿滿一院子人,這不,事後,我説行吧,就按你挑選的標準我就可以要。
工人:搶著要,我去的頭一天,我真沒想到那樣,這就是紅老虎,一個真是暴利,一個説賠就賠了,風險很大。
兩個月的時間,譚英潮收回了900多萬元。終於在新辣椒上市前渡過了這場危機,但是,這場危機讓譚英潮遭到重創。失去了多元這個大靠山,他的業務幾乎歸零。幾年的貿易生涯讓他曾經風光一時,一次大浪卻又讓他抬不起頭來,然而,讓他想不到的是,和多元這次合作創造的機會並沒有消失,而且成為他的事業再次壯大的基礎。
2005年,雖然和多元公司的的合作暫時停止了,但譚英潮企業的規模上來了,和農民簽訂種植辣椒的規模也上來了,為了維持企業的運營和收購農民的辣椒,譚英潮正在處心積慮地想著企業如何發展時,一個突發事件,又給他帶來一個發展的機會!
2005年2月18日,英國就含有添加蘇丹紅色素的食品向消費者發出警告。蘇丹紅是一種化學染色劑,用於機油、鞋油等工業産品的染色。2月23日,中國禁止將蘇丹紅用於食品生産。
這起看來與譚英潮毫不相干的事件,卻讓他嗅到了新的商機。譚英潮感覺到,化工色素將會退出食品添加劑市場,取而代之的是天然色素,而辣椒就能萃取紅色素。
辣椒紅色素的附加值很高,幹辣椒加工成辣椒紅色素後能提高一倍的價錢。譚英潮決定將原有的工廠改造,加工辣椒紅色素,這引起了縣政府的重視。
樊兆傑縣長:龍頭企業如果做不起來,那麼這個辣椒産業相應地也要萎縮,我們支持這個龍頭企業,就是支持全縣辣椒産業的發展,就是要給辣椒種植的這些農戶一個發家致富的機會。
2005年,武城縣的辣椒種植量已經達到了15萬畝,僅譚英潮的公司就帶動了上萬戶農民種植辣椒,縣裏自然不希望這樣一個龍頭企業因此倒下。
2005年,在縣裏的扶持下,譚英潮生産了80噸辣椒紅色素,2006年3月,他帶著生産的樣品到青島,和韓國客商洽談,韓國客商對辣椒紅色素很滿意,決定跟譚英潮合作,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情,讓這次合作化為泡影。
譚英潮:這個顏色還可以,拿起手指頭往嘴上一抹,他説你這拿錯了吧?他説這是色素還是辣素?辣、辣。我嘗嘗,也是。
中間人老楊:我對這個也是外行,因為我是中間人,我作為介紹人來講,我覺得這個事也沒面子,最後譚總就説,可能拿錯了,最後帶著樣品就回來了。
從紅辣椒幹中提取、分離而成的辣椒紅色素,除了食品中使用外,在其它領域也有廣泛應用,例如化粧品中的口紅,就有辣椒紅色素的成分。因此,辣椒紅色素中,不能含有包括辣味在內的任何異味。譚英潮生産的辣椒紅色素還有辣味,説明産品還不合格。
譚英潮:從來沒有過壓力這麼大,見了人,就説,唉,你怎麼好好的幹這個項目,怎麼好好的上這個項目?做貿易多麼好,放著生意不省心,又幹這個。
為這個項目,譚英潮前後從銀行貸了5000多萬元投了進去,如果這個項目不成功,那他欠下銀行的鉅額債務一輩子都還不清。這時候的他除了再往裏扔錢外,已經沒有退路了。
譚英潮拿著樣品跑了幾次青島,請教一位專家。在那位專家的指導下,他終於生産出合格的辣椒紅色素産品。2006年5月,他再次聯絡上那位在青島的韓國客商。
譚英潮:來了以後,就説,不會再辣了吧?我説不會再辣了,我説上次拿錯了,不信你再試試。
但那位客商不敢再品嘗他的産品,見到這個情況,譚英潮便親自品嘗給那位韓國客商看。經過這麼一折騰,韓國客商決定試著跟譚英潮合作。
譚英潮:他認可了,要100公斤要50公斤他認可了現在,第一次他不但不認可還笑話我們,你這是紅色素還是辣椒精?搞得我們灰溜溜的。
2006年,辣椒紅色素一項就為他賺了600多萬元。就在他生意紅火的時候,停産了兩年多的多元公司給譚英潮帶來一個消息,這個消息興奮得使他徹夜難眠。
2007年,韓國方面準備到中國來檢查多元公司的生産環境及設備情況,而這時的多元公司經過十幾年的生産,設備已經老化,加上2004年後一直停産,廠房破舊不堪。為了保住到手的訂單,多元決定到膠州建新的廠房,並在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通知給譚英潮。
譚英潮:他説我們想把工廠搬到膠州去,你看你經營辣椒這麼多年,你膠州有朋友,咱可以到那裏看一看,我們合作。
得到這個消息,譚英潮不再滿足只做多元公司的原料供應商,他決定想辦法將雙方的供銷關係變為合作夥伴。
譚英潮:如果他把工廠落戶在膠州,我還是一個供應商,他到武城來投資,和我合作了,那我也是一股東,而且我們所有的訂單,所有的加工,都是我們的事,那我們就主動了。
如果能與多元合作辦廠,那麼,自己就能掌握終端市場。可怎麼才能説服多元公司與自己合作並把廠址選在德州武城呢?譚英潮得知,停産了兩年的多元公司資金很緊缺,便決定從資金上入手。
譚英潮:這樣德州那邊的固定資産投入,土地房産、設備由我來投資,你就有定單就行了,我們就各50%,我説這個以後,他説那行。
2007年10月,他們在武城縣的合資公司開工,全新的廠房全新的設備,達到了韓國公司的要求,這一年,他們的5000噸辣椒面等産品銷往韓國,賺到了2000多萬元。2008年,英潮的公司年銷售收入達到2.2億元、出口創匯1500萬美元。
譚英潮:我一天要吃掉300噸辣椒,300噸辣椒相當於1天1000畝地的辣椒,我們按全年生産10個月,我們就是3萬多噸。目前,我們武城辣椒及周邊辣椒能滿足我們一半。其他産地我們還要採購一半。
編導:周勇藻
攝像:劉傑
協助拍攝:中共山東省武城縣委員會 山東省武城縣人民政府 中共武城縣委宣傳部
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
首播:每週一至週五21:17-21:47
重播:每週二至週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更多精彩致富招數<<
>>返回 致富經 首頁<<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