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致富經 首頁
>>本期節目視頻
>>更多節目
這是一個沿海的小漁村,村民們世代以出海捕魚為生,但在這個小漁村裏家喻戶曉的,卻是一個浙江省在陸地上水産養殖的頂尖高手。
記者:認識陳文龍嗎?
村民:認識,認識。
村民:搞養殖的。
村民:陳文龍是搞養殖的,我也是搞養殖的。
這個人就是陳文龍,今年53歲。他養殖南美白對蝦平均每畝的凈利潤在浙江省範圍內是最高的。
陳文龍:一畝地的收入可以買輛小轎車,小轎車也有豪華的,好的小轎車買不起。寶馬,一百多萬,十萬八萬是可以的,好的買不起,十萬八萬的肯定買得起。
養殖南美白對蝦,平均每畝的凈利潤一般在幾千元,最多不會超過一萬元,而陳文龍養殖南美白對蝦的凈利潤卻可以達到11萬元,創造了浙江省農業吉尼斯紀錄。
陳文龍在村裏家喻戶曉,不僅僅是因為他畝産的高利潤,更是因為他不愛搭幫湊夥、喜歡獨來獨往的個性。
王安寧:我覺得這個人和別人不一樣,人家沒有的東西他喜歡做。
就是因為這種不一樣,陳文龍在搞養殖的20多年裏,只要他願意做,就從來就沒賠過錢。如果説陳文龍到底怎麼和別人不一樣,大家肯定會提起2002年的那次土地招標會。
2002年,小沙鎮計劃把11個村的600畝土地承包出去,然後由承包者投資,改造成池塘,發展陸地水産養殖。
張和平:産業結構調整,鎮裏商量之後,向外面貼了一個公告,把全鎮的人,有技術的人,來承包。
春節之前的農曆臘月二十三,小沙鎮政府舉辦招標會,把600畝土地正式對外承包。會場內外,人們的話題都集中在了陳文龍身上,並且很快形成了對立的兩派,一派認為陳文龍肯定會來爭取承包這600畝土地,因為他是當時鎮裏最大的養殖戶,另一派説陳文龍肯定不會來,因為這個人做事情向來都是與眾不同。兩種觀點都有依據。當時陳文龍做的還不像現在這樣大,為什麼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呢?
陳文龍是土生土長的小沙鎮毛峙村人,和父輩們一樣,十幾歲時就出海打漁,1983年,陳文龍出海捕魚時遭遇風浪,漁船被毀。他乾脆就放棄了出海,到岸上搞起了養殖,無意間成了小沙鎮陸地水産養殖的第一人。當年,陳文龍養了300畝中國對蝦,一年就賺到了三萬七千元錢。
陳文龍:這時候的三萬七千元,和現在的不一樣了,比現在的三百萬還多呢。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時候看不到錢,都是十元十元的,沒有五十元的。
在萬元戶還很稀罕的年代,一個毛頭小夥一年賺了三萬多元錢,這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並紛紛效倣,在之後的幾年當中,上岸搞養殖的人越來越多。
陳文龍:捕魚的人不捕了,我要搞養殖,你要搞養殖,增加到60人。
在鎮上有六、七十個人開始上岸養殖中國對蝦的時候,陳文龍卻不幹了,他跑到到附近鄉鎮的農場做工去了。
1992年,我國沿海普遍養起了對蝦,養殖規模和産量達到了世界首位,就在對蝦人工養殖如日中天的時候,一場對蝦病害席捲全國。
周晨光:1992年對蝦白斑病暴發以來,可以説中國的對蝦養殖受到嚴重打擊。
陳文龍:幾乎全部死光了,包括海南、浙江、福建、江蘇,全部死了。
小沙鎮的養殖戶也未能倖免。到了1993年,沒有人敢再承包池塘養蝦,就在別人紛紛退出的時候,陳文龍卻殺了個回馬槍,出人意料地重新承包下村裏所有的池塘搞起了混養。
陳文龍:文蛤、水白蝦,長毛對蝦,梭子蟹,四五種。
記者:當時不是全國性的蝦病嗎?
陳文龍:蝦不一樣的,中國對蝦生病了,比如南美白對蝦不會生病的。
就在大家都不敢搞養殖的那一年,陳文龍憑藉混養的方式,每畝池塘的凈利潤達到了5000元。
陳文龍:1993年的時候,我的錢賺得不得了不得了的,我1993年的錢賺得最多了,那時候我賺的錢,在定海的房子買了好幾套啊。
就是陳文龍的這種性格,讓人覺得他為人處事總是與眾不同,甚至出人意料,這次600畝土地他是否要承包,人們很難有一個準確的判斷。
2002年初,招標會就在這個會議室舉辦,30多個養殖戶參與競標。正如一些人所預料的那樣,陳文龍並沒有出現在會場。
張和平:我們把承包的具體情況給他們講明白,承包幾年,承包費是怎麼交。
招標會從早上八點,開到下午兩點半,竟然沒有一個人承包。
張和平:沒有一個人報名,他們都走了,放棄了。
原來大家是感覺到池塘改造費用太高,並且對大面積養殖的風險有所顧慮。
王安寧:一開始你來的話,你根本看都不要看了,都是雜草,稻田建起來的,沒人搞的。
鎮領導最後還是找到了陳文龍,看中的就是他的眼光和能力。他的幾次選擇都能夠帶來養殖利潤的大幅度提高。承包這600畝土地,陳文龍是最佳人選,在陳文龍了解到鎮政府的意思之後,很爽快地簽下了承包土地的合同,理由也很簡單,別人不幹了,那麼他幹。
陳文龍:人家要的話,我不來了,人家不要的話,你給我,同樣的價格給我。
在承包下鎮裏的600畝土地之後,陳文龍還放出這樣豪言壯語。
陳文龍:這600畝給我,我怎麼不搞浙江第一,我肯定要搞浙江第一。
陳文龍前幾次選擇都賺到了錢,這次他又在別人放棄600畝土地的時候高調擴張,他有什麼高招讓自己成為浙江第一呢?
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引進一種叫做南美白對蝦的品種,在1992年中國對蝦遭遇病害之後,南美白對蝦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種,2001年,南美白對蝦開始大面積推廣,利潤水平相當高,由於浙江到了冬天氣溫下降,水産品很難養殖,而這時海南的南美白對蝦運到浙江最高可以賣到80多元錢一公斤。
周晨光:11月底以後,基本是南方的對蝦來填補我們的市場。
陳文龍在別人都不敢承包的時候租下600畝土地,並且放出要做浙江省第一的豪言壯語,就是看中了南美白對蝦這樣的高價格,這次出手制勝的王牌,就是反季節養殖,然而,把600畝土地挖成池塘,再加上建大棚的費用,最少也要600萬元。面對這樣的投資規模,一向敢想敢做的陳文龍開始有點猶豫了。
陳文龍:這麼大的投資,萬一要是失敗了的話,小孩讀書都沒地方去讀了。很怕很怕的。
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裏,妻子跟著陳文龍搞養殖,風裏來雨裏去的,幾乎沒過過什麼好日子。
陳文龍:我搞養殖,她搞市場,我養她賣,最起碼15年,20年了。
如果維持現狀,600萬元可以讓陳文龍一家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萬一失敗了,那就要一切從頭再來,自己將如何面對妻子和孩子呢?但是反季節養殖南美白對蝦的高利潤對陳文龍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陳文龍:我説了不起了,這個不得了不得了的,這個經濟效益多少啊,成本不到七元,七元一斤的成本,你賣到50元的話,這個利潤是天文數字啊。
那些天,從來不做家務活兒的陳文龍,天天在廚房裏圍著妻子轉來轉去,有什麼家務活兒也搶著做。
陳文龍的妻子講不了普通話,他的女兒很了解母親當時的想法。
陳靜:20年的積蓄全部拿出來,心裏當然是擔憂的,因為不能保證將來必定會勝利的。
在家裏,一個未知的結果折磨著每一個人,在村裏,人們對陳文龍反季節養殖南美白對蝦也覺得有點不靠譜,因為建大棚養殖對蝦,當地人還從來沒人做過。
張仕春:大棚以前我們沒聽説過,只聽説過種蔬菜什麼的,沒聽過大棚養蝦。
養殖是有季節性的,如果錯過了合適的季節,那麼一年的時間就要浪費掉了,這逼著陳文龍必須馬上做出決定。幾天之後,陳文龍手裏拿著上百張存摺走出了家門。
陳文龍:600萬嘛,我們農村兩萬,三萬,都是小存摺,沒有兩百萬,三百萬一張,五萬,六萬,一萬,兩萬都有的。
陳文龍拿著存摺走出家門的時候,肯定不像他回憶時語氣那樣的輕鬆,甚至可以説,當時的陳文龍有點孤注一擲。春節前後,是浙江天氣最冷的時候,為了趕工期,陳文龍天天泡在挖池塘的工地上。沒過多久,陳文龍就病倒了。
陳靜:長痔瘡了,住院了,他沒住幾天就逃出來了。
前期的土地改造費用已經花了三四百萬元,在施工最緊張的時候,耽誤一天,就會對生産造成影響。陳文龍在醫院根本就呆不住,剛剛做完手術,就趁著醫生不注意,自己溜了出來了。
陳文龍:打車逃出來了,醫生不讓我出來,我一定要來,早上六點鐘跑出來,沒人看著我啊。
陳靜:建設在搞,他不放心,逃出來了,走路都不會走。
就這樣,陳文龍花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把600土地全部改造成池塘,並且建起了五個養殖大棚,為了保證大棚不被污染,一般來説,不會讓任何人進入。
陳文龍:我們這個大棚不能進,你懂吧。人有病菌的,像養豬一樣。工作時候以外的話,不能進,都消過毒。我們比養豬還要厲害。
為了可以獲得反季節養蝦的最大利潤,陳文龍諮詢了專家,精心設計大棚,所有設備都是用最先進的,這樣的配置在浙江省都是頭一份兒。
陳文龍:這個氧氣打下去,增氧的。這個是氧氣,氧氣打下去增加産量。這樣打下去,本身産量是1噸,打下去就是2噸。像人一樣,接氧氣,人就比較活躍了,對蝦也是一樣的。
周晨光:大棚裏面達到將近2噸畝産,這些專家就感到不可思議。
在海洋與漁業局專家的幫助下,陳文龍每畝一茬就可以養出2噸的南美白對蝦,並且可以在冬季上市銷售。
何志康:冬天原來沒有,陳文龍是第一個搞大棚養殖的。
陳文龍:相當成功,這個對蝦就是2噸一畝,10畝就是4萬斤,平均價格要賣到40元一斤,不得了了吧,一年把這個成本收回了。
在記者採訪的時候,離大棚對蝦起捕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為了説明大棚裏對蝦産量高,陳文龍要在池塘裏下一次網。
陳文龍:你看一下,等5分鐘,就可以收網了,起碼十幾斤,20斤。你看看網在動,網在動就是進蝦了。
本來約定的5分鐘,可是剛剛到了3分鐘,陳文龍就急不可待地準備收網了。
陳文龍:3分鐘就可以收了。這是3分鐘時間的,有八斤到十斤了。
陳文龍的養殖大棚每個佔地有兩畝多,第一年的時候,建了5個,第二年,增加到10個,到2005年,陳文龍的養殖大棚達到了15個,其餘的500多畝池塘也養上了魚蝦等水産品。就是這幾百畝的露天水面,讓陳文龍幹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
2002年,在別人都不敢租的時候,陳文龍承包下600畝土地,建成浙江第一個反季節南美白對蝦養殖大棚,並且以每年5個的速度增加。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5年8月,麥莎颱風登陸浙江,一時間狂風暴雨。
應豪傑:當時天氣預報也沒有報道雨量會有這麼大,大家措手不及啊。
大雨從下午5點鐘開始下,一直持續不停,並且越下越大。
應豪傑:5點開始雨量還好,到了9點雨量特別大,形容雨像潑的一樣,絕對不誇張的。
雨量這麼大,就連陳文龍這個50多歲的人都有沒見過。
陳文龍:從小都沒見過,都這麼深了。
陳靜:沙發、床全浮起來了,到現在為止,水的痕跡還是有的。
李惠麗:這裡都是水的痕跡。
短時間內,降雨量就達了將近400毫米,整個村子都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因為村子沿海的地方都築起了大壩,這時候最關鍵的就是打開閘門泄洪。
記者:當時有幾個閘門?
應豪傑:我們小沙區域是兩個閘門,一個是靠近山那邊,那個相對大一些,毛峙這個比較小。
記者:當時這個排水量不夠?
應豪傑:不是不夠,是很不夠,應該説。
雨還在不停的下,水一個勁兒地往上漲。這個時候,在泄洪現場的應豪傑接到了陳文龍打來的一個電話。
當時,陳文龍露天池塘就像這樣,閘的外面是大海,閘門的裏面就是500畝池塘,鎮裏偏偏不知道陳文龍的池塘裏還有一個閘門。
陳文龍:他們也不知道,我這裡閘門有沒有,我們閘門有這麼大的,他們不知道。
應豪傑:當時也不是很清楚,他那裏也可以排水,我們只能通過小閘門往外排水。速度太慢,老百姓心裏也比較急。
如果打開閘門,就可以大大提高泄洪速度,但陳文龍心裏清楚,打開閘門,首先被沖走的就是自己池塘裏的魚蝦,這意味著至少上百萬元的損失,但看著村裏快速上漲的水位,陳文龍還是給應豪傑打了電話。夜裏三點鐘,陳文龍打開閘門,開始放水。
陳文龍:溝這麼大,一放水,全部到這裡面去了。那邊就是大海了。都是蝦,我們放下去,不得了了,隨便誰都可以抓上來的。
記者:那麼大的水應該看不出來吧?
陳文龍:看得出來,它都是在上面。它要逃,逃就跳起來了,跳出來就看得到。
閘門開了兩天兩夜,村裏的水位降下來了。在陳文龍的養殖場,除了15個大棚,其餘的500多畝養殖塘裏的魚蝦都跑光了。
陳文龍:我辛辛苦苦養的,馬上可以收了,肯定要流眼淚。
陳文龍如果選擇不打開閘門,就不會有這麼大的損失。養殖塘放空了,可是大家的讚揚卻讓他感覺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滿足。
陳文龍:市委書記表揚我,這是我應該的,我是小沙的老百姓,老百姓搞掉了,我也是老百姓。
麥莎颱風過後,陳文龍重新翻修了池塘,重整旗鼓地搞起了養殖。這個時候,當地實施轉産轉業,很多漁民不再出海打漁。一向習慣獨來獨往做生意的陳文龍也開始有了轉變。他把自己的600畝池塘分出250畝給了轉産轉業的漁民搞水産養殖,並免費提供技術支持。
王安寧:反正跟他能賺錢,真的,你不問我,我內心也是這樣想的,真的能賺錢。
陳文龍:我捕魚知道他們的痛苦,現在魚捕不上來了,沒有辦法,我們都像兄弟一樣,漁民本身就像兄弟一樣。
2007年,由浙江省農業廳&&,開始在農業、林業、海洋與漁業三大系統開展農業吉尼斯創建活動。紀錄的形式有最高的畝産,最好的種養畝效益,最大的種養面積,等等。經過專家實地測定,陳文龍養殖的南美白對蝦平均每畝效益達到11萬元,成了浙江省的第一名。
一畝南美白對蝦的收入就可以買一輛小轎車,可是陳文龍至今為止,也沒給自己買一輛轎車,每天他在養殖場裏跑來跑去都是騎著一個用了好幾年的電動自行車。
到2009年,陳文龍已經把養殖大棚的數量擴大到25個,他把之前的利潤大部又投入到養殖場裏了。除了做浙江省的第一,在他的心裏還有一個更高的目標。
陳文龍:我現在越來越大了,越來越好了,我想今年到明年,我要拿下全國第一,今天講的。
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
首播:每週一至週五21:17-21:47
重播:每週二至週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更多精彩致富招數<<
>>返回 致富經 首頁<<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