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2月24日 11:11 往期《闖天下》文稿 我要評論
在河北省遵化市沙石嶼村,有這麼一塊矗立了40多年的石碑,它見證了一個特殊的時代,在沙石嶼人心目中,是一座不倒的豐碑。
陳玉珍沙石嶼村民:什麼意思呢?就是青石板上,底下都是石頭山坡子,本來不能種地,搞這一畝地,還要高産,就是這麼個意思,你像外賓朋友們來,紅衛兵參觀來,都拿書包給背點土啥的,搞萬里千擔一畝田,那時候這個運動還挺大呢。
解放前沙石嶼是一個“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頭”的窮山村。解放後全村人在老支書張貴順的帶領下,發揚“愚公移山”精神,開山炸石,挑土造田,成為河北山區改天換地的一面旗幟,1962年人民日報刊發了沙石嶼愚公移山的壯舉。
然而,很快沙石嶼就被另外一個小山村的光芒所掩蓋,這個村叫大寨村。
1964年,毛澤東主席説大寨“窮山溝裏出好文章”。周恩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表揚了大寨,把大寨精神總結了8個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運動隨即開始。
沙石嶼村民李鳳忠:毛主席號召農業學大寨,我們怎麼辦?老書記張貴順提出來一個持久戰的口號,要出門入戶不空手,回來帶回一把土。又提出來一個突擊戰,15到25周歲的這個青年,每天晚上要保證100人到往返十里的地方去擔一擔土,搞一個突擊戰。
這是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在沙石嶼拍下的資料,真實記錄了當年沙石嶼人開山造地的壯烈情景。
陳玉珍當年在鐵姑娘隊,李風中是大隊團支部副書記,他們和村裏100名青年從5公里外往回擔土,10個晚上就突擊墊起了一畝高産田。
陳玉珍:很大的大筐,盛的嘎吱嘎吱的挑的,我的肩膀頭這樣,壓的一層紅疙瘩,紅繭子,這手現在到60多歲了還有這個繭子,外來的媳婦要上我們這兒,把手打大泡了,現在我這個手不會打大泡了。那時候我們莊男的比較困難,因為那句話,有女不嫁沙石峪,光有石頭沒有地,誰不也去,你去就是當尾巴驢,把你使得驢似的。
儘管農業學大寨運動在十年浩劫中偏離了正確方向,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卻成了中國人永遠的精神財富。
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國農民靠一雙雙結滿老繭的大手,進行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有效改善了生産條件。
1949年-1978年,我國糧食年均增長4.13%,遠遠超過同期世界糧食增産速度。
沙石嶼的可用耕地增加了800多畝,糧食不僅實現了自足,而且成為交公糧的大戶。
沙石嶼村民李鳳忠:從1957年一直到1971年我們就向國家交售了40多萬斤糧食,到1978年我們光麥子一項就向國家交售20萬斤。
改革開放,農村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以後,沙石嶼把當年造起的地分開承包給村民,李鳳忠的地就在那塊石碑的旁邊。良好的土地基礎加上自主經營的優勢,李鳳忠的日子從貧困漸漸變得寬裕起來。
李鳳忠:酥油燈變成了煤油燈,再後來變成了罩子燈,再後來我們就變成了電燈,茅草房再後來變成了平房,再後來變成了水泥瓦房,我們現在變成了,大部分變成了紅瓦房,還有的戶變成了居民樓,沙石峪過去是野菜糟糠填肚皮,數九寒天無棉衣,現在吃的可以説不説是雞鴨魚肉上滿席,得説頓頓都是白麵和大米。
村民們過上寬裕日子之後,開始籌資籌勞改變村容村貌,80年代建起水塔吃上了自來水,90年代修通出村公路並新建了學校,儘管為此村民們既要出錢還要出力,但為自家村裏做事,他們覺得理應如此。
然而進入新世紀,特別是近幾年,他們發現一切都在改變,村裏家家戶戶通了水泥路,還裝上了路燈,這些沒用村民們出錢;生病也有了合作醫療,住院可以報銷;義務教育免費以後,如今上高中也不用掏一分學費。他們不知道,為此,遵化市政府每年要拿出將近兩個億的財政資金。
孫成海遵化市委副書記:現在的財政形勢好了,有能力工業反哺農業了,城市支持農村了,有這個能力了。現在這個發展成果,你天天你把這點可用財力全用在城市建設肯定不行。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21世紀的時候,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勢頭更加強勁,黨中央審時度勢,在十六大上確立了統籌城鄉發展的重大方略,之後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
2006年1月1日對億萬農民來説是一個劃時代的日子,從這一天起,在全國範圍內,徹底廢止農業稅。這項決定在農村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它本身的意義。
韓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農業稅,還有三提五統全部取消,它最重要的一個是什麼呢?過去是農村的事情農民自己在做,農村的水呀路呀,所有公共的投入是靠跟農民來收錢,那麼現在取消農業稅以後,跟農民不取了,不取了以後我們農村的這些公共事業還要發展,那麼這樣一來就倒逼著我們必須要讓公共財政的陽光要普照農村,我們要建立覆蓋城鄉的一個公共財政制度,也就是説,要不取還要多予,那麼多予呢你就得改革,所以説農村稅費改革最重大的一個歷史意義,它是引發了農村一種綜合性的制度創新。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的投資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國家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由城市轉向農村,投入向農村傾斜。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成為各地在城鄉建設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成都市作為國家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婁進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長:所有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全部要投入到農村,當時就是對城內這一塊,不搞錦上添花,全部投入到農村去,我們個骨幹教師全部放到農村去,所有的教學設備,好的教學設備,全部放到農村去,這叫傾斜。
何軍成都市衛生局機關黨委書記:從2002年的投入2.8個億到2008年的14個億,因為有了那麼大的投入,那麼從2003年開始,對我們農村的鄉鎮衛生院全部進行了規範化的建設。
潘斌成都市農委副主任:我們三農投資到去年已經達到了140多個億,支持農村的主要是基礎設施,農村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的一些建設的投入,支持農民的呢,就是直接給農民發的這樣補貼,那樣補貼。
成都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眾多舉措中有這麼一條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每年給每一個村莊補助不低於20萬元用於村裏的公共服務。這個舉措在農村一石激起了千層浪。
馬岩村是成都市邛崍縣的一個山區小村,村裏的公共設施還相對落後。2009年7月13日,這一天,村裏有一筆修路的開支需要上賬。而為了蓋一個章,支書楊幫華一連叫來了5個人。原來,村裏的公章一分為五,分別由5個人保管。
楊幫華村支書:這個章是我們小組的章,他們報過帳來以後,一個人揣一塊,就是個人管理個人得,我們需要報帳時間把他們通知回來,如果通知一塊沒到,缺席了,缺席就不能報賬。
彭天凱村民:正確的開支,正常開支,那正常開支我們就該蓋,不合理的開支就不蓋章,不同意就不蓋章。
村裏拿到20萬元補助款,為了監督這筆款,就産生了這五瓣章的故事。同時,那20萬元還激發了村民強烈的參與意識。到底20萬元怎麼花,村裏第一次向村民徵求意見,就徵得1000多條建議。
楊幫華村支書:我當時想的就是,第一個是把我們全村的廣播疏通,第二個是想組建一支鄉村文藝隊。
葉露春村民:因為我們的産業結構調整,在這個位置上,因為進出老闆來了進出不方便,沒有交通,所以説這條路是最關鍵的,所以老百姓想的還比我想的週到。
李宇全村民:我第一條是修成這個300米的這個水泥路,主要是修了300米,我的大棚蔬菜這一塊運輸方便。
最後經過逐條計票打分,發現修通村內連接蔬菜大棚的水泥路是呼聲最高的項目。因為這條路不僅能使村裏的主街道得到改善,而且能改善蔬菜的銷售運輸條件。由於大夥擁護,300米水泥路很快就建成並投入使用。
王祥成都市邛崍縣油炸鄉黨委書記:我們準備把公共服務10年的錢,每年拿出15萬元,留5萬元作為公共資金留著,餘下的15萬元10年就是150萬元,這150萬元錢就可以把我們全村的4公里多的水泥路全部修完,全部修完之後讓老百姓,起碼提前10年時間享受到城鄉統籌帶來的好處。
就在馬岩村快馬加鞭修村級道路的時候,成都城市基礎設施已經開始向這個叫紅紗社區的村子延伸。紅砂村如今是成都有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在這裡無論道路還是學校醫院,早就與成都市實現了均等化一體化。而讓紅砂村發生改變的原因只是一次機會、一筆投資。
紅砂村距離成都市只有7公里,然而在2003年以前人們去成都得走兩個小時。整個村裏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落後得讓人臉紅。
村民曾華玲:那個時候我們在城裏邊工作,然後像我們很多同事就是問我們家住哪,那時候説紅砂村嗎,其實沒有一個人知道的,別人問我們,我們都説是挨著川師大,那時候條件差嗎,就是説也不好意思説是紅砂村的。
村民曾華美:當時我們兩個人還説以後一定得嫁出去,再也不回來了,像因為我在外邊打工認識我先生的嗎,因為他是城裏邊的人,當時也有一個想法就是,為什麼一定要認識城裏邊的人,就是想自己一定要嫁出去。
村民曾光海:原來這個地方叫做什麼三不通的地方,電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的地方,很多我們原來這個地方,都不願意講是紅砂村的人,本身就是在周邊來講我們這個地方是最窮的地方。
2003年,有種花傳統的成都市錦江區接受了一個任務,舉辦四川省首屆花卉博覽會。當時成都市已經開始了統籌城鄉實踐。錦江區把地點選在了紅砂村,並決定利用這次機會讓紅砂村的基礎設施得到改善。
夏勇成都市錦江區三聖鄉黨委書記:怎麼搞呢,那麼政府投資搞基礎設施,引導一部分村民,搞鄉村旅遊,先修路,這幾條主要的道路。
可貴的是,紅砂村把基礎設施建設與村民增收就業結合起來,他們一邊投資500多萬修路,一邊還繼續由政府出資補助,讓村民改建房屋,開辦農家樂茶館。當時許多村民還在疑惑,曾廣海是最早改造的一批。
曾廣海按照村裏統一設計的方案,給自己的4間平房穿靴戴帽,改造成了川西民居風格的茶館。花博會期間,他的茶館日日爆滿。
曾華美:家裏的桌椅板凳是全部坐完了,然後呢我們家的那個油漆桶翻過來也可以當個凳子來坐,就是我們自己根本沒有凳子坐的,然後客人來了基本上到了兩三點鐘以後,就是説對不起我們這裡確實坐不了了,也沒有麼多菜品了,確實沒辦法,就是已經開始拒絕客人進來了。
老曾火爆的生意首先把一雙女兒從城裏吸引回了村裏。他把農家樂承包給了大女兒,自己享受起了清閒。
曾光海:大女兒她就是講的我把這個房屋還是租用給她,5萬元錢,5萬元錢租用給她,但是我一個女兒我給他1.5萬,剩下2萬我和我夫人的,她們每年把這個醫保社保也叫她們幫我們買了。
當初我們是定了合同是20年,但是定合同的時候呢,但是我主張就是我來給她當採購,每個月400元錢的工資,就是包吃嗎,就是這樣的。
這期間,整個紅砂村所在的三聖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基礎設施改善以後,吸引來了眾多花卉企業。這些企業反過來給村裏又帶來了鉅額投資,紅砂村以及三聖鄉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
夏勇成都市錦江區三聖鄉黨委書記:原來我們估計政府用經濟學的概念説的是投1塊錢,能夠撬動4塊,5塊錢,但是在紅砂村我覺得這個效果應該是超過了這個效果。特別是一種社會資金來搞基礎設施這個,所以大家你現在看到的這個,我們紅砂村這個基礎設施還是基本上是大家比較滿意的。
如今,紅砂村一共有30家花卉企業,200家農家樂。曾家花園的生意越做越好。一杯茶由幾年前的幾毛錢現在賣到了10快錢。他們説,其中1快錢是成本,3快錢是服務,另外兩個三塊是環境和空氣,一年純收入超過了10萬。
然而,最讓老曾高興的則是,他的兩個從前一心向要外嫁的女兒,雙雙把戶口在成都市的男朋友接過來,在紅砂村安了家。
曾華玲:因為以前當地女兒都是外嫁的,沒有一個就是説願意留在這個農村裏邊,現在你看我們整體的環境好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現在都是倒插門的來了。
秦代紅成都市統籌委副主任:去年我們各級財政對三農的投入就達到了147個億,這實質上接近佔我們總的地方財政可支配這個部分接近40%,那麼通過對農村的加大投入,對三農加大投入,一方面農村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改善,更重要的農村的這種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表面上看政府對三農的投入,好像是丟下去的這個錢不起作用,表面上看,但是實質上從我們這麼幾年的實踐效果來看,城市和農村就是一個相互依存,共生共贏的,農村的發展,反而農村反過來講,城市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這裡是江蘇省常熟市蔣巷村,進這個村子首先要經過一個公園,或者説村子本身就是一個大公園。
將相村的過去以這樣一種方式留了下來。
上世紀80年代開始,蔣巷人抓住機遇,克服困難,辦起了企業。工業和農業一直和諧發展,工業給村裏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累計投入了上億元資金。
從1995年開始,蔣巷村就率先啟動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由村裏統一代建,按造價減半供給農戶。還專門為老年人建造了100套公寓,凡60歲以上的都可以免費居住。
村民孫敬祖:你假如是叫我去買城裏的房子,我不要買我買來幹嘛,我不去城裏,我説你到城裏去還不如我們這個村。
在經濟發達的常熟市,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是近兩年一項最大的民心工程,2009年計劃完成600多個村的改建,其中污水處理和多項環保指標已經超過了城市。
徐永達常熟市常務副市長:我們城市化工業化的成果,我們廣大農民兄弟,無論是在土地空間,還是在産業方面,他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當我們的公共財政得到了增長保證以後,我們政府應該讓更多的公共財政收入向農村向農民去補償。
60年風雨兼程,60年地覆天翻。
60年來,中國農村面貌發生了亙古未有的變化,然而,發展水平還不平衡,地域差異依然很大。今天,我們已經看到,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進程中,投資正在向農村傾斜,基礎設施正在向農村延伸,優質的公共服務也正在向農村覆蓋。城鄉攜手,希望在前!
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
首播:每週一至週五21:17-21:47
重播:每週二至週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