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經]國慶特別節目:攜手(4)民生之基(2009.10.5)

2010年02月24日 11:11  往期《闖天下》文稿 我要評論

 

>>返回 致富經 首頁

>>本期節目視頻 

>>進入《致富經——攜手》專題

在河北省遵化市沙石嶼村,有這麼一塊矗立了40多年的石碑,它見證了一個特殊的時代,在沙石嶼人心目中,是一座不倒的豐碑。

陳玉珍沙石嶼村民:什麼意思呢?就是青石板上,底下都是石頭山坡子,本來不能種地,搞這一畝地,還要高産,就是這麼個意思,你像外賓朋友們來,紅衛兵參觀來,都拿書包給背點土啥的,搞萬里千擔一畝田,那時候這個運動還挺大呢。

解放前沙石嶼是一個“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頭”的窮山村。解放後全村人在老支書張貴順的帶領下,發揚“愚公移山”精神,開山炸石,挑土造田,成為河北山區改天換地的一面旗幟,1962年人民日報刊發了沙石嶼愚公移山的壯舉。

然而,很快沙石嶼就被另外一個小山村的光芒所掩蓋,這個村叫大寨村。

1964年,毛澤東主席説大寨“窮山溝裏出好文章”。周恩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表揚了大寨,把大寨精神總結了8個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運動隨即開始。

沙石嶼村民李鳳忠:毛主席號召農業學大寨,我們怎麼辦?老書記張貴順提出來一個持久戰的口號,要出門入戶不空手,回來帶回一把土。又提出來一個突擊戰,15到25周歲的這個青年,每天晚上要保證100人到往返十里的地方去擔一擔土,搞一個突擊戰。

這是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在沙石嶼拍下的資料,真實記錄了當年沙石嶼人開山造地的壯烈情景。

陳玉珍當年在鐵姑娘隊,李風中是大隊團支部副書記,他們和村裏100名青年從5公里外往回擔土,10個晚上就突擊墊起了一畝高産田。

陳玉珍:很大的大筐,盛的嘎吱嘎吱的挑的,我的肩膀頭這樣,壓的一層紅疙瘩,紅繭子,這手現在到60多歲了還有這個繭子,外來的媳婦要上我們這兒,把手打大泡了,現在我這個手不會打大泡了。那時候我們莊男的比較困難,因為那句話,有女不嫁沙石峪,光有石頭沒有地,誰不也去,你去就是當尾巴驢,把你使得驢似的。

儘管農業學大寨運動在十年浩劫中偏離了正確方向,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卻成了中國人永遠的精神財富。

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國農民靠一雙雙結滿老繭的大手,進行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有效改善了生産條件。

1949年-1978年,我國糧食年均增長4.13%,遠遠超過同期世界糧食增産速度。

沙石嶼的可用耕地增加了800多畝,糧食不僅實現了自足,而且成為交公糧的大戶。

沙石嶼村民李鳳忠:從1957年一直到1971年我們就向國家交售了40多萬斤糧食,到1978年我們光麥子一項就向國家交售20萬斤。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