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本期節目視頻】
首播時間:2009年1月9日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8號表示,國務院已經原則同意開展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和推出股指期貨品種。目前,證監會將統籌股指期貨上市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發言人稱,以上這些工作預計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以確保股指期貨的平穩推出。昨天下午五點多,股指期貨將要推出的消息剛剛公佈,眾多網絡媒體迅速展開了討論。許多業內人士表示,股指期貨的推出,不僅完善了中國股市的市場制度建設,而且在真正意義上開啟了一個金融産品創新的時代,它將緩解股市中産品同質化帶來的市場共振和系統性風險。今天,我們的節目也來特別關注中國資本市場的這一重大變革,打開股指期貨給投資者帶來的一個個問號。
一、初試模擬
2007年,中國股市推出股指期貨似乎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五月份,我們的記者曾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對投資者進行了一番隨機調查,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當時投資者對股指期貨的反應。
北京投資者:“短時間我不會參與股指期貨,要看一看再説。”“他都會有影響,但是究竟是個好影響是個壞影響,就説不清楚了。”“期貨一上來股票是不是就下去了?有沒有這種可能啊?”“您覺得呢?”“我不知道。”“擔心嗎?”“對。”“我不會做,他們説個人好像介入不太好。”“在推出來之前你會怎麼操作?”“就這個月我們肯定要出去,觀望。”“你要做股票肯定要關注它,它對股市有影響,雖然不大但是有影響。他就起穩定作用。”
深圳投資者:“您聽説過股指期貨嗎?”“聽説過。”“您所了解的股指期貨您怎麼理解?”“但是沒有興趣,這種投資風險太大了,我沒興趣。”“我聽説過,我不懂。”“聽説過,不懂?”“對,我也不想懂,我不想去弄這些。”
上海投資者:“投資者不能做,不能做,這儘量不要去碰,不懂的。”“不會參去。”“對散戶來説大多數可能如果知識跟不上的話,可能是要吃點虧,但是可能時間不常大家都會適應了。”
採訪中記者發現,對於股指期貨不論是普通證券投資者還是基金持有人,都有不同程度地了解,但是基本上都是一個心態,那就是避而遠之。那麼期貨公司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一個週末,記者來到上海的一家期貨公司卻發現,這裡人頭攢動,同樣是個人投資者,他們卻對股指期貨表現出了濃厚興趣。“先掌握掌握這個基礎知識吧。”“以後會做嗎?”“有可能。” “打算用多少資金來做?百分之多少資金來做?”“大概總共10萬左右。”“股指期貨要推出來了,然後自己比較感興趣,然後搜了一下,學了一下,然後知道這裡有培訓,就過來聽一聽。”“以前有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一些知識?”“以前都沒有接觸過,然後這次過來的話跟期貨公司也接觸了一下,關於開戶啊,以後如果有機會的話,自己還是想嘗試做一下。”
當時,一些熱衷股指期貨的參與者告訴記者,他們都在通過一個股指期貨的倣真交易模擬演練,積累投資經驗,尋找操盤感覺。大戶投資者李雲龍説:“這兩天走勢我是基本是多倉,但是前兩天我賺了大概一百多萬,今天損失六十萬。”海富期貨公司交易部經理姚弘説:“比如早上跌到50點的時候,6、70點,跌到100點的時候,這時候應該要保值一下就是避險要避掉一點風險。哪怕我就説我四百萬市值的股票我拋的四手、五手,把我相對來説的市值保護住。”李雲龍説:“這種情況下我也不可平倉,因為大勢還,趨勢還是完整的,對吧,我不逆勢開倉。”
這一天姚經理建議他拋出幾手期指空單,為股票現貨規避風險,但老李堅持做多,也有他自己的原則。
“在這個市場裏面,我們玩的是趨勢,堅決按照趨勢走,這個順勢著昌,逆勢者亡啊,這是我深有體會,所以不能和趨勢對著幹。今後我要把這個紀律貼在電腦旁邊,不遵守紀律就粉身碎骨。”
作為中國第一代股民,老李是1995年那場著名的“327”國債期貨風波的見證者,如今參與股指期貨雖然是模擬交易,但因逆勢操作付出的代價讓他任何時候都銘記心中。“兩個小時,我一下子就損失了幾百萬,那個時候1995年的幾百萬,我等於説傾家蕩産,憑藉證券市場多年經驗,一看不對,我決定要平倉的時候,那真是人生最大的決定啊,那種心情啊,那是真是,癱在椅子上。”
在老李的電腦旁邊記者發現了這樣一張手工繪製的期指走勢圖,他説這已經成為他每天必做的一門功課。十多年來老李的期貨情結一直揮之不去,在對國內外期貨市場潛心研究後,這一次他準備在股指期貨上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在股市上這麼多年我熊市上我都不輸的,我可以講我立於不敗之地。”
當前在股市裏,像老李這樣做倣真交易的大戶投資者已經十分普遍。海通證券上海嶗山東路營業部總經理高燕華向記者透露,由於他們擁有自己的期貨公司,海富期貨,一些對股指期貨感興趣的大戶專門從其他券商搬了過來。她預期一旦股指期貨開通,有三分之一的大戶將會投入實戰操作。高燕華説:“股指期貨,對我們來説,是一個新的業務品種吧,我覺得肯定是很大的一塊利潤增長點,公司非常重視,但是從客戶利益角度出發,風險控制也是最重要的。”
姚弘是海富期貨公司交易部經理,海通證券全國124家營業網點股指期貨模擬交易情況全在他的監控之中。“實際上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是滿倉操作,因為假的錢,他覺得好玩,就滿倉操作,但很快就發覺,很多客戶就死掉了,一下子給爆倉爆掉了,我們會強行平倉的,真實的,給他一個真實的感受,不是假的。”
姚弘告訴記者,海通證券全系統一共有4000多個模擬帳戶,交易量佔到了整個倣真交易的5%。根據他的統計,倣真交易過程中大約10%左右的客戶實現了暴利,然而將近一半的客戶,從一百萬賠到只剩下幾萬元甚至全部輸光,另有5%,處於盈虧平衡。上海中期公司金融期貨籌備組負責人于毅然説:“因為當天的行情首先是呈現一個先跌後反彈的一個走勢,那當天上午很多做多的投資者都呈現了一個,如果是滿倉操作的話,就會出現保證金不足。那麼基於這個盤中風險控制呢,會在盤中向客戶發出最佳保證金通知,如果在30分鐘內不能追加保證金的話,或者不自行減倉的話,那麼依據這個風險控制的要求,就對他進行強制平倉。”
于毅然告訴記者,風控系統與交易系統自動銜接,如果盤中發現客戶的保證金不足後,短信平臺會自動向客戶發出風險提示和追加保證金的指令。“當天很多倣真交易的投資者在參與倣真交易過程中,已經達到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他的這種潛意識裏面,並沒有感覺倣真交易是一個虛擬的交易,大多數投資者在完成自己股票委託之後,第一時間還在操作股指期貨的防真交易,按照他們的解釋,因為他要真實地感受一下在這種大級別的行情波動的情況下,傳説中的股指期貨市場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態。”
對於很多普通百姓來説,期貨並不陌生,但往往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買空賣空。電影《子夜》對於舊上海一些投機商人悲慘命運的生動刻畫,給人們留下了太過深刻的印象。其實,買空賣空投機獲利,只是期貨市場的功能之一。而採用保證金交易,套期保值,價格發現,轉移風險等多種功能,使期貨在各國的資本市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由於做多做空都能獲利,因此股指期貨的推出,將使中國股市只能作多才能盈利成為歷史。那麼股指期貨在海外市場都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投資者又究竟該怎樣來操作它,駕馭它呢?
二、尋根問源
股指期貨是世界上目前交易量最大的期貨品種,它作為一種套期保值、套利交易的常用工具最早誕生在美國。上世紀70年代,隨著布林頓森林體系的解體,匯率、油價大幅震蕩,美國股市也出現劇烈波動,促使金融機構更加重視對風險的管理。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交易所率先推出了價值線指數期貨(VLF),僅僅兩個月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也推出標普500指數期貨合約,它是目前全球交易最為活躍的品種。此後股指期貨成為全球各大金融市場競相開發的交易品種。英國于1984年1月推出了金融時報100指數期貨,法國、荷蘭、德國也分別在1988年到1990年期間推出了自己的品種。股指期貨來到亞洲是在1986年5月,香港期貨交易所推出恒生指數期貨,同年9月,新加坡期貨交易所搶先開設了日經225股指期貨,在1995到2000年期間,馬來西亞、韓國、台灣地區、印度也相繼推出。迄今為止,除中國大陸外,世界GDP排名前20的國家和地區,都已擁有自己的股指期貨。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説:“未來中國的市場一定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我想是這樣的,我想到2010年中國的市場在全球市場上就這樣發揮,發揮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這個背景下,那麼有這樣一個産品的出現,有利於我們市場國際化的這樣推進,也有利於我們這個市場國際投資者進入中國的市場。”
那麼究竟什麼是股指期貨呢?它從商品期貨衍生而來,交易標的為股票指數的期貨品種,與商品期貨同樣,採用保證金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桿效應。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以滬深300指數為交易標的,反映的是市場對於指數未來走勢的一種預期。股指期貨最小交易單位為一手,指數每個點價值300元,假設期貨指數為3000點時,和約則價值90萬。如果採用10%的保證金,買賣一手和約需要花費9萬元。如果期貨指數上漲到3100點,買入一手和約的投資者也就是多頭憑藉9萬元就可獲利3萬元(300元/點乘100點),而空頭,也就是在3000點賣出的投資者則因指數上漲僅約3%就虧損了投入資金的三分之一,3萬元。如果指數上漲達到10%,則會出現暴倉,9萬元保證金將損失殆盡。
中國證券市場將推出的股指期貨,主要功能表現在四個方面。套期保值功能,主要是機構投資者的風險管理工具。套利交易功能,成為證券市場中新的投資工具。同時,價格發現功能和指數化投資,使市場增加了新的投資渠道。
而在眾多金融機構看來,股指期貨在當前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為大機構套利保值,風險配製提供了一個重要工具。于毅然説:“沒有股指期貨這個市場,那麼投資者釋放自己的這種系統性風險,唯一的做法就是拋出自己的股票,而整個市場都在拋售股票的時候就只能呈現長期的一個或者是明顯的單邊下跌的這麼一個趨勢,現在有很多大的資金,因為你沒有這個避險工具,他不敢進入A股市場,因為他做了股票了,他到時候萬一有什麼風吹草動,他一下子跑不出來,他有了這個工具以後,他進出自如,他這邊可以做避險。”姚弘説:“現在有很多大的資金,因為你沒有這個避險工具,他不敢進入A股市場,因為他做了股票了,他到時候萬一有什麼風吹草動,他跑不出來,一下子,他有了這個工具以後,他進出自如,他這邊可以做避險。”
以小博大,杠桿效應是期貨市場的神奇所在,但同時它也是一把無比鋒利的雙刃劍,運用得當可以避險,否則也能讓人陷入絕境。以往發生在國內外市場大機構之間的博弈,讓我們看到了隨之而來的巨大風險。不論是90年代中後期巴林銀行事件,還是金融大鱷索羅斯折戟香港金融市場,不論是1995年的327國債風波,還是曾經的國儲銅事件,暴倉和巨虧似乎已經成為這個市場的家常便飯。那麼在未來的股指期貨市場上,這樣的違規操作導致的高風險事件,是否還會繼續上演?對機構操縱市場的行為,將如何從制度上加以約束和規範呢?
三、以史為鑒
股指期貨作為一種金融衍生品,在他即將面世的時候,總是難免要讓人們回想起一段往事,那就是1995年發生的“327”國債期貨風波,中國第一個金融期貨産品。對於老李來説,那段記憶讓他刻骨銘心,但也正因此讓他對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更加期待。李雲龍説:“那個時候和現在制度的設計,我想3.27風波因為當時只有兩家在這裡翻江倒海,而現在整個市場很大,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你在這裡面如果不按照那種基本的遊戲規則來辦的話,我覺得最終總不會有好的下場,所以這點在今天的這種環境下大可放心。”海通證券研究員雍志強説:“這裡就是當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那麼當時整個的事件就發生在這個地方。”
這座歐式建築的對面就是今年剛好走過100個年頭的外白渡橋,它見證了中國股市的誕生發展和第一個金融期貨産品的興衰歷程。雍志強説:“期貨市場的發展必須有一個非常健全的這個基礎市場,一個現貨市場,那麼這個現貨市場一個規模要大,一個流動性要好,一個整個要比較發達,那麼這個是期貨市場成功的基本的前提。期貨市場除了有個好的現貨市場之外,這個制度、法制、法規,然後制度環境這方面非常重要的,那麼這個包括保證金比例,包括各種信息的披露等等都要規範,都要健全,那麼當時這個國債期貨的話,2.5%的保證金比例明顯的偏低。”
那麼在股指期貨如何避免327國債期貨的教訓呢?“在一個現貨市場是一個單邊預期的話,那麼這個期貨市場是不是醞釀著更大的風險?”雍志強説:“應該不會的,這種單邊上漲的話,它盤中不斷的會有套利的資金推出來的,原來這種大幅度上漲,或者大幅度下跌的情況會得到很大的抑制。目前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它這個持倉限制,就是機構投資者持有幾百手、一千手,大家都比較分散,這樣就不會出現個別機構,控制整個市場的格局,就是整個市場的結構應該是比較均勻的。”
位於上海浦東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于2006年9月8日由上海、鄭州、大連三家商品交易所和滬深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成立。張曉剛,股指期貨産品研發部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股指期貨從産品設計和制度安排上已經充分考慮了這些因素。“我們的那個最後結算價是每個月份第三個週五,最後兩小時的現貨指數的算術平均,這樣一種情況呢,其實是充分考慮了,就是防止這個利用現貨市場,操縱現貨市場的價格,來影響最終的期貨結算價,從而來獲得一種市場操縱的這種收益。那麼我們對於投機者他有一個持倉限制,就是你能夠投機的最大頭寸,就是有一定的數量,你不能超越這個頭寸,持倉限額呢,實際上是階段性的,根據市場的一個發展情況,當然你市場做大了,市場的這個水比較深了,這種情況下持倉的限額可以發達,對於投機者來説你騰挪的空間也比較大,如果一開頭的話這個市場比較小,水池比較淺的情況下,我們這個限額,就是這條魚也不能太大。”
張曉剛還介紹説,除此以外他們還將酌情採取提高保證金比例以及警示等制度來控制市場的風險,一些制度是針對國情特別設計的。“比如説我們有一個制度叫強制減倉制度,這個制度可能在海外市場是比較少的,那麼這個是在我們商品期貨市場運行十多年來的一种經驗總結。就是説在發生重大的一些系統性風險的時候,交易所可以根據情況,及時地化解這個風險,實際上就是對多空,交易所實行一種強制減倉。”
在張曉剛看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各路資金可稱得上山外有山,股指期貨採用集中交易,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抵擋市場套利的內在動力。“你想把它作為一個炒作工具,把它獨立地炒作的話,很快就會有市場的套利力量進來,實際上它的這種操縱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為兩個市場實際上通過套利機制,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基本上可以做無風險的套利。”“這個市場存在一點點,能夠讓你看得到的心動的利潤,馬上就會添平。”“對,就説這個套利力量應該是可以保證他的這個價格,不會偏離到一個很偏的這種地步、程度。”
此外張曉剛還向記者介紹,為了避免股指期貨對現貨産生助漲助跌的影響,他們還引入了一個國際上常見的熔斷制度。“熔斷就是説在這個價格的時候,波動了6%,它不能一步地就直接跳到7%啊,8%,它在6%要停一段時間,那麼這個時候呢,作為投資者,他有了一段時間的冷靜,客觀地去分析一下這個消息,到底對這個市場會産生什麼影響。”
而從交易時間上,産品設計者們也做了充分考慮,據了解,未來股指期貨的交易時間將提前股市15分鐘開盤,晚于股市15分鐘收盤,使得一些可能影響市場的突發消息,能夠提前在股指期貨上得到緩衝,減少投資者因過度反應,帶來的瞬間風險較大的問題。張曉剛説:“比如説加息,那麼開盤的時候,它會大幅度地跳低開盤,實際上市場消化以後,最後發現這個市場是,實際上最終是上漲了。”
當前中國A股市場總市值已經達到了20多萬億元,這是以往出現在中國的任何期貨品種都不能比擬的,要想操縱這個市場需要的資金將是怎樣的規模,相信也沒有一家機構有這樣的實力。但是,股指期貨註定是機構之間的博弈,人們已經看到,中國股市的火暴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公募基金髮行的神化,私募基金也迎來了自身的繁榮和寬鬆的輿論環境,那麼在這些實力機構內部,是否存在著利益同盟之間的角逐呢?他們之間將會發生什麼?究竟誰是誰的對手?誰又能在博弈中技高一籌呢?
四、機構探營
浦東陸家嘴,金融機構如林。這裡也是國內公募基金最集中的地方。陳洪,中國首批合資基金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總監,有著16年投資經驗,早期曾在君安證券從事操盤,做過外匯期貨。他預期在股指期貨交易中,公募基金並不是最活躍的力量。“但是別忘了基金只是這個市場當中的一部分,雖然他們現在我不知道佔了一萬億元市值或者怎麼樣,但是其實還是只是一部分,數量更大的應該是那種做當天反轉交易的這種短線投資人。他們會非常活躍,他們會有的做多有的做空,你去看權證就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那這個活躍程度,我相信會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在陳洪看來,滬深300樣本股代表了市場70%以上的市值,主流機構沒有能力也沒有動機來操縱這樣大的一個板塊。“對於這樣大型機構投資人來説,特別是你作為一個長期投資的話,那麼有了這樣衍生産品,在很多情況下,他因為你作為對衝,作為鎖定你的風險和收益的這個成本,都會比你直接動你的股票要容易。”
陳洪表示,公募基金投資股指期貨還有10%的額度限制,它更多的是被用來鎖定風險,而並不會帶來超額收益,在當前基金排名競爭日益激烈,基金經理們普遍追求收益最大化的情況下,他預期公募基金在股指期貨上會格外慎重。這一看法得到了基金業的普遍認同。
屈樂偉,國內首批設立的銀行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經理,10年證券投資從業經驗。“套期保值,你就做空那個股指,反而市場漲,唉,完了。由於你有股票的現貨和股指期貨空倉,你是一分錢不掙,一定能鎖定收益,但是如果在你鎖定收益的這個時候,市場在漲,別人得到更多的正回報,那你不就是落後了嘛。”
不過屈樂偉表示,如果行情進入階段性的調整,股指期貨的功能將充分顯現出來,此外對於新發基金,股指期貨更能大顯身手。“就説我現在要買股票的話,可能由於股票流動性問題,我不一定能買得到,期貨市場的流動性比較好的話,那我就先,馬上買入那個股指期貨多單,我一旦買上那個股指期貨了,就相當於我瞬時把這個倉位全建完了,因為它漲跌就完全隨著市場走了,對吧。”
面對股指期貨,如果説公募基金是一種為我所用的心態,那麼他們又是如何評價和預期私募基金在股指期貨上的能量呢?諾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福祥説:“私募基金,它可能相對於公募基金來説,受到監管的程度要弱一些,或者説他追逐短期內的高收益的動機可能會更足一些,但是應該看到,整個市場中,因為公募基金佔的比例比較高,所以應該説現貨市場的相當多的一些籌碼,或者説是這個,特別是一些大盤藍籌股這些股票,往往是在公募基金手裏控制著,所以呢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呢,實際上對市場的價格的穩定,我覺得應該形成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維持性的作用,它不會造成,人為地造成太大的一個波動。”
而在上海,記者曾經召集了一個小型私募基金研討會,面對幾萬億元市值規模的公募基金,私募又是怎樣的心態呢?上海朝陽永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冰説:“期指對於公募基金來講它是屬於沙漠裏面的水,太好了,就是緊急情況之下玩一把,私募這個情況來看,你比如説像我們在座這幾位,如果説抱著這個東西要去大賺一把的話,首先這個想法最後會證明是錯的,因為我覺得這個商品是太特殊了,這個商品是絕對不會去過分投機,因為它這個盤子是很大的,這個容量已經夠大了。那也就是説如果説市場假定是有3500點,你要膽敢把股指期貨打到一萬點,那公募一定會覺得這已經是過分了,他會聯手起來把你砸死,就是這個概念,他講的就是這個概念,很簡單,你死的會很慘,因為你不可能用你更多的錢去把現貨都兜回來。”
數年以前關於私募基金規模到底有多大曾引起了市場普遍的爭論,而今天這個數據仍然是一個迷。但是相比過去的神秘和不規範,顯然這個群體已經變的越來越成熟越來越透明。
楊永興,深圳一傢俬募基金經理,管理資産一億元。
由於一個人要打理十多個帳戶,小楊總是不停地在鍵盤中間進行短差操作,直到收盤最後一刻。前一天臨近收盤買入,第二天一開盤賣出,是他一慣風格,如此短線,他是否會對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情有獨衷呢?“在它剛開始的階段,我們可能也不會去投入很多的資金去操作,比例應該在10%到20%,管理資産的10%到20%,我們其實也是追求穩健增值,而不是説去追逐風險,追逐風險不是私募基金的風格。”
在小楊看來,股指期貨一開始,市場各方都會十分謹慎,他們也不會馬上介入。同公募一樣,他們也是更多地把它當作一個風險對衝工具而已。“所以説它不是像剛才説股指期貨一推出蜂擁而至,那股指期貨不是搶錢的地方。”
小楊告訴記者,私募資金其實並非像傳聞中的那樣偏好高風險高收益,他們的風險控制甚至比公募基金還要嚴格,道理很簡單,如果虧損了,那虧的是自己或親戚朋友的錢。深圳明達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範文斌説:“我們的這個風險控制,有決策流程基本上都是跟基金公司的這一套程序差不多的,但因為我們公司的規模相對還比較小,所以説我們就對我們這個投資就要求其實更加嚴格一些。”
深圳另一傢俬募的這位投資總監告訴記者,私募基金數量眾多,大家的投資理念,操作風格,資金渠道其實都各不相同,客戶對風險的偏好將決定他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參與股指期貨。“如果説確實市場出現比較大的波動的時候,我們能夠進行一些就是套期保值的一些行為。但是我們目前還沒有去考慮用這個指數期貨去做投機獲取這個高的收益。”
在期貨市場裏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模倣來的名言:“如果你恨他就讓他去做期貨,如果你愛他也同樣讓他去做期貨”,由於中國股指期貨設計的高門檻,可能導致大多數散戶還無緣參與。於是有人擔心,他們不但體驗不到暴利帶來的驚喜,相反卻面臨著巨大的風險。面對眾多中小投資者,股指期貨時代,散戶的命運究竟將是怎樣?市場最終將以怎樣的方式來迎接它的到來呢?
五.市場懸疑
在北京中央財經大學,一場關於股指期貨與散戶命運的辯論,聽得這些學子們津津有味。
頤和財經張衛星説:“這種期貨的風險是在什麼時候出現呢?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倉單集結的時候會出現大的風險,你看多,我就賣空,集結了大量的倉單,這個時候股指的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決定一批機構的聲,決定了一批機構的死,而這個時候是最大的風險,所以我認為真正的股指期貨帶來的金融風險絕對不會在它一開始的時候,它一開始的時候非常平穩,我可以想象它更多的是在心理層面。”
《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輯張庭斌説:“但是中國股市的特性和別人不太一樣,對吧,比如説權證,權證的話在國外還是相當理性的,權證的瘋狂大家都見識到了,所以股指期貨會演繹成什麼樣子誰也説不清楚。”
最近幾個月,深圳的一位資深財經媒體主編一直在密切關注著機構的動向,他表示,當前新股民源源不斷,風險意識十分薄弱,機構是否會利用權重股的籌碼做空大盤值得他們多加警惕。中國證券期貨雜誌社總編輯岳敬博説:“那為什麼最近那段時間,大盤藍籌,還有權重指標股,所謂滬深三百指數股,它那個跌勢也不跌,漲得也不是太快,就是為什麼機構大資金都在這裡配製呢,因為機構重倉股當中大部分很多都是滬深三百,因為它是,現在這支股票,不但是股票,它是一種資源,就是未來炒股指期貨的一種資源。”
一段時間以來,類似的機構爭奪股指期貨控盤籌碼的分析在市場上不乏于耳,但是有過將近十年的期貨從業經驗的上海證券的副總經理姚興濤,從實戰的角度否定了這樣的猜測。“如果大家有一種共同的預期,認為股指期貨現在大家去做多現貨,等股指期貨推出以後,我去拋空這個現貨,來鎖定自己的利潤,或者説做這個影響現貨市場,來通過期貨來獲利,我覺得這種預期本身就不成立,為什麼呢,大家預期都是一致的話,那麼你在這個期貨市場上,就沒有交易的對手方。”
對於市場的種種擔憂,常清教授告訴記者,國內外的經驗表明,將股指期貨推出過分渲染誇大甚至妖魔化的一些分析其實沒有任何道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常清説:“我們來設計這個中國期貨市場的時候,碰到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商品什麼時候上,我們有的品種是在漲的時候上,有的時候在跌的時候上,那麼它並沒有助漲助跌,第二個從國際來看,有的股指期貨推出,我從這個全世界的股指期貨發展歷史來看,有的是在牛市推出的,它也並沒有説起到什麼助漲作用,有的熊市推出的,也沒有助跌作用,它無非就使得市場是健全的市場而已,所以因此,關於時機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任何時機上市都是好時機。”
那麼中國股市推出股指期貨市場究竟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呢?中信證券一份研究報告則將世界各國推出股指期貨時的市場反應進行了比較研究。美國在1982年推出股指期貨,此前受第二次石油危機影響,股市跌至階段性低點。隨後經濟迅速回升,自1982年7月觸底反彈後,股指一路攀升,迎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牛市。法國1988年11月推出股指期貨,走勢未見任何異常,保持穩步上升態勢。德國推出股指期貨在柏林墻倒塌整整一年之後的1990年11月,兩德統一對德國經濟産生負面影響,緊縮性貨幣政策下,股市出現大幅下跌。直至1996年之後在美股帶動下才大幅走高。加拿大於1987年5月推出指數期貨,5個月後恰逢“1987年股災”,短期出現急跌,隨後基本與道瓊斯工業指數走勢相吻合。日本股指期貨1988年5月推出,此前三年,由於“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大幅升值,股市瘋漲,股指期貨的推出正逢日本央行提高利率、進行緊縮貨幣政策之際,略有震蕩,一年多後泡沫經濟破滅,導致日本股市持續暴跌。香港1986年5月推出股指期貨,總體平穩向上,期間1987年全球股災以及亞洲金融危機時兩度出現急挫。1997年1月9日,新加坡交易所先期推出台灣概念的指數期貨,此後,台灣于1998年7月推出台灣加權指數期貨,此時,正值亞洲金融危機,股市受到牽連深度下挫 。韓國推出指數期貨是在1996年5月,股指跌勢不改。此後也因金融危機,進一步下挫。
中信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基於國內外的經驗及研究分析,決定現貨市場走勢的真正內因是其內在估值,股指期貨推出後市場的估值水平才是決定股指期貨做多或者做空的標尺。中信證券金融工程分析師胡浩説:“機構投資者也是分了很多類,有保險的,有基金公司的,有私募,有券商,還有QFII,社保基金,他們並不是一個集合體,他們之間也有博弈,從公平的角度講,只要規則是合適的,散戶和機構其實還是相同的。誰也不能單方面影響這個市場。”
然而股指期貨推出後,機構擁有對衝工具,而散戶則因高風險而難以參與,這是否會加重他們的劣勢地位呢?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發部負責人張曉剛説:“其實對於一些中小投資者,他要規避股票市場的風險,他可以直接就是在現貨市場,比如説賣出股票的話,他的這樣的一個成本就不會很高,但是對機構投資者來説,他因為現貨的頭寸非常大,他直接的股票市場,現貨市場來,比如説降低他的一些持股比重,會帶來比較大的市場衝擊。”
張曉剛表示股指期貨主要是為了對衝股市的系統性風險,對於散戶來説,投資個股更多的是行業景氣、治理結構、管理水平這些非系統性風險,如果也採用股指期貨來對衝風險,將有可能出現期貨股票兩頭虧損的局面。對於一手和約動輒十多萬元,一般散戶無法參與的問題他透露,高門檻主要基於高標準穩起步的要求,平穩運行一段時間後,他們將酌情開發小和約産品。胡浩説:“1254在韓國和台灣市場散戶的參與量也大概在50%以上,韓國比較火暴是因為它設計了一個迷你KOSPI200,另外一個情況就是交易系統做了一個非常完美的設計,可以達到就是在路邊我停車後,買一單股指期貨,就像買彩票一樣,接著該幹嘛幹嘛去,首先是和約比較小,交易比較便利,散戶參與比例會特別高。交易也十分活躍。”常清説:“我認為我們的股民當中未來會出真正的巴菲特這樣的人物,所以説,我們的股指期貨不應該對這些人關閉大門,而應該敞開大門。”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説:“我們要保持一個冷靜的頭腦, 火熱的心來推出股指期貨就可以了。那麼投資者也應該是這樣的,把股指期貨不要看成是一個值得投機的産品。”
股指期貨看似原理簡單,但和商品期貨一樣,操作起來變化無常。看似風險巨大,但只要遵守套利準則,這個工具不僅不會傷人,還能幫助你在資本市場的大海中暢遊自如。當前關於股指期貨的任何猜測和擔心也許都是不必要的。他伴隨中國股市的健康成長而來,以化解股市中的系統風險為己任,對於它的到來,或許我們當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多熟悉多了解,或積極備戰或靜靜等待。因為,中國經濟的穩步回升和持續增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才能不斷成就中國股市的未來。感謝收看本期節目,下期節目再會.
策劃:姜詩明
本期主編:劉寶恒 趙悅
編導:國小剛 傅丹 呂振華
攝像:李曉民 柏松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