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走入中國有多難?

2010年02月23日 08:46  節目文稿 我要評論

  

    


主持人張冬:昨天我們向您講述了中國首批MBA的經歷,今天我們繼續打開有關中國MBA的問號。從1991年中國首批9所高校開始MBA試點招生,中國自主舉辦的MBA教育已有14年曆史,14年間,中國本土的MBA院校已達89所,遍及27個省市,招生規模增長上百倍,培養管理人才7萬多人。現在你隨便翻開一本財經類雜誌都會發現,裏面有不少MBA的招生廣告,有國內著名大學的、中外合作大學的、國外學院以及各種民辦的MBA項目。其實回過頭來看,當初我國最早推行MBA教育,最早招收MBA學員的時候,也是經歷了一番坎坷!

  

    1986年,時任國家經委副主任的袁寶華,率團赴美考察,人們發現,由經委系統官員中組成的考察團中,多了兩位中國頂級大學的教授——清華大學經濟學院的趙純均、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邵韓青,他們此行隨團的主要任務,是對美國MBA教育進行全面的考察。

  

    原國家經委主任袁寶華:“回來以後大家對這個問題有所認識了。人民大學開始成立了工商管理學院,清華的經濟學院也把重點放在工商管理。”

  

    1988年的12月份,國內六所大學管理學院的院長和一些教授聚集清華大學,論證在中國舉辦MBA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這個會議結果報告到了國務院學術委員會和教委,等待批復。1989年下半年,關於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的爭論升級。MBA,作為西方市場經濟管理學科的産物,究竟要不要辦,一時拿不定主意。大連的中美和北京的中歐管理培訓中心相繼處於停頓狀態。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名譽院長鄭紹濂:“在90年我跟清華大學管理院長趙純均我們兩個人在閒聊。就是吃不準我們將來會不會恢復計劃經濟,所以我們兩個開玩笑,如果恢復計劃經濟,我們兩個學院都拉倒了,他回去搞自動化,我回去搞數學,那就不要了。”

  

    1990年批復終於下達,有關部門同意在清華、復旦、人大、南開等9所院校試辦MBA。1991年,這幾所大學的決策人聚集南開大學,統一協調了各自的辦學方案,管理教育第一次從帶有強烈計劃經濟色彩的經濟學教育中獨立出來,探索MBA的中國之路。但報名的學生卻出乎意料的少。

  

    清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趙純均:“在一開始的時候,九所院校1991年正式招生,全國總共只招到了84名學生,人數非常少,有的學校只有幾個人。”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名譽院長鄭紹濂:“社會上包括企業界對MBA是什麼東西,不清楚,所以我記得第一次我們招收MBA的時候,我們還舉行個新聞發佈會。有的報紙就把MBA,誤登成NBA,就是他就知道有籃球賽,不知道有MBA。所以很不了解,而且我們費了好大的勁,第一屆學生只招了七個人。”

  

    


MBA在中國從一開始面臨的就是種種窘迫:社會認識不足,生源不足、經費不足、教師不足。唯一充足的就是這樣一種理想和信念——中國要發展經濟,就必須培養大批懂管理的人才。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又給我國MBA的辦學者們以極大的鼓舞。這些管理學院的院長們,開始使出渾身解數,發展MBA教育。正是在這個時候,中外合作辦學出現了,這一次,是歐共體主動提出的合作要求。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歐方院長楊亨:“作為歐方提到這個想法,應該説上海市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學最歡迎的。也最願意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因此我們作為歐方決定搬到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翁史列:“辦這樣一個專門培養MBA跟EMBA這個學校,可以各個渠道引進歐洲的甚至是美洲的辦學的思路,我認為是非常非常好,非常需要,而且非常及時,所以我很積極的態度參與了這個。”

  

    水到渠成、一拍即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正式成立,在浦東開發區建起了新的校舍,以歐共體、上海市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組建董事會的方式,獨立運作。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中國內地第一家開設全日制MBA 和EMBA課程的商學院。但是,創辦之初,招生情況仍然是決定他們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問題。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張國華:“當初我們請了不少,工業局改改製成集團公司,是走訪了很多的公司,以前歸在工業局管。而且走訪了很多銀行,這一圈走下來,可以跟你説當初沒有一個公司,沒有一個銀行送一個人到我這裡來學習,當初我們是怎麼樣一個定價呢,我們國有企業到我這裡讀書,是外資企業的學費的十分之一,但是當初還是很少有人來。”

  

    主持人張冬: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成立於1994年,在那個時候,我國的高校生畢業時還是包分配的,而且學費也普遍不太高。這種情況下,一個跟外國合辦的學校,專業又是大家沒怎麼聽説過的工商管理,學費也不便宜,去的人不多也是自然的事。儘管當時的許多企業已經發現一些管理上的問題,但那個時候最受重視的仍然不是管理人才,因此MBA的社會需求量並不高,那麼MBA在我國究竟是如何快速發展的呢,這又是跟一封信有關。

  

    1994年,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入,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社會對MBA的認知程度開始提高。獲准試辦MBA的大學擴展到26所,為了整體提高中國MBA教育水準,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成立。學校多了,招生名額增加了,可以放開大幹了。但習慣在傳統課堂中講解經濟學的老師,對MBA的教書方法依舊陌生。想邀請國外的教授來培訓教師,可經費從哪來呢?當時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的鄭紹濂想到了一個人。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名譽院長鄭紹濂:“我想辦法找正大集團的董事長謝國民先生,我寫了一封信給他,講清楚我們中國現在開始搞MBA,這個事情怎麼重要,現在碰到的困難是培養教師,是不是請他慷慨解囊啊,我們準備考八門課,每門課我們預算需要十萬塊錢,能不能支持我們80萬塊錢,把我們這件事情做起來。大概兩三天之內他就回信,就是同意這個事情,而且很快把這筆錢匯到中國來。”

  

    利用這批捐款,MBA試點院校的許多老師得到了系統培訓。艱難中前行的中國MBA,也開始思考與市場接軌的道路。然而由於MBA是一種職業培訓,各學校單獨招生,沒有統一的考試,一些學校為了擴大生源,招收標準開始有所鬆動,於是MBA是花錢買文憑的説法流傳開來。

  

    清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趙純均:“1994、95年不斷有告狀信在上頭。不止是MBA了,別的BA也差不多。別的什麼M也差不多,不斷有告狀信在上頭,那告一個狀紀委就下去查,那你工作量多大啊,所以後來才為什麼聯考,所以歷史是這樣的,為什麼我們要舉行聯考,恰恰這個聯合考試把這條路給堵死了。”

  

    主持人張冬:1996年我們國家決定對MBA入學進行統一考試。除政治理論課由各校自行命題外,外語、數學、管理、語文與邏輯全部實行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閱卷。然而這個聯合考試卻越來越受到質疑,許多人認為,表面上看聯合考試對學生的要求更嚴了,但這個嚴要求其實並不適合MBA,一個在學業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學生,並不意味他就更適合念MBA,能夠成為優秀的管理人才,而現在MBA的招生考試情況已經開始發生變化,就革後的MBA取消了政治和管理筆試,由綜合考和英語組成,再由綜合面試來定奪。而筆試成績可以在2-3年內有效,同時,採取每位考生同時報考多所院校的政策。這是後話了,可在1996年,MBA面臨的還不僅是聯考的問題。

  

    1996年推出的MBA全國聯合考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時招生不嚴的問題,然而還有尷尬問題擺在眼前,那就是作為中外合作辦學的中歐國際商學院,一直懸而未決的學位問題。按照國家學位規定,合作辦學必須是依附中國大學的二級學院,國家才承認學位,而中歐是獨立法人,又沒有本科,是不符合授予學位條件的。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劉吉:“教育部是承認我們學校的,承認我們作為一個特區的,也給我們很多幫助的,但是學位按照原來的規定就不授予。”

  

    教育部原副部長韋鈺:“如果不作為交大的二級學院,他們就必須自己解決學位問題,那中國就不能承認,我覺得這也是合理的,不能因為説你作為一個國外的學校進來,我們就把國內的學位條例破掉了。” 

  

    很長一段時間,中歐MBA的畢業證,只有4名教授的簽名,用他們個人的聲譽,保證學生的質量。直到2001年,教育部以特批的方式,專門下文承認中歐的學位,這時的中歐已經被國外機構選入世界百強商學院。1997年,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完成國企三年脫困的目標,需要大量的經營管理人才。國家經貿委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從國企管理人員,選拔一批年輕幹部,在職攻讀MBA,這些學員中處級以上幹部高達70%。從使用者的角度,肯定了MBA教育的成效,同時這在我國,也首開MBA在職培訓的先河。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我覺得MBA的發展迅猛這是市場本身的需求決定的,由於我們正在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企業需要大批的管理人才,另外我們對外開放,國外很多投資進來,國外的大公司也紛紛進入中國,他也需要尋找中國本土的管理人才,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們本身很多民營企業在發展起來了,民營企業在他成長的初期,他對管理他是不夠重視的,主要是憑經驗,但是他成長到一定階段他就感到,專業管理人和專業管理知識的需要。” 

  

    1997年,MBA開始步入高速發展階段,報考人數增至3、4萬人,各學校相繼提高學費。於是,MBA就是高階層、高學費、高收入的説法開始在社會上流傳起來。

  

    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李維安:“客觀地講,這些年來我們商學院,或者其它的管理商學院從實力和辦學效益和收入上都是應該持續增長的。這樣來説,在持續增長過程當中這是全國性的。”

  

    儘管對於MBA的懷疑一直就沒斷過,但各個院校對於MBA教育的辦學方式卻始終在探索中。1987年,天津財經大學為了培養管理方面的教師,與美國一所大學合作辦學,成為國家批准的第一家聯合辦學項目。天津財經大學可能沒有想到,他們的這次試驗,探索出了MBA辦學的另一種模式,就是在中國讀書,拿國外文憑。1996年後,不少商學院都開辦了這種合作辦學項目。1997年,國內頂尖經濟學家雲集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開辦的國際MBA項目,更是將這種方式的含金量,推向極至。

  

    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其它的有國內自己的大學辦的,他沒有那麼多外面的教授來教,也有不少的是跟國際合作的,他當然有不少教授從國外來的,但是他們一般沒有這麼多人專門來研究中國經濟的教授也來教他們的課程。”

  

    當MBA成為時尚,成為需求時,當公辦大學招生的聯考,成為許多人難以逾越的門檻時,一些教育機構開始利用各種方式,瞄準市場,捕捉商機。各種民辦的,聯合的MBA教育不斷地出現在人們面前。MBA辦學的急劇擴張,難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齊,各種名目的MBA教育,不但令許多學子們感到茫然,就連MBA的教育者們也頗為頭疼。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劉吉:“這當然牽扯到整個社會的管理,不是一些商學院的事情,教育部應該管理,教育部門應該把那些野雞的,我們往往是外國人來了,外國商學院來的,不管它是正規的,還是名牌的,還是野雞的,只要外國來合資一下,合作一下發兩個文憑,這是不行的,MBA就是看你是哪個商學院畢業的。”

  

    主持人張冬:資本追逐利潤,這是經濟學上不變的真理。而百年樹人是中國的古訓,在追求短期利潤和保持教育的本質的博弈間,賺錢還是育人,有時已經超越了教育的本身。 MBA辦學如何走向良性發展,我想不管是商學院還是學生,都要更理性一些。就在MBA走入中國不久,在目前MBA還沒完全成熟之時,被稱為“貴族俱樂部”的EMBA也敲開了中國教育的大門,它的出現為何受到眾多企業家的歡迎?EMBA究竟有多大含金量? 我們明天一同打開問號!今天的節目就到這兒,再見。

  

    主 編:李 洋

  

    文字統籌:張 菁 薛寶海

  

    《中國財經報道》播出時間:

  

    週一至週四:22:05——22:25(首播)

  

    週五: 23:15——23:35(首播)

  

    週一至週五:09:38——09:58(重播)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