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圓了誰的夢?

2010年02月23日 08:46  節目文稿 我要評論

  

    


陳天橋,盛大網絡董事長;張瑞敏,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聯想集團前董事局主席;黃光裕,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常曉兵,中國聯通公司董事長;馬雲,阿裏巴巴網站董事局主席;王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蔚華,招商銀行行長;丁磊,網易首席架構設計師;閆希軍,天士力集團總裁。

  

    主持人張冬:這十位聲名赫赫的人物我想大家一定很熟悉了,他們在變幻莫測的商場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之所以今天他們幾位能湊到一起,是因為在不久前剛結束的中國第六屆MBA論壇上,他們被評為MBA眼中最具戰略思維十大企業家,這幾位商界領袖不但都有著各自不同的MBA背景,還是許多MBA畢業生的目標。今年春天的時候,我們曾播出六集系列片《中國MBA解密》,引起了強烈的關注。眼下,又是一個學期結束了,一批新的MBA畢業生又將準備在他們事業的階梯上再進一步,我們也重新精編了五集MBA節目,並吸取了一些新的內容和專家的意見。今天,我們先從20幾年前一部曾經轟動一時的小説講起。

  

    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中國,在新時代的路標下壯志滿懷。這一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試辦經濟特區,探索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之路;這一年很多中國人,都在思考國家的富強之路。當時任天津重型機械廠的車間主任蔣子龍,住院期間,在當年第7期的《人民文學》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喬廠長上任記》小説,立即引起了轟動。

  

    作家蔣子龍:“讀者來信隔一段時間一來,差不多每天幾百封,最多的時候一千封,一個大紙箱子。”

  

    小説的主人翁喬光樸廠長,一個堅定的企業改革家。最初上任的演講表達著國人急迫的心情:時間和數字,是兩道鞭子,懸在我們的背上。要在世紀末實現現代化,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中國的時間並不富裕。從這篇小説裏,人們第一次了解了企業管理的概念,他們期盼能有更多懂企業管理的廠長把企業搞好。然而當時的企業領導人,基本上是技術人員出身,對企業管理知識了解很少。

  

    原國家經委主任袁寶華:“1977年開始我們用了八年的時間,從學大慶入手,來整頓企業。中央專門發了文件,整頓中間,我們很大一個感受就是,我們這個企業領導人素質比較低。不懂管理,更不懂管理理論,理論知識很欠缺。”

  

    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不久時任副總理的鄧小平同志出訪美國,與美國政府達成一個協議,協助中國培養管理人員。培訓地點選在當時的大連工學院內,主要培訓企業領導和大學教師。

  

    原國家經委主任袁寶華:“當時還不叫MBA,它就叫管理中心,管理培訓中心。”

  

    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副會長潘承烈:“當時在大連的美國老師就問國家經委,就是我怎麼能夠把中國人教的,按照這個中國的辦法來管理這個企業,國家經委回答説,你在哈佛大學怎麼講,你在斯坦佛大學怎麼講,你在大連也怎麼講。”

  

    1984年,美國總統裏根訪華,再次決定協助中國培養一批高級管理人才。在大連培訓中心,40名來自不同行業的大學畢業生,成為了中國第一批接受MBA教育的年輕人。當時還在鋼鐵研究總院做技術員的藏族小夥子才讓,就是其中的一員。

  

    中國首屆MBA畢業生才讓:“我們看到的是蓋著國家經委、國家教委、國家科委,還有人事部這四個大紅公章的文件,招這麼一批學員,把任務和指標通過這四個公章國家行為分派給各個經濟部門。全國728個考生招了40個人,所以競爭淘汰還是挺高的。”

  

    9月份,才讓收到錄取通知書,沒來得及在家過國慶節,就趕往大連報到。經過近半年的語言和管理知識強化培訓,39名學員通過GMAT考試,進入由美國人全程管理的MBA學業。

  

    中國首屆MBA畢業生才讓:“這個時候真正感到壓力了,非常地辛苦,每晚上規定200頁、300頁的閱讀,你哪拉了,你可能就考試你就得不了高分,而且大事、小事課堂統統都給你加在一起,讓你無時無刻不感覺這種壓力,哪兒塊鬆懈了都不行。我們每個學期考完試,樓道裏有高聲大叫的,有摔酒瓶子的,有狂笑不止的,這樣發泄,壓抑得厲害。”

  

    1986年夏天,他們赴美國完成最後一學期的實習。39人的培訓經費,幾乎用掉國家經委全年出國費用的一半。去美國實習的往返機票就是2萬多元,而當時才讓每月的工資才55元。每一個學員都體會到期望背後沉甸甸的壓力。

  

    中國首屆MBA畢業生才讓:“朱鎔基,當時是經委副主任,來給我們做出國動員,就對這批人的期望值是非常之高的。希望通過系統的訓練,包括MBA知識的掌握,然後語言,然後國際慣例或者管理規則,回來以後能對中國的國企加以改造和完善,期望值非常高。我們的畢業典禮是基辛格來做講演,他是美國前國務卿。”

  

    主持人張冬:八十年代中期,那是一個變革的年代,新思潮、新名詞、新時裝、像滾滾而來的港臺歌曲一樣,很快就在神州大地流行開來。我記得年輕人最愛用“都80年代”了,來對保守和落伍表示不屑。而“企業改革”也是80年代使用頻率最高的字眼,才讓説,那時候他們被國家派往國外學習並寄予厚望,是一件非常風光的事,那麼後來呢?他們學成歸國後是不是真得學有所用了呢?

  

    1987年9月,《中國青年報》社收到一封讀者來信,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MBA這個詞。

  

    《中國青年報》 高級編輯陸小婭:“信上就告訴我們,他們是第一批工商管理碩士,當時是怎麼一個背景,國家是怎麼重視,然後他説他自己在學員當中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大概回國38個MBA裏,起碼是三分之二或者更高的比例,回國以後感到不能夠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發揮出來,那麼覺得有無用武之地的感覺,應該説MBA到底是什麼,當時我們也不知道,也是從他們信裏還有這麼一個專業,然後查查英文字典是怎麼回事。”

  

    寫信的就是從美國留學歸來的才讓,雖然他回到鋼鐵研究總院後不久,就受到重視,由科研部門調到政策研究室,負責起草單位改革的方案,但他的那些中國首批MBA的同學們回到原單位後,有下車間、有做翻譯的,所學知識幾乎毫無用途,因為是公費出國,原單位還不同意調離。他想為大家討個説法。中國青年報採訪了他。

  

    《中國青年報》高級編輯陸小婭:“付出了這麼高的成本以後,為什麼他們回國以後他們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這樣一個專業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專業?那麼是什麼東西制約著他們不能夠去發揮他們的這種作用?所以後來我們報社領導下一個很大的決心,就派我們六個記者做一次覆蓋式的採訪,所謂覆蓋式的採訪就是要爭取把這38個人全部採訪到。”

  

    六名記者分頭出發,行程數萬里,採訪到了這38位回國的中國第一批MBA。幾經討論,這篇名為《命運備忘錄》的文章,刊登在1987年12月2日的《中國青年報》上,文章對人才浪費的現象深表憂慮。

  

    《中國青年報》高級編輯陸小雅:“報道發出來第二天,我記得應該是第二天,因為當時這個項目是國家經委主持的, 那麼國家經委打電話來,説想請我們過去開一個座談會。我記得座談會是當時國家經委的袁寶華主任主持的,他説報紙他的孩子給他看的,而且當時李鵬是代總理,説李鵬同志看到這篇報道以後很關注。還有一個反響也是我們預料不到的,就是報道發出來以後我們收到好多電報,這些電報是什麼呢?是要人的,要這批MBA的。”

  

    一邊是社會上的熱烈歡迎,一邊卻是在自己的單位學無所用。究竟該如何解決這個矛盾?當時主抓這件事的袁寶華找到了才讓和他的同學們。

  

    中國首屆MBA畢業生才讓:“我們只要一條要無條件釋放。行,就無條件釋放,讓我們自由流動,那時候自由流動不像現在,現在我們可以雙向選擇説走就走。那時候絕對不可以走的,戶口卡在那,工作卡在那,還有黨、團關係卡在那,走是根本走不了的。後來袁寶華聽明白了,回來以後也是四個大國徽章,教委、國家教委、科委、人事部還有經委,四個大國徽章下來,就是對這批人國家花了大量的時間,如果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允許他們流動。”

  

    不久,近1/3的中國首屆MBA,先後流向了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留在原單位的,也大多在系統內找到合適的崗位,寫信反映情況的才讓,也由於在企業改制方面表現出卓越才幹,很快被破格提拔。首屆MBA學無所用被浪費的事情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也由此,人們開始發現,沙漠中,再高級的汽車可能還沒有駱駝管用,企業管理同樣必須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才能真正有用武之地。

  

    主持人張冬:應該説,中國首屆MBA的經歷是有著當時特殊的歷史原因,當大多數領導幹部還不知MBA為何物時,這些人才不被重用是可想而知的,這與一個國家大的經濟發展背景有著密切聯絡。其實,既使在MBA教育的發源地美國,它最初的成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MBA教育,1908年誕生於美國東部名校哈佛大學,當初的建造者只是將它作為一個普通的商學學科來設計的。以他們100年前的眼光來看,也許並沒有預測到MBA會對今後的世界,特別是學生們産生如此深遠的影響。

  

    哈佛商學院副院長Warren McFar Lan:“1908年的時候,我們啟動這個項目的時候只有五名教授,非常少,由於哈佛大學意識到,他們可以有好的法學院,可以有好的醫學院,所以他們相信在商業界也同樣需要這種學位,應該説這是給商業界的碩士學位水平的職業教育。”

  

    哈佛商學院在成立了許多年後,即使在美國經濟快速發展的20世紀初期,仍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到1918年的時候,學院只剩下了18名學生和三名教授,甚至沒有合適的人選出任院長。

  

    哈佛商學院副院長Warren McFar Lan:“重要的改變是從1924年開始,從那個時候我們引入了這種案例教學的方法,從那個時候開始MBA的教學更強調實踐的那一方面。”

  

    以實踐為基礎的案例教學法,給哈佛帶來了生機。尤其是在二戰結束後,一批退役軍人進入哈佛商學院學習。伴隨著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復蘇,這批人在畢業後幾十年的工作中,讓美國的商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哈佛商學院1949屆的 為例,其中的畢業生超過1/3成為大企業的CEO,從此奠定了以哈佛為代表的MBA在商界不可動搖的地位。

  

    哈佛商學院副院長Warren McFar Lan:“一個世紀以來,哈佛培養了許多商界領袖,他們改變了所在的企業,甚至改變了美國的歷史。”

  

    哈佛的調查報告顯示,從他們商學院畢業的MBA,25年後,有30%的人成為企業的CEO或公司合夥人,20%的人在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擔任重要職務。即使在美國失業率高達7%的經濟蕭條時期,哈佛的MBA畢業生,每人手頭都拿著好幾份聘書,從容地挑選著年薪10萬美金以上的工作。其他名牌大學的MBA們,情況也大抵如此。

  

    主持人張冬:有人説,哈佛大學的MBA教育,讓哈佛大學錦上添花,也促進了戰後美國經濟的蓬勃發展。然而MBA教育在我國出現,到目前為止也僅僅只有20年的時間。MBA的主旨是培養出即有管理理論又有實際經驗的企業管理人才,而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就急需大量的經營管理人才,可是我們總不能都去美國學MBA吧?於是,在經濟轉型初期,那些MBA教育的先行者們便開始艱辛播下MBA火種,然而在他們推出MBA教學的過程中,卻是一波三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明天同一時間請繼續收看!

  

    主 編:李洋

  

    文字統籌:張菁 薛寶海

  

    《中國財經報道》播出時間:

  

    週一至週四:22:05——22:25(首播)

  

    週五: 23:15——23:35(首播)

  

    週一至週五:09:38——09:58(重播)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