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見證2004中國經濟——糧食增産 實現農民增收

2010年02月23日 08:42  節目文稿 我要評論

  

    


主持人:俗話説,“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今年上至中國經濟的決策者,下至普通百姓都在關心的經濟問題,也是今年在各大媒體出現頻率非常高的一個詞。今天我們特別請到了經濟參考報總編王海徵來到演播室,和我們一同來聊聊有關糧食的話題,王先生歡迎您!在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還是先讓我們一起隨著記者們的目光看看今年的糧食市場到底有了多大的變化。

  

    在中央“一號文件”優惠政策的拉動下,今年我國的糧食生産出現了可喜的變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的夏糧産量比去年同期增長4.8%,秋糧的生産形勢同樣讓人感到樂觀,預計今年我國全年糧食總産量將達到預定的9100億斤,這意味著,我國糧食生産將結束1998年以來出現的連續下滑的局面。農業稅減免、糧食直補、保護價等措施的實施,讓農民看到了種糧帶給他們的實惠。

  

    馮建明是河北省廊坊市三河駒陽鎮南關村的農民,前些年為了生計,他一直給別人開車。但農民出身的他,始終割捨不下對土地的這份情感。馮建明説,開車這個,有風險。再一個他也不願意幹了,歲數也大了,也不願意幹了。這樣他看種地這個挺自由挺好。於是馮建明包了55畝地,去年種了48畝地糧食,其他7畝地種了一些經濟作物。這給他帶來了不小的收穫。他粗略地算了算,今年6月份收割小麥,每畝地小麥的平均産量達到了800斤左右。去年小麥每斤才賣到5毛6,今年這小麥的身價已經漲到了7毛5,這等於增加收入7000多元。嘗到了種糧食甜頭的馮建明,在6月18號收完所有的小麥後,砍掉了所有的經濟作物,把包下來的55畝地全種上了玉米。馮建明表示秋收不成問題,長勢挺喜人。

  

    記者講述:你像馮建明所在的廊坊地區正好是在北京和天津中間的這個地方,對於這塊地方的農民來説都特別幸福,因為他們打工的機會就比較多,但是今年就出現了與往年不太一樣的狀況,就是好多像馮建明一樣的農民,他們都回到了土地上。另外我還碰到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農民,他就是包了一塊鹽鹼地,大家都不願意種,但是他正好趕上了一個好時候,稅收減免了,然後又有很多農業補貼,這樣他算了一下然後再加上糧食價格的上漲,這一年下來,他認為他這一百多畝地,大概能夠賺到十萬多塊錢,今年農民之所以能回到地上,我認為有兩個字是最能體現的,一個就是“漲”一個就是“減”,“減”就是説農業稅減少了,然後種田的成本減少了,“漲”就是糧食價格稍微漲了一點,對咱們城裏人來説糧價上漲可能生活會受一點點影響,但是儘管漲了一點點的價格,對於農民來説就是一個特別大的事,他們種糧積極性提高了。

  

    記者在糧食主産區的採訪中了解到,當地多數的政府官員認為目前的糧價並不高。

  

    四川省樂山市副市長范金綬:“現在糧食價格基本上應該是合適,穩定一段時間比較好。”

  

    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糧食局局長胡平:“這個價格不算高,如果是站在農民利益上,糧食價格還偏低,因為農民的生産成本還比較高。

  

    胡平為我們算了一筆賬,如果按每斤小麥的價格0.70元,畝産平均是1000斤,那麼這一畝地,農民從中可以得700元,扣除種子、化肥、人工等種糧成本,一畝地能夠帶給農民的純收入在400元左右,如果糧價不能維持在現在的水平上,種糧對農民是沒有吸引力的。

  

    


記者講述:胡平局長他也給我算了這麼一筆帳,他就説四川是地少人多,那每個人平均下來都不到一畝地,一家也就三四畝地,那每畝地的純收入,就在今年政策這麼好的情況下也就四百多塊錢,那一家再算下來也就是兩千塊錢左右,那這對於農民來説一年的收入這麼少,他們很難維持生活,所以他們只能再出外去打工,然後再維持他們的現狀。那我當時提了一個問題,我説如果把這些土地都集中在種糧大戶手裏,是不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他們的收入呢,胡平就反問我説,那其他農民怎麼辦,我們這麼多農民,城市裏容納的了嗎,所以我就想這麼一個問題,確實是這樣,就是説如果糧食價格太低的話,農民沒有積極性我們怎麼解決吃糧食的問題,我們能靠誰,我們的糧食安全問題又怎麼解決。

  

    瞿長福,《經濟日報》記者。長期關注“三農”問題報道。今年3月2日,《經濟日報》刊登了他的一篇名為《在肥沃的土地上——吉林種糧人》的長篇通訊。在半個多月的採訪中,留給瞿長福印象最深的就是農民糧食價格的關注。

  

    記者講述:從我們這一年在採訪當中所了解的,感受最直接的,你對種糧食農民來説,它對他增收最直接影響,最大的就是糧食收購價格,像我們今年在吉林農安採訪的時候,當地有個種糧大戶叫辛敏來,他去年打糧食就是打了十二萬斤,但是在春節之前他只賣了五六萬斤,還有五六萬斤他就不敢賣,為什麼,因為當時糧食的收購價格,只有三毛八一斤,按照這個三毛八一斤的價格的話,扣除他的成本他就只能保本,所以還有五六萬斤他就只能等著,希望後面能夠漲價,他對我們説你只要每斤糧食能漲兩分錢,我就能夠掙錢了,所以農民他對自己收益的期盼他並不是太高,你只要讓他一年種下來,他能夠覺得有一點奔頭,有一點賺頭,他就會有種糧的積極性,你想就是兩分錢,他十二萬斤的話每斤兩分錢,他這一年小孩上學,家裏的老人有什麼問題他都可以解決。當然也有一些我們在採訪當中大家會了解到,有一些情況,可能糧食價格上漲了,但是農民能不能夠得到多大的實惠,因為還有很多中間商這樣的環節把這個利益給留走了。

  

    那麼,今年的糧食豐收農民究竟能夠從中得到多少實惠呢?對這個問題,中央電視臺記者潘敏也進行了調查。

  

    記者講述:我們在做這個節目之前,先是看了一個媒體的報道,説今年糧價的上漲農民並不是最大的受益者,那我們欄目今年以來也一直非常關注糧食方面的內容,我們覺得如果情況真的是像這個媒體所説的這樣,那問題就非常嚴重了,所以欄目就派我到湖北調查,我當時去的是湖北的應城。

  

    在湖北應城的一家民營糧食收購企業,記者見到了這裡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他們今年給農民的收購價格提高了很多,經銷商並沒有太大的利潤空間。

  

    湖北豪豐米業有限公司綜合部部長李進平:“和去年相比的話,有大幅度的增長,去年中谷的收購價格是每50公斤大概48元左右,今年的收購價就是75元,每50公斤上漲了27元。真正的農民(收入)是大幅度提高,和去年來比是大幅度提高他們的收入。”

  

    李進平説,現在上市的秋糧最主要的品種是雜交中稻,國家的最低保護價收購是100市斤72元。而市場收購價一般還要比保護價高3元左右。民營收購企業是這樣,那麼國有糧食收購企業呢?記者又來到應城市楊河鎮糧食收儲公司,公司副經理張紅保告訴記者,公司有8個糧站,2個固定收購點,年收購量4000多萬公斤,今年糧價雖然漲幅不小,但得益的主要還是農民。

  

    湖北應城市楊河糧食收儲公司副經理 張紅保:“企業得利肯定少些,農民得到實惠,得的多些,按照這個價格算的話,就是現在這個價格的話,農民肯定得實惠。”

  

    記者講述:應城這個地方我是今年春天的時候就去過,當時那的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非常的高,那這次我們去調查採訪的時候又發現,農民們的確是從糧價上漲中獲益了,後來我們又去了其他的一些地區調查採訪,他們的情況也和應城是一樣的,後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産業部的部長韓俊,他也是三農問題的專家,他對這個問題也進行了調查,他説如果説糧價上漲,中間商是最大的受益者,這個説法的確是委屈了他們。為什麼這麼説呢,去年糧價上漲是從十月份開始的,當時農民已經把手中的糧食賣掉了,所以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糧價上漲的好處的確是讓中間商拿走了,但是今年情況就不一樣了,今年夏糧豐收以來糧價是穩中有升,所以農民就完全從中獲益了。

  

    主持人:對於今年我國的糧食生産和糧價走勢,經濟參考報也刊發過多篇報道和評論,稍後,我們就和經濟參考報總編王海徵先生一起,進一步探討一下有關糧食的話題。

  

    主持人: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經濟參考報》在關於糧食的問題報道的時候,切入點是從哪兒開始的?

  

    王總編:今年我們的報道應該説從中國的糧食生産的角度來看,我們是抓住了這麼兩點,一個是增産,一個是漲價,這恐怕也是大家共同關心的糧食方面的兩個問題。我們覺得增産當然是一件好事。那麼在增産的同時,價格的變動會直接對下一年以至以後的糧食生産産生影響,從糧價的絕對水平來看,不能説就是糧價很高了,因為糧價增長了以後,影響到的實際上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糧食的生産者,一方面是消費者,消費者主要是城鎮居民從城鎮居民來説,糧價上漲,對大部分城鎮居民應該説沒有太大的影響。或者説這個影響對他們的生存、生活角度來説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城鎮居民收入提高了,對少部分城鎮的低收入階層,低收入人群來説,糧價上漲確實影響比較大。

  

    那麼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我覺得還是應該靠政府的低補,提高低補標準,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為什麼説糧價現在上漲的水平不是那麼高呢?我想説一個數字,就是我們從改革開放以前來看,當時的糧食價格基本上是保持穩定的,而且是低水平的一個價格。從大家最熟悉的標準粉,當時北京的價格是一毛八分五一斤,到現在標準粉的價格漲了大約是八倍,可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了從78年算起到03年,大約是增長了19倍。那麼相對這樣一個數字,我覺得糧食價格從城鎮居民來説,應該是還在合理的範圍內。而且糧價也沒有超過整個的物價,這麼多年的物價上漲水平。

  

    主持人:這個扶持力度相當地大,所以才使得我們今天看到這樣一個好的農業生産,以及農民收入增長的這樣一個好的社會效果,從未來的情況來看,是不是我們的農業要發展,農民收入要提高,就要更大程度上,還要依賴於這種中央政策的力度呢?

  

    王總編:這個問題呢要從兩方面看,一個呢,我認為是中央政策對農業的扶持,這個首先這個是每個國家都做的事情,在國際上也是正常的,世貿組織的規則也是允許的。我們的對農民種糧的支持力度呢,通過今年一年這麼多政策力度下來以後,我們支持力度確實比過去大多了,但是還是有空間的。但是從另外一方面看,僅僅靠政策扶持,政策扶持畢竟空間是有限的,它不會無限制地靠政策扶持,僅僅靠政策扶持,我們的糧食增産也不會有一個長期的、永久性的發展。

  

    主持人:那麼從您的研究來看呢,您對於未來中國農業發展的前景做怎麼樣的判斷?

  

    王總編:我覺得今後若干年在中央政策的保障下,尤其是在農民的這種創造性的勞動過程中,中國的農業會有一個很大的發展,那麼它的最好的,最有力的條件就是市場經濟。有了市場經濟的體制,我覺得中國的農業是會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前景,我認為在未來的若干年內,中國農業的糧食産量會有穩步的增長。

  

    主持人:農民的收入也會穩步的提高?

  

    王總編:隨之提高。

  

    主持人:非常感謝您精彩的點評,謝謝。好,各位觀眾,我們這一期節目到這裡就該和您説再見了,歡迎明天繼續關注我們的特別節目《記者見證2004中國經濟》下期節目我們再見,謝謝!

  

    主持人:今年其他媒體有關糧食問題的報道也都很有特色,咱們一起來看看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觀點吧。

  

    媒體備忘

  

    新華社5月12日發表文章,《多予少取:中南海要讓農民腰包鼓起來》。文章詳細分析了中央一系列富農、支農政策的出臺經過。並認為,中央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統籌城鄉經濟發展”新思路,重新審視中國農業的發展之路,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立了農村工作新方針,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農村發展、富裕農民的措施,政策力度之大,影響之深,實為多年來所罕見。

  

    而當今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之時,《經濟日報》(8月3日)也發表評論,提出了仍需加緊培育糧食生産能力的鮮明觀點。文章指出:由於我國糧食價格總體高於國際市場,進口糧食衝擊國內市場的壓力會明顯加大。未來全社會對糧食供給的數量和質量將提出新的要求,在市場機制和價值規律的調節下,糧食生産將面臨更多挑戰。

  

    《人民日報》則(10月28日)發表了題為〈糧價穩定才是糧食市場的上上之選〉的述評。文章認為,要想保持糧價的穩定,就要長期保持對農業的高額補貼,而與發達國家農業補貼水平相比,我國目前對農業的補貼極其有限。當前,中央正在大力推行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並落實對農民的直接補貼,擴大良種補貼,因此有理由相信隨著政策力度的加大,糧價問題將不再是縈繞人們心頭的一條“井繩”。

  

    記者:于浩 張鳳祥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