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Vs蘇商 産業與資本誰執牛耳?

2010年02月23日 17:03  欄目活動 我要評論

  

    《上海證券報》2006/5/26 記者 徐王嬰

  

    源自長三角的兩翼。一個有寧波幫、龍遊幫的歷史輝煌;一個有榮氏家族的光榮傳統;一個有改革開放中“溫州模式”的崛起;一個有“蘇南模式”的標本;其中的一個群體與財富榜最有緣;另一個人群與百強縣的榜單最有緣。浙商與蘇商,誰比誰更有競爭力,誰比誰更風流?

  

    徐文榮年紀最長

  

    起跑之“賽”,浙商領先

  

    首屆中國商幫峰會,代表各商幫宣讀合作宣言的是第一代浙商的代表——橫店社團經濟企業聯合會會長、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

  

    在橫店集團,71歲的徐文榮早已退居二線,現在的集團掌舵人是他的兒子徐永安。但徐文榮好象忘了一個事實:跟他同時代的人大多都已退居二線。會後他反復問記者:“台下怎麼儘是些陌生的面孔?魯冠球怎麼沒來?還有馮根生怎麼見不著呢?”

  

    魯冠球和馮根生當然還在今天的國際商海中叱吒風雲。但更多與徐文榮、魯冠球和馮根生同時代的創業者已經被“長江後浪”所淹沒。無論是倖存者也好,是大浪淘沙、煙消雲散也好,浙商,其敢為人先、獨立潮頭的精神已經記載在中國商幫史上。

  

    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人們還在激烈爭論姓“社”還是姓“資”的時候,溫州人已經戴著“紅帽子”,前店後廠地幹開了;溫州之外的浙商也不甘落後開始了市場經濟的“西天取經”——

  

    1975年,為了解決橫店農民蠶繭賣不出去的困難,時為橫店大隊黨支部書記的徐文榮受命籌辦絲廠,從此開始了創業之路。到了2001年,橫店集團名列“全國民營企業十強”的第三位;2002年排序“中國企業500強”第131位;此後一直躋身全國企業排序的前列,並形成了電氣電子、醫藥化工和影視娛樂等三大主導産業,企業總資産已逾150億元。

  

    魯冠球則于70年代末期創建了萬向。30年時間,他把當時的一個生産農業機械的小作坊,發展成為中國製造業第58位、汽車零部件業第1位的大型企業集團;2005年,萬向集團營業收入252億元,利稅12.4億元,出口創匯8.18億美元。三十年打拼,成績喜人。

  

    作為胡雪岩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馮根生更是在1972年就在杭州開始了國營藥廠的改革探索。

  

    正是有這麼一批“早起者”,浙江才能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因民營經濟的發展令國人刮目。

  

    “早起的鳥兒有食吃”。趕早,敢為人先是中國商幫文化的精粹。但“槍打出頭鳥”的俗語同樣具有普遍意義——敢為人先的浙商,其內在的精神是自我犧牲和勇於承擔。

  

    當年溫州柳市的“螺絲大王” 劉大源、“電器大王”胡金林、“礦燈大王”程步青、“目錄大王”葉建華、“翻砂大王”吳師濂、“線圈大王”鄭祥青、“膠木大王”陳銀松、“舊貨大王”王邁仟,這“八大王”就在1982年,以“投機倒把罪”而遭受牢獄之災。

  

    等到中國市場經濟的春風迎面吹拂之時,另一批精明的柳市人借助社會大氣候的改變乘勢而出,他們創辦的企業後來居上,如日中天。這其中就包括從求精集團裂變出來的正泰和德力西。市場經濟的潮起潮涌,浙商的艱辛搏擊如歌如訴,令人嘆止。

  

    相比較而言,以蘇南模式為發端的蘇商,其民營化的時間要晚,步子要穩。

  

    胡潤榜的“強勢富豪”,沙鋼的“掌門人”沈文榮就是蘇南模式的守望者。相比其它的蘇商,他的出道要更早,其創業的歷史要更長久。他用28年時間,使沙鋼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集體軋鋼廠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但他本人從集體廠長到民營老闆的“變身”是2001年才進行的。雖然成功“變身”,但他的身上總有磨不掉的政府官員的痕跡。此前,沈文榮還兼任過張家港市的市委副書記、市政協委員。

  

    與徐文榮、魯冠球等“草根浙商”相比較,以沈文榮為代表的蘇商更具“紅頂商人”的特性。

  

    商幫特性中的“自生”、“自發”性決定了以“民商”為特點的浙商更具“敢為人先”的冒險精神,領先一步在所必然。

  

    施正榮“一夜暴富”

  

    産業之“戰”,各有韆鞦

  

    最近兩年,不斷爆出蘇商暴富的消息——胡潤富豪榜上,突然闖出的“黑馬”嚴介和;美國紐交所前,無錫尚德的掛牌上市使施正榮的身價超過黃光裕和榮智健,以160億的身價位列內地首富;“潤物細無聲”的雨潤掌門人祝義才在資本市場的異軍突起……是否,後發制人的蘇商,在産業競爭的格局中比浙商更有優勢?

  

    在媒體的爆炒下,施正榮曾經嚴肅地聲明:“我不是一夜暴富”。他強調,雖然他的尚德公司成立不足4年,但他在太陽能領域已經有14年的積累。這位43歲的洋博士,1988年在澳大利亞留學期間,就跟著導師馬丁格林這個太陽能領域的“教父”級人物學習。科研成果産業化,是以施正榮為代表的高學歷蘇商的夢想。

  

    同是這次蘇商代表推選的蘇商領軍人物候選人的南瑞繼保董事長沈國榮,也同樣報著將科技成果産業化,以産業報國的志向。

  

    “趕超國際先進技術水平,是我們的目標和理想,將成果産業化從而産生最大的效益,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院士沈國榮懷著“産業報國”的雄心壯志,硬是把國電南瑞從幾個人的“小作坊”發展為800余人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坐上了國內電力自動化研發的頭把交椅。

  

    魯冠球成“洗殼高手”

  

    資本之“爭”,浙商更“猛”

  

    若在十年前,浙江的上市公司數量是絕難與江蘇省相提並論的。在以國有企業為主的計劃配額制時期,大部分的浙商對企業上市只能是望洋興嘆。

  

    不知何時起,浙商把國內資本市場攪得風聲水起,上市公司數成全國第四;擬上市公司的數量雄居全國之最。

  

    短時間內在數量上的趕超,主要得益於買殼上市、海外上市等迂迴之術。此次浙商推選的名單中,除南存輝、胡成中之外,都曾經歷練過此資本之術。

  

    先看魯冠球的“萬向係”,通過一系列的收購,其直接和間接控股上市公司10家,投資金融機構6家。目前與“萬向係”有關的上市公司包括萬向錢潮、承德露露、華冠科技、中色建設、航天動力、航民股份、蘭寶信息、西安旅遊、兔寶寶以及在納斯達克上市的UAI。而“萬向係”在金融領域的擴張勢頭也相對迅猛,先後投資了霍頓保險經紀公司、民生人壽保險和浙江省商業銀行,並且重組了浙江省工商信託,從而間接控制了天和證券和浙江博鴻投資;此外.“萬向係”還在美國成立了私募投資基金“萬向製造基金”,加上以前設立的萬向租賃、萬向期貨和通聯資本,目前萬向係擁有的金融牌照多達11塊。

  

    在魯冠球這一浙商“常青樹”的示範效應下,“橫店係”、“傳化係”、“華立係”、“銀泰係”、“精工係”等資本大戲活靈活現地展示了浙商的資本運作能力。最近在資本市場頻頻舉牌的銀泰,股改之前“探囊”新安股份的G傳化等收購動作的背後是浙商日漸成熟的資本運作能力。

  

    相比之下,無論是江蘇沙鋼的沈文榮還是蘇寧電器的張近東、紅豆集團的周海江、江蘇遠東的蔣錫培等,展示給人們的,更多的是他們的企業管理能力。比如周海江,你也許聽過他講技術創新,講企業文化,講人才戰略,而沒有聽過他講企業收購或者借殼上市的經歷等。但這並不是説蘇商不懂得利用資本的杠桿來發展,施正榮巧用風險投資以及美國上市等實踐已經“暴露”了蘇商對資本的青睞之情。

  

    另一方面,資本是把雙刃劍。希望浙商把德隆的倒塌,科龍的敗局當作前車之鑒。至目前為止,被譽為“常青樹”的魯冠球與資本高手汪力成的“洗殼”之術仍值得借鑒。

  

    實際上,所謂“洗殼”之“術”,是由於駕馭者牢牢把住了資本之“道”——資本的手段要為實業服務,並以實業所能承載的能力為底線。“做企業,一定要牢牢把住底線,寧可沒錢慢慢做,也絕不能盲目放大。”汪力成通過對幾個上市公司的“倒騰”,打造了醫藥産業的大平臺。

  

    從晉商的票號到今天浙商的“造係”運動與金融夢想,駕馭資本的能力一直是中國商幫所追求的。唯有振起資本之翅,中國商幫的産業夢想才能自由翱翔。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