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2月23日 17:38 節目文稿 我要評論
各位朋友,各位朋友,剛才欣賞完精彩表演,我們還是言歸正傳,小女子今天設下一擂臺,想與在座的英雄,在座的好漢比試比試,小女子雖然不才,但是自從設下擂臺以來,從來都沒輸過,誰敢上來?請!
我來。
幸會,幸會。拿來。
你還準備了傢伙啊,幸好我有備而來,我有雙截棍。
抬上來。這是什麼東西?你是打的什麼擂?
姑娘們。
擂,擂,擂茶擂什麼茶?你呀,接著往下看。
這麼多好吃的,這是不是比賽前給我補充點營養品啊?
你是真不明白還是假不明白?
這是我們當地的特産:擂茶。
這不是擂嗎?
我們這裡管它叫擂,用這擂棒把它磨碎。
這簡單,我平時搗蒜都這麼搗過。這樣不行。這樣會把擂茶缽打爛的,要繞著圈慢慢地磨碎,這叫擂茶。
消費者:爬爬山,出點汗,坐在這兒喝喝“擂茶”,既解決了饑餓的問題,情調上,也是很愜意。
消費者:到桃花源來不喝“擂茶”很遺憾的,一定要喝喝“擂茶”,那是桃花源的一個特色。
不過,根據記者的了解,擂茶並不僅僅盛行于湖南常德一帶,在贛南、閩西、粵東、川北、台灣、香港等地,當地老百姓也一直都有喝擂茶的習慣。很明顯,他們喝的擂茶並不同於我們平常喝的茶。而且擂茶因為它的原料還有一個十分形象的名字。
謝廠長:那時候叫三生湯嘛,生米,生薑,生茶葉。
被叫做三生湯的擂茶在民間也被叫做藥茶,能叫這樣的名字一定是有它獨特的藥用功效,喝擂茶難道真地有那麼神奇嗎?
謝廠長:它能解渴,而且能充饑,它夏天解暑,因為它裏面有鹽,冬天呢,能防寒,因為它有生薑,它能治好一般的小感冒。像我們村民,他們得了感冒以後,就喝一碗“擂茶”,就蒙著被子睡一大覺以後,睡一身汗,馬上這個病就好了。
聽當地人説,擂茶曾經還真是立過大功,那是在東漢的時候,有一位名叫馬援的將軍率領軍隊到湖南常德一帶打仗。
謝廠長:由於水土不服,就發生了,當時也叫瘟疫,實際上也是一種流行性感冒。
這可怎麼辦呢?於是馬援趕緊請教當地人。
謝廠長:我們當地有一個老農夫,就把我們當地村民經常飲用的這種飲料,就是説三生湯,生薑,生米,生茶葉做的,就給士兵吃。
丁老師:喝下去了以後,因為趁熱,人就會發汗,又有生薑藥力作用在裏面,發汗以後,感冒就會好一些。
因為喝了擂茶,士兵們的病都治好了,個個又都生龍活虎,打起仗來,就如同猛虎下山,結果馬援的軍隊大獲全勝,凱旋而歸。
從那時侯開始,擂茶就漸漸有了名氣,幾乎家家都準備了一套製作擂茶的工具。
記者:阿姨,您現在拿的這兩樣東西,就是做“擂茶”的工具是嗎?
記者:這個都叫什麼呢?
謝妻:這個呢,叫“擂缽”,這個叫“擂錘”。
記者:“擂錘”?
謝妻:嗯,擂茶的錘子。
記者:那這是由什麼做的?
謝妻:這個就是山上長的一種山姜梓樹,它的木質挺香。
記者:那我看這個“擂缽”裏面,它現在有很多紋路,為什麼要有這個呢?
謝妻:為什麼要有這個紋路是嗎,這些花生米,生薑,黃豆,芝麻,茶葉,倒在裏面,它們才能攪拌碎。
笑林:説到這兒,我們得提一提陶淵明《桃花源記序》,因為據説當地的桃花源風景區就是陶淵明筆下的那個桃花源,近些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很多人因此慕名而來,擂茶就趁著這個機會趁勢而起,周邊的農民因此致富,擂茶也成為拳頭旅遊産品。
走在桃花源裏,最忙的就數賣擂茶的農民了,因為來喝擂茶的遊客絡繹不絕,往往一來就是好幾桌。
記者:這又是剛賣“擂茶”收到的錢是嗎?
老闆:對對對,剛賣“擂茶”收到的錢。
記者:一般早上幾點就開始忙了?
老闆:早上八點。
老闆:忙到下午五點。
記者:這麼長時間,都是過來喝“擂茶”的。
老闆:都是,很多人都要喝“擂茶”。
記者:賣“擂茶”的話,大概一年能賺多少錢?
謝妻:賺個四五萬元錢沒問題。
如此受歡迎,記者真是有些納悶,這看上去也不怎麼起眼的擂茶就真地那麼好喝嗎?
消費者:我覺得“擂茶”蠻好喝的,它是用生米,生茶葉做的,這個茶喝起來比較濃,不像我們平常喝的那些茶,很淡。
消費者:有點苦,有點酸,有點鹹,然後還有一股那種生薑的味道,很奇怪。
消費者:這個茶的話,它有一點,有點像百味人生一樣的,有苦,還有鹹,還有甜,就沒酸和辣,有點辣。
記者:回味怎麼樣?
消費者:回味,感覺喝著還想接著喝。
不過,消費者眼裏好喝的擂茶賣得並不貴,喝一碗才三元錢。而且,消費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感選擇喝清水擂茶還是喝糊糊擂茶,兩者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比較稀,另一個比較稠。
記者:您看這老闆娘忙得,真的顧不上跟我們説話,沒想到您瞧她這個一桌一桌,都是客人,這一桌的客人走了,又有新的客人來到這兒,確實這兒特別忙,咱們要問一這下老闆娘,到底她一天要接待多少客人呢,老闆娘,再給我們説説,您這一天,到底能夠接待多少客人啊?
老闆:能夠接到一百多桌客人。
這些小吃大都是當地人自己做的,原料可謂信手拈來,像鍋巴、紅薯、土豆、芝麻以及各種蔬菜等等,最多的時候他們能做到六七十個品種,不僅沒有重復,而且全都是素的。
謝廠長:小吃,很多的小吃,外地是沒有的,只有我們桃花源才有,但是“擂茶”,人家在外地買得到,吃不到我們這裡好的小吃,在我們桃花源,能吃到好的小吃,也喝到我們正宗的“擂茶”,這是兩全其美的。
記者:確實啊,您看,這麼大一桌子,全都是配合“擂茶”吃的,但是真正的主角呢,還是大家所每人一碗喝的“擂茶”,過去我們都説喝茶喝茶,但是在這兒呀,我真正體會到了古人所説的,什麼叫做吃茶,就是這個道理,來,我再來一碗。
現場:小孩、遊客體驗擂茶……
記者:這裡面現在“擂”的是什麼?
消費者:生薑。
記者:怎麼樣?
消費者:感覺蠻好玩的。
記者:這老闆,也真夠動腦筋的,不光讓消費者品嘗到了“擂茶”的鮮美味道,通過這樣的方式呢,還讓更多的消費者親自體驗,招攬生意又一招啊。
説起製作,記者還真是動了念頭,想去茶園轉轉,因為製作擂茶少了茶葉還真是不行,沒想到的是意外卻出現了。
原來,常德多山,適宜茶樹生長,再加上沒有污染,自然是有機茶出産的好地方,用來做擂茶可謂上上之選,而且,擂茶要求的是長開的茶樹葉,因此,葉尖依然可以用來生産茶葉,可以説是一舉兩得。採摘的茶樹大葉經過乾燥處理就會被送到擂茶加工車間,等待繼續加工。
記者:準備好了,師傅,讓我給你炒兩下。
師傅:不用。
師傅:不是不是,你別看這炒是比較簡單,其實,擂茶好不好喝,就全在炒上面下功夫了。
記者:那你這練了多久?
師傅:我們是經過專門培訓的,我有三年了。
記者:三年了,看來我這不行了,那我做點啥?
記者:這沒問題。行。又出來一鍋了,您瞧,這剛炒出來的花生米就是特別地香,您再看這裡,這麼多原料,這個是生茶,這個是生米,這個是生薑粉,那麼,最初,擂茶的製作只有這三種原料,所以也叫做三生湯,不過,為了滿足消費者更多口味的需求,那麼工藝發展到現在,又加入了米泡、黃豆、芝麻和花生,口味是越來越好,但是過去那種農民家庭作坊式的生産,已經沒辦法滿足消費者量的需求了,所以擂茶的製作現在也是工廠化,聽説這每天他們的生産量至少有兩千公斤,就這個,還不夠銷呢。不跟您説了,趕快幫忙去。
經過炒制、去皮、研磨之後,他們就把這些原料混合到一塊,最後到這裡包裝了,您瞧,這一小袋一小袋吃起來多麼地方便,不過,他們按什麼比例把這些原料組合到一塊兒呢,告訴您,這是商業秘密,不能外傳的,不過您要想知道這混合好的擂茶的味道嗎?簡單啊,親自嘗嘗吧。
經營者:我們銷天津、北京、上海、福建、廣州、廣西,都有。
看來,擂茶現在不僅在當地從農家走向了旅遊市場,而且已經開始嘗試走出去了,説不準哪天,您上超市的時候就能見到它的身影。
13875103600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