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歡迎收看科技苑。昨天,咱們聊了馬鈴薯的起源,這馬鈴薯能夠成為今天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印第安人真是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馬鈴薯傳播到歐洲後,卻根本上不了歐洲人的餐桌。除了外來物種造成的陌生感,歐洲人之所以那麼排斥馬鈴薯,其實呢,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馬鈴薯之所以被歐洲人打入冷宮,除了不了解和食用不當,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
(採訪)曹幸穗:實際上和歐洲人的一種傲慢的民族性格有關,因為歐洲人認為印第安人是一種很落後、很下等的民族,他們認為一個下等民族的食品不可能有什麼好吃的東西。當時的歐洲人認為這個是落後民族的食品,所以他們認為是魔鬼的食品。
(採訪)趙志軍:完全是這種文化的制約,就使得馬鈴薯在16世紀傳入到歐洲後很長時間,沒有作為一種食物被傳播開。
(採訪)曹幸穗:只能作為那种家畜來食用的飼料。
馬鈴薯沒有能夠走上歐洲人的餐桌,卻來到了他們的豬圈。對豬來説,馬鈴薯實在太稱它們的心意了!豬雖是雜食動物,但最喜歡吃根莖類作物。它們天生的長鼻子就是用來拱開鬆軟的土壤,尋找營養豐富的塊莖和塊根。
(採訪)趙志軍:所以馬鈴薯對豬來説,非常喜歡的一種食物,它沒有歧視,什麼好吃它吃什麼。所以傳入到歐洲以後,很快成為豬的重要飼料。
就在豬享受著馬鈴薯營養豐富的地下塊莖時,歐洲宮廷中的一些人也開始對馬鈴薯抱之以欣賞的目光,不過,他們關注的僅僅是馬鈴薯的地上部分——它的美麗的花。
(採訪)曹幸穗:我們叫做奇花異草,他們當做一種很奇怪的植物,把它栽培到花園裏面。但是後來他們又逐步發現,這個土豆的莖葉,馬鈴薯切開以後它會有一種漿液滲透出來,他們就把這種漿液當做一種藥物,藥物來使用,比如説,有的醫生認為,這種馬鈴薯的漿液能醫治潰瘍,皮膚哪個地方有潰瘍以後,涂上這種漿液以後可能它會變好,另外燙傷的時候,把馬鈴薯片貼在燙傷的傷口上面,使這個傷口能夠癒合。
在許多歐洲國家,馬鈴薯不過是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和藥用植物,在宮廷貴族的花園裏打發時光。唯獨有一個國家的人例外,他們很快把馬鈴薯請上了餐桌,這就是愛爾蘭人。
(採訪)趙志軍:因為愛爾蘭主要居住地是山區,也是偏高寒,偏高寒,他們地方種其他的農作物並不是很好,但是種馬鈴薯很好。
馬鈴薯良好的適應性和抗逆性,使它在愛爾蘭貧瘠的土地和惡劣氣候中很容易就站穩了腳跟,糧食緊缺的愛爾蘭人很快就接受了馬鈴薯。就在愛爾蘭人把馬鈴薯作為重要糧食作物的時候,歐洲的鄰國們依然不為所動,甚至嗤之以鼻。
(採訪)趙志軍:當時英國和愛爾蘭之間,兩個民族之間有衝突,英格蘭尤其是貴族,他瞧不起愛爾蘭人。傳説有一個故事,有一個英國的貴族,説馬鈴薯的時候,説這東西,只有愛爾蘭人和豬才吃的,這個咱們不能吃。
(主持人)那個貴族的結論實在下得太草率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他之後的百年,不僅是他的後代,幾乎所有的歐洲人都在吃馬鈴薯。馬鈴薯不僅成為歐洲種植最廣的作物,而且最終作為拯救歐洲的作物而榮登史冊。然而,究竟是什麼使得馬鈴薯的命運發生了如此神奇的轉折呢?
18世紀中葉,歐洲國家的兩大交戰集團為了爭奪殖民地爆發了長達7年的戰爭。正是這場空前殘酷的戰爭,終於結束了馬鈴薯在貴族花園裏的冷清歲月,將它推到上拯救歐洲的歷史霧臺。長期的戰亂嚴重地影響了農業生産,各國都面臨糧食緊缺的嚴峻考驗。在這樣的特殊時期,作為糧食作物,馬鈴薯的優勢,很快引起了歐洲各國的矚目。
(採訪)趙志軍:關鍵是它確實具有這種非常非常高的糧食價值,作為糧食價值 ,尤其是作為提供人的充饑,這個角度,因為它高産,和它的適應性強,這兩個地方 其它的農作物都是比不上的。
歐洲各國的宮廷很快意識到馬鈴薯作為糧食的重要價值,於是,馬鈴薯被放到戰略的位置,然而,推動馬鈴薯的種植過程卻並不順利。
(採訪)趙志軍:因為長期,很長時間文化的干擾,使得歐洲人對馬鈴薯,是一種排斥心理。雖然能吃,到現在我知道,我也吃了,但不是好東西。但凡我有辦法,我就不吃它。在這種情況下,各國的上層開始想辦法。
(採訪)曹幸穗:上層社會就開始食用這個馬鈴薯。當上層社會開始食用馬鈴薯的時候,它就有很大的示範效應。因為覺得,你看,皇上都吃的東西,那不是好東西嗎。
而法國皇室採取的一個辦法就是從皇后以及貴族婦女開始,把馬鈴薯的花作為她們的裝飾品。皇后是時尚的風向標,她插上馬鈴薯花,整個法國的時尚界全都追逐跟風。於是,馬鈴薯的文化身價迅速抬高,變成一個有品味的東西。從而打破了人們接受馬鈴薯的心裏障礙。
(採訪)趙志軍: 德國,更乾脆,德國的皇帝下令都必須種,你要不種,我就懲罰你,甚至把你耳朵割了,把你鼻子割了,你就必須給我種,他就來橫的,來蠻的,不像法國,來誘惑,有誘惑的,有威逼的,軟硬兼施。但上層都意識到馬鈴薯的糧食價值。
為了解決戰後饑荒,俄國沙皇也採用政府的行政力量,強行推廣馬鈴薯。
(採訪)曹幸穗: 推廣裏面有一個插曲,由於彼得大帝非常急著要推廣,他要推廣馬鈴薯的時候,他需要徵用農民的土地來作為種薯的繁殖基地,那麼在徵用農民土地的時候,當地的農民就有一種恐慌,覺得政府把我們的土地拿來種外地來的荷蘭薯,我們會重新變為農奴,變為沒有土地的農奴,所以當地很多農民就有一種抵觸的情緒,有了這種抵觸的情緒的驅動,他們就編了很多很恐怖的故事,説馬鈴薯吃了以後,人會變成魔鬼,人會生各種各樣病,是不能食用的,有毒的食品。所以很多農民不知道真相的時候,跟政府有一個很強的對立情緒,慢慢演變成農民的暴動。歷史學家就把它叫為馬鈴薯暴動,就是這麼來的。
儘管發生了馬鈴薯暴動,但是由於政府的堅持推廣,以及馬鈴薯對環境極強的適應性、較高的産量,俄國的農民很快接受了馬鈴薯,將它作為一種主要的蔬菜植物在栽培地裏廣泛來種植起來,馬鈴薯成為俄羅斯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要食品。
馬鈴薯的命運就這樣來了一個大轉彎。在皇帝們的意志下,馬鈴薯在歐洲各國自上而下地推廣開來,並最終成為拯救歐洲的糧食作物。
(採訪)曹幸穗:馬鈴薯確實拯救了歐洲,如果沒有馬鈴薯傳到歐洲去的話,它們的秋冬季的食品是很難解決的。為什麼呢,因為它們夏季陰雨季節比較長,也比較頻繁,在這種環境下,夏天的穀物不容易結穗子,因為它不容易授粉。所以授粉類的穀物在那個地方,夏季比較難生長,所以他們不適合種玉米和水稻。小麥的話,因為它産量比較低,它不能解決一個地區一年的糧食,所以歐洲人他們只能用越冬的小麥,越冬的小麥在春夏之交的時候,它就已經灌漿結束了。那麼呢它的土豆正好可以補它這個缺陷。正好可以解決他們秋冬季糧食供應問題。所以馬鈴薯在歐洲,當他們把它當食品之後 它能夠很快推廣開來。
馬鈴薯的種植,給歐洲許多地區的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並成為許多國家最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以至於在愛爾蘭,原本用於解救饑荒的馬鈴薯幾乎成為唯一的糧食作物。
(採訪)曹幸穗:由於變成主要的食品,他們就越來越依賴於馬鈴薯作為主要糧食。那麼這麼單一的食品,對於一個民族的食品安全就有非常大的潛在的威脅。
就在歐洲人鋪天蓋地擴大著馬鈴薯的種植面積的時候,一種可怕的烈性病毒傳染病——馬鈴薯晚疫病在産區流行起來,馬鈴薯的産區遭到了毀滅性的減産、甚至絕産。為什麼晚疫病能夠對馬鈴薯造成致命的傷害,這與它無性繁殖的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
(採訪)曹幸穗:它不斷地無性繁殖,容易積累疾病,比如説它有一植株感染了這種病毒,用這個植株來再栽培很多新的植株,那麼新的植株通過母嬰關係後又傳給新的植株,不斷傳播,那麼所有這個地區的馬鈴薯品種可能都會感染上這種病毒。但這種病毒在一種特定的環境變化上面,它突然爆發以後,整個地區的馬鈴薯就沒有收成。
(採訪)趙志軍:當時的愛爾蘭,上百萬人就餓死了。
(採訪)趙志軍:這是對世界的農業生産部門的一個很大的一個警示。一個地區,過分依賴單一農作物品種,一旦出現災害,必然帶來一個不可收拾的災害。必須依靠多品種農作物種植,才能夠使得當地的農業正常健康發展。
1845年爆發的馬鈴薯晚疫病造成愛爾蘭連續幾年空前的大饑荒。大量愛爾蘭的土著居民不得不遷徙到歐洲其他國家;還有一部分人飄揚過海,遷徙到美洲新大陸。有一個名叫帕特裏克的年輕人,也隨這批流亡的農民來到了美國,他的曾孫 約翰?肯尼迪——後來成為美國第35任總統。
(主持人)歷史的戲劇性有時真的是耐人尋味,赫赫有名的肯尼迪家族,居然和愛爾蘭馬鈴薯的晚疫病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回望馬鈴薯在歐洲的傳播,的確可以説是一段跌宕起伏的歷史,那麼,馬鈴薯在歐洲農業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之後,又傳播到了哪,開啟了怎樣的新篇章呢?
18世紀末,馬鈴薯終於傳到了美國。
(採訪)曹幸穗:馬鈴薯傳到美國去,其實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馬鈴薯原産在南美洲,美國在北美洲,其實中間就隔了一座大山,在山的兩邊。起實從地理,距離上,從南美洲傳到北美洲應該是很近的。但是美國在很長時間裏都沒有從南美洲引進馬鈴薯,而是,最後在歐洲人把馬鈴薯引進到了歐洲,並在歐洲培育出來,食用,適合歐洲生長,長日照的這種馬鈴薯品種以後,完了再從繞了一個大半個地球,再從歐洲傳到美國去,經歷了,並且是歐洲人把馬鈴薯當中主要食品一百多年以後,美國人才開始吃到馬鈴薯。
美國對馬鈴薯的輕視或許和它們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産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美國的土地廣袤、土壤肥沃、可以説,美國是不缺少糧食的一個國家。因此,它們也沒有必要去引進一個新的物種。
之所以馬鈴薯後來還是從歐洲引到美國或許更多的是出於一種文化上的認同。美國人認為他們文化的根源是在歐洲,所以,當歐洲的上層社會把吃馬鈴薯作為一種飲食的時尚,這種時尚也就慢慢影響到了美國的上流社會。
(採訪)曹幸穗:所以這個時候,美國人就需要從歐洲引進馬鈴薯到美國去,引進到那裏去以後,美國就開始利用它先進的技術來培育新的馬鈴薯品種。他們培養出來的品種,儘管是從歐洲引進的馬鈴薯,但是最後,他們培育出的品種,從生産性,從抗逆性,以及到它的品質,適口性都要比原來歐洲的品種要好。
那麼,馬鈴薯最早何時傳入中國的呢?
(採訪)趙志軍:傳播到中國這是個謎,到現在也是個謎,什麼時候傳播都不是很清楚,我們只知道它的下線,就是我們知道最晚它應該在明代晚期,確切講是萬曆年間。馬鈴薯就已經進入到中國了。
從比較明確的歷史記載上來看,馬鈴薯傳入中國有兩條路線,其中一條是通過海路引進,從天津引到北京,最後到華北平原。另一條線從荷蘭人引進到台灣,然後從台灣引進到福建和廣東地區。此外,從馬鈴薯後來在中國栽培分佈看,歷史學家推斷,還存在第三條路線,就是從西北方向引進到我們西北和西南地區的第三條路線。
(採訪)曹幸穗:引進中國來以後,由於不同時期引進來,土豆在不同地區登陸,所以在中國馬鈴薯就有很多很多地方上的名稱。比如説有叫土豆的,有叫洋薯的,有叫洋山薯的,另外,廣東人還有叫薯仔的 還有叫洋芋的,為什麼叫洋芋呢,因為有紅薯先引進來的,紅薯它叫山芋,而且叫地瓜,它和紅薯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它就把這個和這個芋連接。
儘管有著五花八門的名字,但馬鈴薯在中國的華北和東南都地區一直都沒得到很好的推廣種植,更沒有成為重要的糧食作物。因為在這兩個地區,原來的穀物生産都非常穩定,小麥,玉米,水稻等穀物栽培非常發達,構成了穩固而又完善的糧食體系。
(採訪)趙志軍: 這時候一種新的農作物品種進來,好不好,好,只是錦上添花,不可能替代。
即沒有水稻小麥玉米耐饑飽,又沒有紅薯甘甜的馬鈴薯,很難和這些傳統的穀物競爭,然而,馬鈴薯在中國最終還是找到了它的立身之地——這就是土地貧瘠、乾旱少雨的西北部地區。
(採訪)曹幸穗::西北地區,在馬鈴薯引進來之前,他們主要是種小米,種玉米。但是這兩種糧食作物,兩種穀物,它的生態環境要求比馬鈴薯要高,因為玉米小米不耐旱。稍微乾旱一點,它就枯黃了。而馬鈴薯要比它們相對耐旱,另外,小米和玉米對土地的肥力要求要比較高,而馬鈴薯相對比較低。
西北地區惡劣的生態環境,使得其它穀物很難良好地生長,卻恰好給了抗逆性強的馬鈴薯一個充足的發展空間,加上這一地區普遍缺糧的現狀,人們對糧食有著迫切的需求,這些契機,使得馬鈴薯在中國廣袤的西北部大地上紮下根並很快成為當地人的主要糧食作物。
(主持人)馬鈴薯走出故鄉南美洲之後的旅程可以説是有坎坷也有輝煌,特別是它對歐洲的巨大貢獻。事實上,馬鈴薯的價值真正被開發和利用出來,還是最近幾十年的事,隨著現代食品加工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快餐食品的興起,馬鈴薯迎來了它真正的輝煌期,今天的馬鈴薯究竟發生了多少神奇的改變呢?明天,請繼續關注馬鈴薯的故事。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