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新中國建立後,人們在歡欣鼓舞一個人民政府的建立同時也意識到,中國農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讓人們能吃飽飯,如何用佔世界不到7%的土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成了擺在政府面前的巨大難題。我們不難看到在那個年代,不管是農業學大寨也好,還是挖地三尺畝産幾千斤的大躍進也罷,無不在訴説著糧食産量對國家的重要性這樣一個的信息。科學家們也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盡可能高産量的品種。傳統農業那種完全依靠天時地利的生産方式顯然不能再滿足我們的要求。
(採訪)北京市環境科學院 卞有生:我們過去的傳統農業,如果這個小麥的産量每畝能産到300斤,那就覺得很了不起了,玉米能達到400斤、500斤那就很了不起的事情,那麼就是低投入保護了環境,但是它的産值很低,這也是我們不可取的,我們希望産量能夠高一點。
從上世紀年代開始興起的西方石油農業倡導的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所帶來的高産出,似乎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採訪)北京市環境科學院 卞有生:一方面是高投入,一方面是高産出,大家都知道美國的農業産量是相當高的,什麼小麥産量800斤以上,這個玉米1000斤以上,是很普遍的事或者説整個大面積的豐産。
於是,大量的化肥被撒進了地裏,大量的農藥被噴在了作物上,傳統農業中許多優秀的東西被慢慢丟棄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採訪)北京市環境科學院 卞有生:我們過去農民養豬,養豬是作為肥料的主要來源,有的地方甚至是唯一的來源。好了,但是豬糞施下去以後,它的增産效果那當然不如化肥,那麼這麼一來以後,好多農民它都不願意養豬了,因為養豬它是賠本的。就去買化肥,搶化肥,各個地方都建了好多的小化肥廠。
産量確實上來了,但與此同時,我們的土地和環境也毫無疑問地被破壞了。研究表明化肥使用真正能夠被農作物吸收的只有30%左右,其他的,一部分在土壤裏邊,另外一部分隨著地表徑流流到了河流和海洋裏面去。同樣我們所使用的農藥只有10%真正地用來殺蟲了,其餘的都流失到自然環境裏面,環境承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和考驗。
(採訪)留民營村委副書記 張奎成:産量高,産量高但是土壤肥力下降了,使化肥使的,那時候我記得我們土壤有機質含量才1.1%。
土壤裏的有機質含量和土壤肥力下降了,80年代中期,我國許多地方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僅為0.3%~0.5%。病蟲害沒有因為農藥的使用而減少,卻使害蟲的抗藥性增強了,大面積爆發的病蟲害屢屢威脅著我們的農業生産,我們只有使用更多的化肥更強的農藥來應對和挽救日益脆弱的生産。
(採訪)北京市環境科學院 卞有生:到了80年左右,在我們北京郊區農田使用的農藥最高達到了多少呢,每畝耕地要投進去300多斤的化肥。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許多人不會忘記,建國初期毛澤東談及農業問題時多次強調的一句話“豬多肥多糧多”,這本是一個樸素的農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概念,但隨著生産的發展,大家發現,養殖業發展後,牲畜和糧食是多了,可是牲畜的糞便卻成了棘手的問題,雖然種植業可以消化一部分,但還是有大量的牲畜糞便沒有辦法處理。
(採訪)北京市環境科學院 卞有生:農民的住房旁邊就是個豬圈,豬圈裏面牲畜的糞便、尿到處流淌,甚至要影響到飲用水源。那麼就是這個污染怎麼解決再加上農民的家庭生活的一些污水,比如廚房裏面的污水過去是到處的潑,搞得農村環境很不像樣。
同樣麻煩的還有作物秸稈,大量的秸稈無處可去,人們只能用最原始最簡單也是最不可取的方式——焚燒,一燒了之!農業廢棄物成了農村最大的污染源。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主持人)化肥農藥農業廢棄物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農業生産發展之間究竟有沒有一個平衡點?如何使我們的農業生産儘快走入良性的軌道,政府和科學家們一直在思考。
1980年世界銀行在菲律賓馬尼拉的馬亞農場開的一個現場會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發。
(採訪)北京市環境科學院 卞有生:這個農場它就是用沼氣生産,來處理一些農業廢棄物,結果搞得非常之好,我們國家也就參加了會議,會議結束以後,當時的國家環保局的局長邱國平他就説菲律賓的馬亞農場搞得那麼好,一方面農業廢棄物處理了,既省了能源,生産發展的很好。那麼我們國家能不能也做類似的試驗,於是就確定了在北京要找一個點,來進行試驗,這個事是1981年。
留民營就這樣被推上了歷史舞臺,他們給這個試驗起了一個名字叫“生態農業”。這個當時在北京郊區相當貧困的小村子,怎麼也想不到他們會成為後來的“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
(採訪)留民營村委副書記 張奎成:80年以前留民我們大興…貧窮村了,那個叫趙縣留民豆留民最落後。最低日值合過八分錢,號稱大興區的冰棍隊,什麼冰棍隊幹一天就合八分錢。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卞有生領導的課題組開始了在留民營的工作,什麼是生態農業,農業生産和生態環境究竟是怎樣的關係,搞生態農業對農村農民有什麼好處?在科學家們不懈地科學普及工作下,老百姓漸漸開始融入了這個嶄新的概念。
(採訪)村民:就提這個詞了,就是到底生態農業是什麼,怎麼叫生態就知道是什麼循環。好象我印象最清楚的就是這個張奎成在那大樓進門北邊那屋,弄了那麼一個循環圖,是不是。具體好像是從秸稈變成氣、變成肥。
生態農業講究的就是物質間的良性循環。以留民營為例,通過種植業用糧食、作物秸稈等為家畜、家禽提供食料;將人畜糞便等有機廢棄物作為沼氣池的原料;沼氣池通過對有機廢棄物的發酵轉化産生沼氣,從而消除細菌病毒並且控制了疫病。同時將沼氣作為能源替代柴草,解決農村做飯、照明等生活問題,保護了林草植被,減輕了環境壓力。此外,發酵後的沼液、沼渣可以用來養魚,養出的魚肉質鮮美,餌料也省了,也可以作為高效有機肥,直接施用在農田裏,可以替代化肥和農藥並可以改良土壤。
如此循環往復,整個農村生産生活過程中基本不再産生廢棄物,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過程中,沼氣佔據了中心的位置,如果沒有沼氣這個環節,這個環是圓不起來的。
(採訪)北京市環境科學院 卞有生:沒有沼氣池的這一種生態農業,不是完整的生態農業,有了沼氣發酵,有了這一塊能源的建設利用,形成的良性循環才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才是一個完整的生態農業體系。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沼氣中心説得到了業界的一致認可,同時,留民營的百姓也覺得這大大方便了自己的生活。
(採訪)村民:一瞅著那傢伙做飯點燈的,那就挺什麼,各家各戶踴躍著呢,都積極配合,挖坑的挖坑,都特別的積極。
拉一車稻草,弄一點糞,添裏頭就産氣了,然後氣可以作飯,可以點燈省電了,又方便。然後這肥出來以後,還肥效高了,比田裏使那稻草強多了。
在課題組的帶動下,留民營人開始發展養殖業,辦起了豬場雞場奶牛場,還養起了以前從沒養過的魚,沼氣建設由最初的一家一戶式的小型沼氣池發展為大型沼氣站,種植業也由原先的單一種植水稻發展到了種蔬菜,種水果,用了五年的時間完成了種植、養殖、能源建設、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這樣一個完整的循環。留民營變了,通過生態建設,留民營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採訪)北京市環境科學院 卞有生:搞了生態農業以後,它的化肥使用量減少了,最終到我們課題結束的時候,每畝耕地只使用幾十斤,也就是80%、90%化肥全部減下來了,那農藥的使用就更少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採訪)留民營村委副書記 張奎成:土壤有機質含量就從生態環境這塊呢,過去是1.1%現在達到2.7%,森林覆蓋率從過去的11%現在達到30%。
(採訪)北京市環境科學院 卞有生:那麼1981年留名營的農民的人均分配每年只有400多塊錢,那麼等到現在發展的是農民的人均分配就是純收入也達到了一萬元以上。
1987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這一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首批“全球環境護保500佳”的殊榮,授予了中國的留民營,留民營也被正式定名為“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
留民營的成功經驗激發了國家搞生態農業的熱情和決心,在接下來的十幾年的時間裏,政府和農業科技工作者就農業如何更加自然更加生態更加符合良性循環的規律,探討出了各種成功的模式。同時,另一個托升于生態農業理念的更新理念——“循環農業”也被正式提出了。
(採訪)農業部科教司司長 巡視員 王延亮: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們農村的廢棄物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麼大量這些廢棄物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既浪費了資源又污染了環境,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我們的化肥的使用量,農藥的使用量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根據這麼一個情況,我們認為在當時提出來發展循環農業,是解決這些突出問題,又著眼于長久,我們資源的充分的資源化利用環境的優化發展,所採取一個必要的一個措施。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什麼是循環農業,這是很多人都很關心的一個問題,這個看起來簡簡單單毫無懸念的詞語組合併不像字面上表現出來的那樣容易被理解,農業上的循環指什麼,怎樣進行循環,它又代表了什麼樣的生産方式的演進呢?
(採訪)北京市環境科學院 卞有生:循環經濟它的一個基本的理念就是可持續發展,那麼循環經濟它是以什麼做核心的呢,就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跟循環充分利用,作為循環經濟的一個核心。它的基本原則我們就可以説是減量化、再利用還有一個就是沒有污染的。農業的良性循環實際上是循環經濟的一種模式,或者説是循環經濟在農業生産系統裏面的一種表現。“投入品——産出品——廢棄物——再生産——新産出品”,這個過程簡單地説明了循環農業的運行模式。
作為生態農業的提升,循環農業在21世紀,越來越多地被國家和學者們提及,循環農業的核心理念是:提倡提高農業系統物質能量的多級循環利用,倡導清潔生産和節約消費,嚴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質的投入和農業廢棄物的産生,最大限度地減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大家都知道,東北的大米好,東北盤錦的大米更好。盤錦有一種最好的大米叫做蟹田米。這種米出産在養了螃蟹的水田裏,這種模式就叫做稻田養蟹。稻田養蟹並不是盤錦的首創,我國早已有稻田養魚養蟹的歷史,但卻是盤錦把稻田養蟹的現代農業良性循環含義發揮到了極致。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吳祥玉是遼寧盤錦腰崗子村的支部書記,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帶領村裏人搞起了稻田養蟹。到2000年,全村稻田養蟹的覆蓋率達到了100%,説起稻田養蟹的好處,吳祥玉滔滔不絕。
(採訪)盤錦是遼寧盤錦腰崗子村 吳祥玉:當水稻田有河蟹的時候這個河蟹排的糞便,因為河蟹它需要投喂餌料,它吃食之後也需要排泄,它排泄的糞便能成為水稻生長的有機肥,同時呢,河蟹在田內爬動又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就使水稻的根部活力增強,就這實現到秋後,實現活稈活力就是能夠為水稻的增收能夠奠定基礎,它有這個好處。
螃蟹的生長需要清新的水質,這就決定了稻田中不能使用化肥和農藥,螃蟹的排泄物就是水稻最好的有機肥,螃蟹的爬動又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為水稻生長提供更好的環境,稻田中的雜草和小蟲子則等成為螃蟹的天然餌料,螃蟹成為了水稻最好的殺蟲劑除草劑,水稻收穫之後的秸稈通過秸稈還田第二年繼續為土壤效力,水稻和螃蟹之間共生互養相互依託循環利用的關係,成為循環農業概念中一個有力的詮釋。
(採訪)農業部科學教育司巡視員 王延亮:為了實施農業部制定的循環農業促進行動,那麼我們在全國選擇了十個地級市作為我們首批循環農業的試點市。經過這兩年多的工作,我們感覺到這十個試點市,示範市在發展循環農業上創作了很多好的經驗,取得了應該説令人滿意一個成績。
在示範市之一的山東省淄博市,作物秸稈的利用除了沼氣發酵,秸稈還田等常見方式外,當地的技術人員還別出心裁地把它用在了藕的生産當中。他們把秸稈通過兩種方式加以利用,一種是鋪在池底,使秸稈成為很好的有機肥,還增加了藕根部的透氣性,同時保持地溫有利於安全過冬;另外在池邊建立二氧化碳秸稈反應池,通過微生物的反應産生二氧化碳氣肥輸送到藕池中,用來增強荷葉的光合作用來達到增産的目的。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採訪)淄博市周村區蔬菜局生産科長 王鋒:我們每畝的産量由原來的三千斤提高到現在的三千五百公斤,也就是説翻了一倍還多,咱們自己本身不再産生農業廢棄物。
(採訪)淄博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業環保站站長 孫志東:你像我們曾經很頭疼,作為淄博市來説這個秸稈消化利用問題是一個非常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但是通過這麼一種模式,很好的解決了秸稈的利用和轉化。它現在能消化了周邊的兩個鄉鎮的所有的秸稈都能消化。
在淄博,更多的帶有良性循環方式的農業生産技術被實際地應用了起來,生態養豬法,設施農業中的技術集成,秸稈綜合利用,小麥壟作技術,鄉村清潔工程,所有這一切,無不顯示出一個在循環農業發展浪潮中領跑者的姿態。
這個山清水秀,屋舍整潔的地方,如果不説,您是不會想到它是北京一個大型養雞場,在這裡,聽不到噪雜的雞叫,也聞不到刺鼻的味道,一切乾淨清新得像世外桃源。但是進得雞舍才發現這裡確實同時在養著300萬隻蛋雞。他們利用先進的理念和設備,一方面進行雞蛋生産,另一方面把雞的排泄物第一時間運送進這個大型的沼氣站進行沼氣生産,生産各個環節中使用過的大量污水通過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後進入沼氣站用作稀釋糞便以便生産沼氣,沼氣作為能源用來發電,剩餘的沼渣沼液提供給周邊的玉米種植者為養殖場種植無公害玉米,玉米成熟後養殖場直接回收作為飼料使用。這在一個如此之大的生産企業中,所有的物質資料都被善加利用了,最後沒有任何廢棄物産生,這給現代循環農業做了一個極好的注解。
2007年中央1號文件中明確提出:在未來我國的農業生産中,要鼓勵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快發展有機農業。於此同時,農業部現代農業十大行動中,有一項就叫做循環農業促進行動,2009年1月1日,我國《循環經濟促進法》正式頒布實施。這一系列的政策立法,將我國帶入了一個循環農業的新紀元,也給我國的農業生産提出了一個更加高深的命題。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從建國時的一窮二白開荒種地,到80年代的農業大發展,到90年代的生態農業建設,到21世紀的循環農業,我國的農業建設理念走過了漸入佳境的60年,60年裏,有起,有落,有徬徨,更有執著。今天,我們站在歷史的高點去回顧,去評説,我們發現,中國,只有堅持生態農業建設,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農業良性循環理念,我們才能對整個生態環境,對國家,對人民,對子孫後代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其實,在我國古代的農業生産中,人們就已經深諳其中三味,比如説他們把養豬和種糧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糧多—豬多,豬多—糧多”的良性循環,可以説這也是現代循環農業的雛形。
(採訪)北京市環境科學院 卞有生:傳統農業強調因地制宜,這什麼地方適合什麼就種植什麼,第二個我們國家的傳統農業自古以來就一直強調植樹造林,保持農田的墑情,保持水分、強調使用有機肥,強調這一塊農田裏面進行套作,這個實際就是非常有效的利用了土地資源,這些就是説我們國家的傳統農業,從現在的觀點來看,很多做法跟很多的生産措施都是符合現在生態農業的觀點,也符合現在的循環經濟的特點。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