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主持人)你好,歡迎收看科技苑。是什麼成就了中國的菜籃子工程?是什麼讓我們實現了蔬菜的週年供應?這就是深刻影響中國農業60年進程的另一項重大科技成果——設施農業。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萌發,到八九十年代轟轟烈烈展開的白色革命,在中國的鄉村大地上,鋪開了以塑料大棚為標誌的設施農業的壯麗畫卷。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蔬菜供應量很少。北方的冬季,人們的餐桌上基本上是一成不變的老三樣——大白菜、蘿蔔、土豆,很難見到其它新鮮蔬菜。那個時候,只是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郊區,一些農民利用一些簡陋的設施,進行蔬菜反季節生産。
(採訪)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聶和民:當時就是土溫室、土陽畦、簡易風障,還有紙帽什麼的簡易覆蓋,就是這些設備。
為了加快設施蔬菜的發展步伐,1955年農業部組織專家對北京郊區設施蔬菜生産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和總結。
(採訪)聶和民:總結完了以後,在北京開了一個培訓班,陽畦、溫室、儲藏培訓班,各地都來了一些人員學習。
這也是我國第一次有組織地進行設施蔬菜技術推廣。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事實上,我國現代設施蔬菜生産的真正發展,大致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後期。那時,塑料薄膜開始在一些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産中發揮出了神奇的作用並很快得到廣泛應用,正是在那個時候我國開始從國外引進農用塑料薄膜。當時的材料價格還比較昂貴。
(採訪)國家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殿奎:那個的時候很有限的,開始起步階段,我們主要做一些小拱棚,就是用農膜做一些小拱棚。
小拱棚高1.0~1.5米,寬2米,具有一定的保溫性能。在南方主要用於水稻春季早稻育秧,在北方則是零星地開始用於蔬菜反季節栽培,主要是春季提前和秋季延後栽培。通過這種設施栽培,蔬菜生産週期前後延長了近1個月。
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塑料薄膜終於實現了國産化,材料價格降了下來,為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採訪)陳殿奎研究員:到了六十年代後期,大約在1968年前後,長春的英俊公社建起了我們國家第一個塑料大棚,當時的跨度是10米以上的棚。
這種塑料大棚與小拱棚相比操作更加方便,種植的品種也更加多樣化。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採訪)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張真和:那時候農業部就有一個塑料大棚研究協作組。這個協作組每年要召開專門的會議來研究各個地區的一個研究進展情況,然後根據情況再交流,把一些好的東西總結出來,推廣出去。
可以肯定地説,設施農業是依靠材料的農業,而材料的品質必須借助科技這一推動力。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塑料薄膜生産的技術有了重大突破。
(採訪)北京市華盾雪花塑料集團公司總經理倪眾勤:我們從1978年以來陸續推出了這麼幾代産品,第一代就是以改善它的壽命為主的,使壽命由原來的4個月左右提高到18個月以上,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塑料薄膜使用壽命的延長,大大節約了農業生産成本,為設施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然而,在那個時期,我國的設施農業畢竟還只是局部試驗和摸索階段,總體發展速度比較緩慢。到1981年,我國設施蔬菜面積只有0.2萬公頃,年人均設施蔬菜佔有量不足0.2公斤。
(採訪)陳殿奎研究員:1984年的春節臘月三十那天北京市的黃瓜賣到26塊錢一斤,而且這個黃瓜還得通過關係才能買到,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格局呢?就是設施面積太小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1斤黃瓜賣到26元,在那時可以説是天文數字,差不多相當於當時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足見蔬菜的匱乏程度與人們對蔬菜的渴求。就在這一年,全國農村工作會議召開,設施蔬菜生産引起了上層領導的高度關注。
(採訪)張真和研究員:1984年12月份全國農村工作會議上,萬里同志有一個講話,他在講話裏面談到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時候,對遼南地區在田間搭大棚種蔬菜,利用太陽能這種做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充分肯定了這種做法。
就是從那次會議之後,種植結構調整成了風行全國的一個新名詞,隨之而來的最大變化是,大棚蔬菜在全國風起雲涌。許多地方都在學習遼南的做法發展塑料大棚,大棚種植蔬菜在全國各地迅速推廣開來。
農業部及時總結各地生産經驗,對棚型結構和栽培技術進行了優化和改進,生産性能大大提高。
(採訪)張真和研究員:塑料大棚在北方地區應該一個跨度在10米~12米比較合適。長度在50米~60米比較合適。到了長江流域,塑料大棚的長度就要縮短到30米~40米,最多不能超過40米。跨度大約在8米~10米比較合適。
大棚使用的骨架材料不僅僅是早期的竹片,鋼架結構的大棚越來越普及。這種鋼架結構大棚抗風雪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加強,棚內操作更加方便。在長江流域,塑料大棚已經成為最主要的蔬菜生産設施,南方春秋冬季三個季節的蔬菜生産都有了很大改觀。但是南方夏季蔬菜淡季的問題依然存在。受高溫、暴雨的影響,南方夏季蔬菜産量和品種供應不足,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
(採訪)張真和研究員:解決這個問題,南方主要是採取遮陽降溫的措施,就是用遮陽網覆蓋。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設施塑料大棚向多方位延伸,遮陽網出現了。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防老化遮陽網國産化以後,為遮陽網覆蓋蔬菜栽培創造了條件。
(採訪)浙江省嵊州市塑料廠副總經理丁雲雷:隨著設施農業的發展,設施農業上去了,我們遮陽網銷量也上去了,産量也上去了,這是同步的。
相關農用産品的開發,促進了新的栽培技術的推廣。經過幾年的總結試驗,1990年農業部正式立項在南方大面積推廣遮陽網覆蓋栽培技術。
(採訪)浙江省農業廳蔬菜首席專家研究員趙建陽:遮陽網覆蓋以後,這個地面土面的溫度可以下降5~8℃,空氣中的溫度也可以下降2~3℃,對作物生長是很有利的。
另外,遮陽網還減輕了颱風、暴雨對蔬菜的不利影響,減少了夏季強光對蔬菜的直接照射。有些不耐高溫或者不耐暴雨,以及對光照要求不高的蔬菜,像速生的葉菜類、瓜類中的黃瓜、浦瓜都可以通過遮陽網覆蓋在南方的夏季正常生産。
(採訪)趙建陽:現在我們這個大棚實際上就是一年四季都能利用,我們冬季叫保溫栽培,春秋季叫避雨栽培,夏季我們叫遮蔭降溫栽培,所以這一年四季這個大棚的作用都非常大。
設施材料在實際的需求中潛移默化地拓展著。蔬菜生産也逐漸成為許多地區的特色産業。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的三圍村有近2000畝蔬菜大棚,以生産芹菜為主,一年的蔬菜産量近六千噸,産值達到四千多萬元。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經過幾年遮陽網覆蓋栽培技術的推廣,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南方週年蔬菜供應的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
如今,即便是炎熱的夏天,在遮陽大棚裏,黃瓜、辣椒、芹菜、青菜,應有盡有,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市場的需要,豐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籃子。
(主持人)事實上,南方的氣候條件對於蔬菜生産來説,比北方還是要好很多。北方,到了嚴寒的冬季,很長一段時間,主要靠加溫溫室進行有限的蔬菜生産,由於成本過高,很難大面積推廣。因此,北方冬季鮮菜短缺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一項新技術的開發給我國北方蔬菜生産帶來了突破性的改變。
1984年~1985年冬春,遼寧的瓦房店和海城等地的科技工作者和農民,經過長期摸索,對以往加溫溫室進行了改進,研發出完全靠太陽能進行生産的新型節能日光溫室。他們在冬季不加溫的情況下,生産出了鮮嫩嫩的黃瓜,畝産超過5000公斤。
這種溫室的出現,創造了北方冬季蔬菜生産的新模式,意義重大。農業部的專家敏銳地意識到這項技術巨大的推廣價值。
(採訪)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張真和:這個典型,我們發現以後,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很快在全國進行試驗示範。
1989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田紀雲同志,特別批示支持發展日光溫室節能栽培技術。1990年農業部專門立項正式推廣這項技術。
(採訪)張真和研究員:日光溫室它的最大特點是用太陽能來進行溫室生産,那就要求這個溫室裏邊能最大限度地獲取和保存太陽能。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科研人員及時總結經驗,根據各地的氣候特點,對原有溫室結構又進行了進一步優化。首先是提高了溫室的高度,由過去的2.5米提高到3.2~3.6米,溫室跨度8~9米,提高了棚面的採光效率。
(採訪)張真和研究員:就是要把日光溫室的合理採光時間,由冬至很短的12點左右,這麼一個很短的時間延長到4個小時以上,這樣子溫室一天當中就可以大量地獲取和蓄積太陽輻射能。
為了進一步提高溫室保溫效果,科研人員又開發了新型複合墻體,這種複合墻體和單純的土墻相比,保溫性能大大提高。
就在各地積極發展新型節能日光溫室的時候,有個人也從遼寧取得了真經,他就是山東壽光的王樂義。1989年他開始在三元朱村推廣,並下決心搞出點名堂。
(採訪)山東省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當時大家都對這個事情是不認識,我説開村民代表大會。去了以後講完了,鄉里鄉親説,樂義,你講的聽著很好,你説冬天不燒煤,俺一冬天燒上四五噸它長不下黃瓜來,只是折騰設備能長出黃瓜來,那除非神仙能做的事兒,咱凡間人做不到。
最後還是村裏的17名黨員&&,建起了17個新式大棚。
(採訪)王樂義:在1989年8月13日建棚,10月18日播種,12月24日黃瓜上市,一上市我們縣委書記説,樂義,太好了,你們為壽光發展蔬菜上了一個新臺階,在歷史上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填補了壽光山東深冬不生産黃瓜的空白,填上了市場的空白。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僅僅半年多的時間,到1990年的“五一”,17個大棚的收入讓村裏人吃了一驚。
(採訪)山東省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副書記徐德新:半年的時間,我賣了三萬出頭吧。那個時候三萬出頭,那錢很值錢,那個時候玉米一角八分,化肥才兩角多錢一斤,豬肉才七八角一斤。
這個效益,讓王樂義也沒想到,那這項技術到底向不向外面傳呢?當時有的人有想法。最後,王樂義決定毫無保留地向全縣傳授這項技術。
(採訪)王樂義:那年我們向全縣推廣,計劃搞1000個大棚做試驗,結果這一年搞的是5130個大棚,分佈到27個鄉鎮。
這是當年縣裏特意配備給王樂義的吉普車,就靠著這輛吉普車,王樂義一天跑11個鄉鎮,40多個村莊三天轉一遍。功夫不負有心人,那年壽光建的5130個大棚全部獲得成功,創造了設施蔬菜技術推廣的傳奇。
(採訪)王樂義:那年縣委書記在縣裏三幹會上表揚我們,三元朱村僅這一項技術向全縣推廣為壽光農民增收6000多萬。
節能日光溫室由此在壽光市得到跳躍式發展,1992年2萬畝,1995年就達到5萬畝。
隨著節能日光溫室技術在我國北方的迅速推廣,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北方冬季蔬菜生産的難題也基本得到解決。並且,這種溫室在瓜果、花卉生産等方面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不僅豐富了人們的菜籃子,也豐富了人們的果盤子,農民通過種植設施蔬菜增收變成現實。這項技術也成為世界園藝生産中環境保護和能源利用的典範。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到1999年,我國設施蔬菜面積由1981年的0.2萬公頃增加到179萬公頃,徹底改變了我國蔬菜生産的格局。我國成為世界上設施蔬菜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均設施蔬菜佔有量由1981年的0.2公斤提高到59公斤,增加了近300倍。
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僅要吃飽吃好,更要吃得健康,生産無公害、綠色農産品逐漸成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設施農業由此步入了一個新階段。
設施農業的發展,與新材料、新技術密切相關,科技創新為生産綠色農産品創造了條件。防蟲網等新材料在蔬菜生産中得到應用。
(採訪)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舒蘭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尚舒蘭:因為啥要防蟲網包起來,它主要是防蟲子進去。
有了防蟲網,蟲子很難鑽進去,自然減少了農藥的使用。而新型功能棚膜的應用,有效改善了棚內環境。
(採訪)北京市華盾雪花塑料集團公司總經理倪眾勤:第三代就是EV類原料為主,它主要就是保溫性能、透光性能更加好,使大棚在越冬的時候,能有保持更好的溫度、光,越冬需要的這種生態環境。
這樣,可以增加棚內光照,減少棚內濕度,蔬菜生長健壯,得病的機會就少,減少了用藥。
這種大型連棟溫室,它們在蔬菜育苗中的應用,改變了以往蔬菜種植的栽培方式。無土栽培等技術的應用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病蟲害的滋生。這種大型連棟溫室裏的環境更加可控,能夠按照植物的需要,自動調節裏面的溫度、濕度、光照以及水肥供應,蔬菜品質得到提升。
人們需求的多元化,為國內溫室産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我國的連棟溫室從引進消化到自主創新,在降低能耗、開拓新産品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産品也開始走出國門。
(採訪)北京市京鵬環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周增産:我們公司的産品,一個是常規溫室這一塊,基本上涵蓋了各種的連棟的玻璃溫室、PC板溫室和膜溫室。同時,我們也開發一些特色功能的一些溫室,比如説用於植物隔離的植物隔離溫室。
如今,我國的設施農業,不僅是在種植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養殖方面,設施也越來越被廣泛應用。從大棚養殖,到工廠化規模養殖,新工藝、新設施不斷開發、應用,一個完整的設施農業産業體系正在形成。
(主持人)有一句話是這麼説的,“過去是有啥吃啥,現在是想吃啥有啥。”這句話形象地概括了60年來設施農業的發展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如今我國的設施農業面積已經位列世界第一。設施農業已經成為國家農業戰略部署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