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1)中國雜交水稻

2010年02月25日 10:23  往期文稿 我要評論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主持人)我這裡有兩張照片,是同一個人在同樣的場景拍攝下的,你看這張,還是個孩子,而這張,已經成了花甲老人,這中間的跨度是六十年。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兩張照片的時候,最大的感慨就是變化。六十年,對於一個人來説,改變是巨大的,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説,這種改變甚至可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在中國的農業科技領域裏,六十年的歷程中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從今天起,十集系列節目《改變》將帶領您穿越時空,感悟六十年來的這種改變。今天,我們要説的就是影響著整個世界的中國雜交水稻。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吃上這樣一碗米飯,那是一種奢望。只有在過年過節,也才有機會像這樣美美的吃上一頓。

這一切,在今天看來是那樣的不可思議,可是,這樣的情形就發生在幾十年前,而且持續了很長的時間。這一切都和水稻的産量有關係。

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我國水稻的平均畝産量為126公斤。而且長期徘徊在這一水平。儘管後來,水稻品种經過了有高稈到矮稈的變革,畝産量也由126公斤提升到了250公斤左右,但是這樣的産量,對於人口眾多的中國來説,遠遠滿足不了當時的需求。如何提高水稻的産量呢?世界上公認的方法是走雜交的道路。但是,水稻雜交育種卻遲遲得不到突破。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水稻很難。因為它是自花授粉,它一朵花裏面也有雌的,也有雄的,它這個顆粒很小,水稻一個穗一般情況總上100粒,100朵花,那要每一朵花都要去把這個雄的去掉才能保持這個種子比較純的種子

當時的技術條件還無法保證把水稻花中的雄蕊完全去除掉,這也是一直困擾著全世界水稻專家的一個大難題!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