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農]再現困局 黑龍江大豆如何突圍(2010.4.6)

2010年04月08日 16:42  CCTV-聚焦三農 我要評論

     春節前後的這幾個月,本是大豆加工企業傳統的産銷旺季,可現在,黑龍江省的大豆加工企業卻大部分關門停産,近70家規模以上的大豆加工企業,全部停止收購大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近日,記者前往我國大豆主産區黑龍江進行了調查。

     2010年的3月底,黑龍江還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記者來到了位於黑河市孫吳的一家油脂加工企業,這家工廠工人已經放假,企業處於停産狀態。

     同樣,記者來到了九三糧油工業集團位於哈爾濱的一家油脂加工廠,據企業負責人介紹,從春節過後,這家工廠就已經停産了。

     不僅僅是這兩家加工廠,據楊寶龍介紹,黑龍江省68家規模以上的大豆加工企業幾乎都停産了,並且停止了收購大豆。

     傳統的産銷旺季對於今年的國産大豆加工企業來講並未重現,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尷尬局面的呢?

     大豆加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進口大豆和國産大豆之間的價差過大,3月份進口大豆到港的價格是每噸3300元左右,而國産大豆規定的最低保護價是每噸3740元。不同大豆所生産的豆油和豆粕在市場上的銷售價格是一樣的。年前,按照國家的政策,大豆加工企業能享受每噸160元的補貼,企業每加工一噸大豆,就要比沿海使用進口大豆的企業多200元左右的成本。現在,沒有了160元的補貼,企業每頓將多增加300多元錢,這是直接導致企業虧損停産的原因。

     進口大豆低價和國儲收購高價使得大豆形成了價格逆差,這直接導致了黑龍江大豆企業的虧損停産。既然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價格便宜,那麼,黑龍江省的油脂加工企業為什麼不採用進口轉基因大豆,以降低加工成本呢?

     黑龍江省龍江福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勝斌告訴記者,一是黑龍江離港口比較遠 ,運輸等操作比較難。另外雖然國家法規政策沒有明令不讓黑龍江進,但是,從國家某些執行方面對進口大豆進行干預。為了保護黑龍江本土非轉基因大豆,黑龍江省限定了本地企業禁止使用進口轉基因大豆。黑龍江九三糧油工業集團,面對“土”豆和“洋”豆,他們也十分為難,一方面要扶持民族産業,一方面還要給國家創造經濟效益。為了企業生存,他們也不得不在沿海建廠,利用進口大豆進行生産。

     1995年以前,我國一直是大豆凈出口國;據海關統計,2000年我國大豆年進口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2009年我國進口大豆達到3744萬噸,超過當年國産大豆1750萬噸的兩倍。2009年,國産大豆産量為1600萬噸左右,而進口大豆達到4255萬噸,同比增加13.7%。一個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是:進口低價大豆已經嚴重地衝擊到國內大豆産業,國內大豆産業從種植、生産到銷售,整個産業鏈都受到擠壓。

     業內專家表示,中國大豆産區的加工企業未來的走向非常迷茫,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很可怕的問題,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三個中國大豆主産區的加工企業都停掉之後,由誰來拉動産區4千萬的豆農,來增産增收?將來這些豆農的大豆將銷向何方。

     企業停産,以往大豆收購市場唱主角的本地的油脂企業,今年基本退出了收購市場。2009年,黑龍江省由於受春旱與夏澇災害的影響,大豆大面積減産,但農民們想賣出一個好價錢以彌補損失的想法並沒有實現。黑河市璦琿鎮城關村豆農孟憲林家裏3萬多斤大豆一粒都沒有賣掉。

     市場上高價收購大豆的泡影破滅後,國家臨時儲備收購就成了黑龍江豆農唯一的一棵稻草。記者了解到,黑龍江省一大半以上的大豆賣給了國儲庫。

     黑龍江省黑河市振興糧庫東庫主任王力告訴記者,今年國家臨時儲備大豆實行敞開收購,不限量。停止收購時間是4月末。

     這是記者從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得到得一組數據:2008—— 2009年度,黑龍江省農戶種植水稻每畝效益438.19元;種植玉米每畝效益304.11元;而種植大豆每畝效益僅為166.87元,這讓許多豆農們産生了少種大豆的想法。

     南華期貨東北區域副總經理王晨説,水稻收儲價格從前一年的0.7元多,今年可能要突破1元錢以上,漲幅達到30%以上。可大豆價格卻沒有達到這麼高,而且玉米的收儲價格也比較好。所以,農民在水稻、玉米作物種植以後的利潤要明顯好于大豆這個品種。所以目前來看,農民對大豆制種的積極性要遠低於玉米和水稻。

     近日,黑龍江省農委發佈的數據也顯示,預計今年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為6500萬畝,比2009年減少560萬畝。而2009年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比2008年已經減少了4%。

     種植面積減少,國産非轉基因大豆産量相應下降,在需求量不變的情況下,進口轉基因大豆就會增加,進一步控制我國大豆的價格。我國是世界大豆的主産區,大豆也曾經是我國在國際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農産品。而如今,大豆價低,農民受損;大豆價高,企業虧損。我國大豆正在面臨著從未有過的一場危機。國內大豆産業將何去何從?如何跳出這難解的怪圈?這將是給每一個從事大豆産業的相關人員的一個命題。

     這是位於黑河市中俄邊境線上的一個山村。在積雪覆蓋的村落裏,針對今年黑龍江大豆面臨的困境,從大年初六開始,村裏一個中年男子就實施著一項計劃。

     他叫何樹文,是黑龍江省黑河市金秋大豆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由於黑河市特殊的氣候條件,可替換大豆種植的品種很少。而對於大豆種植,農民種植的品種多,形成不了一個主打品種,沒有市場競爭力。針對這種情況,何樹文以合作社的名義組織了附近豆農開始種植統一的高蛋白大豆,並與蛋白加工企業簽訂了訂單。

     據何樹文介紹,農戶非常積極 這企業按國儲的價格的基礎上給他們加價,按蛋白點,每超出一個點給加3分錢,企業有部分利潤,給農戶一部分利潤,這麼結合到一起,對農戶對企業都是雙贏的。

     短短幾天時間裏,何樹文就和附近村子的近千戶豆農簽訂了統一種植高蛋白大豆的協議。

     目前,何樹文已經找好了幾家大豆蛋白加工企業,企業將訂單收購這些高蛋白大豆。何樹文告訴記者,秋後他們的大豆可以比其他普通大豆每斤高出1角多錢左右。在黑龍江省農科院黑河分院記者也看到,這裡不僅僅有剛研種出來的高蛋白大豆品種,還有小粒用於生豆芽的芽豆品種。

     黑龍江省農科院黑河分院研究員吳紀安告訴記者,這種大豆目前的收購價格在3元錢以上,要比普通的大豆品種價格高出1元到1.2元。不僅僅是豆農要轉變思路,種植市場需求好、賣價高的大豆,一些企業也開始轉變思路。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豆農還是油脂加工企業,他們都是相互依附關係。企業有效益了,豆農才有收益。針對油脂加工企業現在面臨的困境,一些企業負責人則提出動態補貼,就是隨著進口大豆的價格給予企業或豆農適當的補貼。但馮曉認為,解決國産大豆最根本的途徑就是充分認識我們非轉基因的優勢。

     據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馮曉介紹,在美國,這種非轉基因大豆出口的時候,就比轉基因大豆高出50%或者更高。實際上就等於非轉基因和轉基因産品,它們不是在一個檔次上。所以在市場定價權上,我們國家應該對非轉基因給予放開,允許它的定價當中對於一般轉基因大豆,有價格的優勢。

     馮曉兼任中國大豆協會副會長,近些年,他一直為中國大豆産業的發展和突圍而努力。他認為我們應跳出與進口轉基因大豆打價格戰的束縛,利用國産優質非轉基因大豆資源,生産綠色有機産品, 培育高端産業鏈。

     黑龍江省大豆産業突圍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與外力抗衡,農民才得以受益。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黑龍江省大型加工廠共同組建了大豆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農民不受益,企業要面對停産虧損的現狀,國內大豆産業如何“破冰”突圍,各級政府和産業內部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專家認為,除了依靠科技創新,加強大豆的深加工,延伸産業鏈條,提高大豆的加工性能,增強大豆加工企業的競爭力外,最主要的是我們要學會揚長避短,國産大豆蛋白質含量比進口大豆要高,國産大豆是非轉基因大豆,在注重健康飲食的今天,這些都是國産大豆的比較優勢。不斷地強化和做大優勢,讓市場更多地認可我們的優勢,也許這才是保障豆農利益,拯救國産大豆産業的突破口。

 

責編:程振宏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